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设误选项摘录设误角度诊断1.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是由于HNO3分解生成了NO2(2011·四川高考)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2.在1.0mol/L的KNO3溶液中,H+、Fe2+、Cl-、SO2-4能大量共存(2011·江苏高考)忽视NO-3(H+)的强氧化性3.向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2011·安徽高考)过量铁与稀HNO3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4.如图: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出现气泡,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2011·广东高考)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与空气接触能生成红棕色的NO2[随堂强化落实]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解析:NO-3在酸性环境表现出较强氧化性,A项正确;Cu与HNO3反应不生成H2,故不属于置换反应,B项不正确;HNO3显示强氧化性时,是HNO3中+5价氮元素得电子被还原,而不是H+得电子被还原,因此反应一般不生成H2,C项正确;由于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D项正确。答案:B2.(2011·郑州模拟)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稀硝酸与四氧化三铁B.氢氧化铝与硝酸C.硫与浓硝酸D.亚硫酸钠与浓硝酸解析:发生的化学反应依次为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Al(OH)3+3HNO3===Al(NO3)3+3H2O,S+6HNO3===H2SO4+6NO2↑+2H2O,Na2SO3+2HNO3===Na2SO4+2NO2↑+H2O,根据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只有四氧化三铁与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答案:A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B.铜片与浓HNO3:Cu+NO-3+4H+===Cu2++NO↑+2H2O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解析:B项Cu+4H++2NO-3===Cu2++2NO2↑+2H2O;C项NH+4+OH-=====△NH3↑+H2O;D项HCO-3+NH+4+2OH-=====△CO2-3+2H2O+NH3↑。答案:A4.(2012·郑州模拟)下列制备硝酸铜的方案中符合绿色化学、经济学原理的是()A.铜与稀硝酸反应B.铜与浓硝酸反应C.先在空气中灼烧铜生成氧化铜,后溶于稀硝酸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解析:A项,产生NO,硝酸利用率为34;B项,产生NO2,硝酸利用率为12;C项,不产生大气污染物,硝酸利用率为100%;D项,硝酸银价格贵,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答案:C5.(2011·襄樊模拟)将6.4gCu加入到60mL2.0mol/L的硫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铜能够完全溶解的是()A.NaNO3B.O2C.H2SO4D.FeCl2解析:A项发生的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H+不足,Cu不能完全溶解;B项发生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H2SO4过量;C、D两项均不反应。答案:B6.(2011·全国卷,节选)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NO气体的有关问题:(1)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2)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BCD(3)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验室制取NO气体通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于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应用排水法收集NO,故装置Ⅲ、Ⅳ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短进长出,装置Ⅰ正确,A中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B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NO。答案:(1)Ⅰ(2)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铜屑和稀硝酸产生NO气体B水排水收集NO气体C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D(3)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提能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往浓、稀硝酸中各滴入少量石蕊试液,发生的现象是()A.石蕊试液都变红色B.石蕊试液都褪色C.在浓硝酸中变红色,在稀硝酸中先变红色后褪色D.在稀硝酸中变红色,在浓硝酸中先变红色后褪色解析:硝酸除具有强酸性,还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使某些有色物质氧化而褪色,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稀硝酸虽有氧化性,但不能将石蕊试液氧化;浓硝酸既有强酸性,又有强氧化性,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后又慢慢褪色。答案:D2.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氢氧化钠溶液⑤液溴,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A.全部B.①③⑤C.①③D.①②④解析: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2HClO=====光照2HCl+O2↑,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3=====光照4NO2↑+O2↑+2H2O,溴见光受热易挥发,因此均必须储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答案:B3.(2012·合肥模拟)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的HNO3,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粒子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①NO-3②Fe3+③H+④NO⑤NO2A.①B.①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若铁粉过量,体系中大量存在NO-3、Fe2+、NO;若HNO3过量,体系中大量存在NO-3、Fe3+、H+、NO2。答案:A4.(2011·德州模拟)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则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Cu――→HNO3Cu(NO3)2B.NH3――→O2NO――→O2NO2――→O2H2OHNO3C.Cu――→O2CuO――→H2OCu(OH)2――→HNO3Cu(NO3)2D.Cu――→H2SO4CuSO4――→BaNO32Cu(NO3)2解析:绿色化学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原料并保证生产过程无污染。A和D中,铜与硝酸或硫酸反应都会有污染物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C中将CuO再转化为Cu(OH)2,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且增加了步骤,不符合“绿色化学”中经济的要求。答案:B5.(2011·青岛模拟)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CO2稀盐酸CaCO3粉末浓硫酸D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解析:A项,NO2不能用NaOH溶液提纯,因NaOH溶液会吸收NO2;B项,SO2不能用KMnO4溶液提纯,SO2能被酸性KMnO4氧化;D项,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固体干燥剂应盛放在U形管或干燥管中。答案:C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浓硝酸呈黄色,说明浓硝酸不稳定B.不用浓硝酸和铜屑反应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C.铁与稀硝酸反应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解析:HNO3属于不稳定的酸,其分解生成的NO2溶于其中,使浓硝酸呈黄色,A项正确。工业上不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硝酸铜,不是因为浓硝酸有挥发性,而是因为硝酸与铜反应会产生污染性气体NO2,B项错误。铁与稀硝酸反应时,稀硝酸的氧化性仍可将铁氧化成Fe(NO3)3,溶液呈黄色,现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是因为过量的Fe与Fe(NO3)3反应生成了Fe(NO3)2,而不是因为稀硝酸不能氧化Fe2+,C项错误。硝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都是+5价的氮元素被还原,故反应不能产生H2,D项错误。答案:A7.向含铜粉的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B.铜粉完全溶解C.实验过程中溶液会变色D.铜粉不会溶解解析:在H+存在条件下NO-3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再由Cu+2Fe3+===Cu2++2Fe2+可知铜粉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铜粉逐渐溶解,D项错误;NO-3被还原成NO,A项错误;溶液中有Cu2+生成,C项正确;但Cu、NO-3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铜是否完全溶解,B项错误。答案:C8.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导入少量石灰水;第②份直接通入少量石灰水。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D.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解析:碳与浓硝酸反应产生CO2和NO2的混合气体,而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为强酸,故混合气体直接通过石灰水,会产生Ca(NO3)2溶液,难以得到CaCO3沉淀;混合气体先通过水,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气体变为NO和CO2的混合物,再通过石灰水会产生CaCO3沉淀。答案:B9.(2012·山东师大附中检测)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X――→O2①Y――→O2②Z――→H2O③A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B符合题给转化关系;C项如浓HNO3与Cu反应生成的是NO2,而Y是NO,故C项正确;D项NO2与H2O的反应也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10.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项不正确;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知,等质量的Cu参加反应消耗的浓硝酸多,B项正确;C项不正确;由于Cu的质量相等,反应过程中都生成Cu2+时,二者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D项不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在浓HNO3中放入铜片:(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解析:本题
本文标题:第八章第三节提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1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