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
第1页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以下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①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②生物是由古老生物从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③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④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有关遗传问题的叙述中,哪一项不属于达尔文的观点()A.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B.遗传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C.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D.遗传可以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3、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失去视力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点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池塘里的全部绿藻构成一个种群B.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C.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不断变化,基因频率的变化是使基因库变化的原因D.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惟一因素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有()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进行选择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③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矮茎豌豆B.黄色圆粒(基因型YyRr)豌豆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C.猫叫综合征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8、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9、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10、在一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个体比例为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的繁殖能力相当,则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3/4B.8/9C.1/9D.1/16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12、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体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1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②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③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④产生了生殖隔离A.①、②B.③、④C.④、②D.④、④14、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5、生物界出现了有性生殖以后,进化的速度加快。这是由于有性生殖()A.比无性生殖速度快B.使生物生殖机会增多C.增加了变异机会D.增加了遗传机会16、“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第2页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绝灭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17、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18、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地质年代,有些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后就灭绝了,对这种短暂生存的合理解释是()A.这些生物缺乏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B.环境条件剧变C.未发生生存斗争D.此类生物不产生变异19、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某动物。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值用S表示。如图,P曲线表示1.5亿年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的沉积物中,在四个不同地点发现了四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请问哪一个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存在着天然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22、(18分)人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纯合基因HbA决定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Hbs在纯合情况下引起的,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就会死亡;携带此致病基因的杂合子(HbAHbs)会出现轻度贫血,但不会死亡;在大多数地区Hbs的基因频率很低。但在非洲某些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基因Hbs的频率很高,杂合子(HbAHbs)约占当地人群的40%,研究发现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显性纯合子(HbAHbA)虽不患贫血症,但易感染疟疾。请据材料回答:(1)在大多数地区由于,故频率很低。(2)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由于和,故杂合子几率很高。(3)如果在非洲这些地区完全消灭疟疾传播者——按蚊,则该地区的HbA基因频率将,Hbs频率。(4)这一事实说明,变异是,可使种群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23、(12分)下面是关于家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家蝇群体(第—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a浓度DDT处理,将成活下来的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成活下来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到第15代,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家蝇成活。因此,实验者认为,家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对实验一结论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因而设计了实验二。实验二:如表所示亲代1组(一对蝇)2组(一对蝇)……n组(一对蝇)子代分两组处理A组B组A组B组A组B组施DDT无DDT施DDT无DDT施DDT无DDT结果存活较少全部存活存活较多全部存活存活较少全部存活选择淘汰淘汰淘汰保留淘汰淘汰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每次只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DDT的浓度由1a逐代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家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药性的家蝇的父母并没有接触过DDT。你认为:(1)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实验二,其中的哪些事实支持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3)假设在第15代中,用15a浓度的DDT处理后的家蝇成活率为4%,那么,从未经过DDT处理的另一半也用同样浓度的DDT处理,成活率如何?请用达尔文进化学说加以解释原因。S%PS%AaS%BbS%CcS%Dd第3页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C。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2、B。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本质,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3、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A、B选项支持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进化论。变异是内因,环境仅仅是对变异进行选择,故选项D错。4、C。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5、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是未能认识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未能对遗传、变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6、B。由于基因突变,害虫本身存在着抵抗杀虫剂的变异,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以后不断使用该种杀虫剂,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作用。7、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猫叫综合征和无子西瓜的培育属于染色体变异;黄色圆粒(基因型YyRr)豌豆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属于基因重组,而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短茎豌豆只涉及一对等基因的分离。8、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会改变,但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9、D。由图可知,aa个体的繁殖成功率最低,因此,a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下降,A的基因频率不断上升,所以,AA个体不断增多,aa个体不断减少。10、B。由于aa个体无繁殖能力,故有繁殖力的个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2/3÷2=1/3,A的基因频率为1/3+2/3÷2=2/3,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占2/3×2/3=4/9;Aa占2/3×1/3×2=4/9;aa占1/3×1/3=1/9,aa无繁殖能力,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8/911、B。地理隔离因时间长短、环境异同,可能形成生殖隔离,但不能说必然导致生殖隔离。有的虽然产生了地理隔离,但双方环境基本相似也可能不导致生殖隔离。12、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13、C。14、B。抗虫棉一般是通过产生毒素来杀死害虫的。毒素对棉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棉铃虫中的抗药性个体增多,长期下去,抗虫棉就会失去作用。如果在大田中种植少量非转基因作物,非转基因棉花不会产生毒素,这样就会使不具抗药性的棉铃虫个体得以保留。因此,这种做法能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的增加速度。15、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种内的基因重组,极大地丰富了变异的类型,在变化的环境中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材料,从而加快了进化的速度。16、A。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有的基因突变却是有利的。所谓有利的基因突变是指这种变异性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强,在自然选择中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并加强,形成新的
本文标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2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