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产现场管理实务培训讲义主讲人:屈文婷第一讲:5S基本概述一、5S的来源5S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并使其产品畅销全球的成功之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日本人又称之为5S,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有人又添加了“安全”内容,因此又称为6S,后来增加“服务、满意度、节约”又称7S、8S、9S。二、企业为什么需要5S5S运动对工厂而言,可以将一片混乱的工厂,整理成有序、一目了然的工作空间,使工作空间宽敞、安全、美观。其实工厂和人一样,人每天都会洗澡,来清除身上的污垢,5S运动就是清除工厂污垢的工具,是其他管理的基础。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工作场地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叉车或手推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引进的最新式设备因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装夹具、计量、检测器具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迟到、早退、串岗、溜岗的现象经常发生,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整个工厂显现出脏污与零乱的景象。要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活动最为适合。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产品不良品最重要的基础工程,5S管理是基础工程的基础。(因此,让我们先学习5S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三、5S的内涵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1S——整理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目的:腾出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含义:5S运动最终目的是改善企业的体质,而整理就是改善体质的第一步,在整理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抛弃不必要的,将必要的东西收拾得井然有序,工作场所除了要的东西以外,其他都不可以放置。在我们日常检查中,常常发现许多车间在料架上、工具箱上、机器设备上放有废旧的水杯、油污的破手套、一些报废的半成品、破纸箱、废弃的包装物也未及时清理出去,地面上、办公区域也有碎金属和糖纸未及时清理掉。上述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的整理工作未做到位。不要的东西没下决心清理掉。其实我们留下这么多不用的东西有什么用,它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的,反而使生产现场变得更凌乱。2S——整顿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目的:排除寻找的时间浪费。含义:就是将散乱各处的东西依功能及用途归类,并摆放整齐。当各项对象摆放的位置明确、清楚,使用时可立即取得,归位时容易回复原位,又方便检查物品是否归位。目的是让任何人在必要时,立即取得必要的东西,因此,在规划时需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其实工厂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想大家在家里肯定会将自已的衣服、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生活用品也摆放在固定位置,这样找起来,一下子就能找到,反之,如果大家将鞋子这里放一双,那里放一双,厨房放一只,阳台上以放一只,我想肯定要浪费许多时间去寻找,而且还影响当天的心情。因此,整顿的目的就是避免无谓的寻找时间浪费。上面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谈整顿的目的,从我们生产现场检查的现状来看,我们的整顿工作也做得不理想,如物料混放,模具、配件、半成品摆放凌乱,甚至随意丢在地上,要找的东西也不知放在哪里。还有产品标识也不规范等现象的存在。3S——清扫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将设备、其他物品清扫干净,时时保持最佳使用状态,清扫是品质的基础。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含义:就是清除垃圾、污物、异物,把工作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使对象保持在随时可用的状态。虽然工作场所已经过整理、整顿二项程序,而且使用的对象位置都清楚标示,也能够立即取得,但是这些对象、工具或是备用零件的状态,都要保持在最佳使用状态才行,这就是清扫目的。就象大家每天都要洗脸一样,而且还洗得干干净净,爱美的男士和女士还要擦点粉、霜之类的东西来保护皮肤。同理,清扫对象的重点是机器,(当然对其他方面我们也要清扫)而机器就象人的脸一样,需要每天对它擦干净,需要定时对它的关键部位加油、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只要我们能清扫掉一切影响设备的脏污,我们的设备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而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我们品质可靠的基础。4S——清洁定义: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使生产现场的脏污点、凌乱的地方一目了然。含义:就是保持工作场所没有污物,非常干净的状态。因此,如何贯彻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是清洁最重要的课题,此外,还要保持这一良好习惯。如果不能贯彻实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公司的运作就会恢复以前的混乱状态。前面的3S(整理、整顿、清扫)是三个“行为动作”,而清洁是上述三个动作的结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工作场地稍为陈旧了一些,清洁工作很难做好。其实,清洁的维持与工作场地环境之新旧没有关系,一个新工作场地如果5S没有做好,也只能算是三流的工作场所,反之一个20、30年的老场地,如果3S持续彻底执行,虽然并不起眼,但是内部却是干净清爽,一尘不染,则属一流的工作场所,这其间的区别,只在有无“决心”与“持续”而已;5S——素养(又称修养、心灵美)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培养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人。含义:素养就是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并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定。素养可净化员工的的心灵,塑造守纪的工作场所,形成温馨的工作氛围,是员工士气的表现,是企业文化的起点。5S的重点是修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对象是“场地”,“物品”。修养的对象则是“人”,而“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企业”的“企”字中分析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所谓“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是一个象形字。“人”走了,企业也就停“止”。美国的一个钢铁大王——卡耐基说:你可以拿走我所有的财产,只要留下我的员工,5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有人问比尔盖茨,如果现在让你重新创业,你还能创造一个微软帝国吗?比尔盖茨回答说:“能够,只要让我带走100名员工”。可见在企业经营中,人是多么的重要,人的素质高,人的问题处置得好,人心稳定,企业就兴旺发达。因此,在5S活动中,我们应不厌其烦地教育员工做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其最终目的不只是希望他们将东西摆好,设备擦干净,最主要的是通过细琐、单调的动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能依照规定的厂纪厂规、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规程来行动,使他们变成一个有高尚情操的真正优秀员工。总之,5S是种人性的素质的提高,道德修养的提升活动,最终目的在于培育优秀的员工。浅谈5S管理很多人不清楚5S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冠其名曰“打扫卫生”呗!实际上,对于“5S”,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屡屡涉及,只是大家不以为然,没有发现而已。日本人发现了它的好处,并把它做了分解,做成了日常化管理,5S管理也就由此产生。什么是5S管理呢?日本人是怎么进行分解的?举个简单的宿舍管理的例子,大家就明白5S是怎么一回事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整理宿舍时,大家一定是首先清理出宿舍里不需要的大小废物,把它们扔掉;然后把有用的物品进行归位放置。最后,把玻璃、桌面、地面进行清扫。如此,一个宿舍的打扫任务就算完成了。现在,我们再看看我们所谓的5S管理。5S管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就是把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区分开,并把无用物品清理掉;整顿就是把有用的物品摆放到规定的位置,并确定出它的基本使用量,加以标示;清扫就是整理、整顿之后,把地面、工作台等进行打扫,清理职场的脏污;清洁就是将前三S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日常化;素养就是人人依规定行事,形成好习惯。以此看来,我们先前的打扫宿舍,已经完成5S里的3个“S”。但我们很多人没有把这前三个“S”日常化、习惯化,以至于时隔不久,干净整洁的宿舍又逐渐回归到藏污纳垢的状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不妨拿宿舍楼的“5S”进程来做个分析。在宿舍楼的“整理”阶段,宿舍成员首先要对宿舍的不需要物品的基准达成一个共识,并拿出一致的处理意见以方便执行。在这个程序,大家一定碰到问题了。宿舍里的东西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之分,并且这个物品是因可惜而想要,还是因有用而必须得要,产生了矛盾,如何取舍?如果不是大家共同参与或已经商量过,打扫宿舍的人是很难下决断的。这样,除了特别碍眼的废物处理了,其他的该处理的公用物品和无法判断的私人物品因可惜而留下来了,这些物品既派不上用场,又占去了宿舍里有限的空间,天长日久,因腐蚀或发霉而成为宿舍新的重点污染源。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重点是:1、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要统一认识2、区分“想要”还是“必要”,决断处理3、拿出处理办法在谈“整顿”之前,我想大家一定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着急使用一样物品时,却一时想不起放在哪里了?那种焦急的感觉,一定也是特头疼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困惑就是因为我们的“整顿”工作没做好。大家在宿舍整顿过程中,严格的说,只是根据一时头脑中的理想状态,把物品摆放整齐了。但这一时的头脑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发生变化的,不断地变化也就成为了一种无序。因此,我们的很多宿舍成员在这一阶段,做得并不是到位。那么,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根据物品实际形态,使用频率,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定位2、根据一个阶段的使用量,对物品进行定量处理3、加以标识接下来,我们就该说“清扫”了。在无用物品处理了,有用物品合理摆放了,我们就要开始清扫地面、桌面了。就宿舍的“清扫”而言,就是把地面、玻璃、柜子、床等进行大清扫。“清洁”怎么进行呢?拿宿舍的内部管理来说,这一块还是空白。这就是宿舍内卫生情况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的原因所在。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宿舍内成员有5——10人之多。谁来负责宿舍内每天的前三个“S”的执行呢?谁来检查宿舍内前三个“S”的执行情况呢?如果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我想谁都在计较,谁都在推委,宿舍内也就很少有人去具体执行了。因而休息的环境每况日下,休息的人也只能在这样龌龊的环境中将就。所以说,“清洁”主要是在确定:1、谁来负责执行?2、谁来负责检查?3、怎样奖惩?制度有了,大家把这些工作日常化了,并且慢慢形成了习惯,这样,宿舍每天都是清新的、舒适的。人人都是舒畅的、顺心的。人人养成了好习惯,“素养”也就诞生了。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扭转你的人生轨迹,使你的人生向着更加阳光的地方迈进。如此,5S管理就顺理成章了。简单,但是适用。不是吗?四、对5S错误的认识和观念a.不了解的人,认为5S太简单,芝麻小事,没什么意义。b.虽然工作上问题多多,但与5S无关。c.工作己经够忙的了,哪有时间再做5S。d.现在比以前己经好很多了,有必要吗。e.5S既然很简单,却要劳师动众,必要吗。f.就是我想做好5S,别人呢。g.做好了5S有没有好处。h.5S没有生产重要,我们车间主任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了。i.熟练工人是靠师傅带出来的(没有标准化意识)j.按计划完成生产就行(没有不断改善的意识)从以上的观念可以看出,如果对5S没有一个正确认知,那么企业要推行5S运动将会阻力重重,我们公司对生产现场的检查和考核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有部分人对考核颇有微辞,认为只考核到环境卫生、产品摆放等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在这里我想说,如果我们连这个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连生产现场最基本的问题脏、乱都久治不愈,我想我们在做其他的工作也不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对侍,从某种意义、某个角度来说,滴水是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芒,一件细小的事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观念和做事的态度。从生产现场的整洁、有序状况可以看出一个车间管理的好坏,可以看出这个车间员工素质的高低。考核扣分不是目的
本文标题:现场5S管理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2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