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3章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第3章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投资项目管理》课件目录3.1建设方案研究3.1.1方案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内容3.1.2方案研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3.2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3.2.1产品方案3.2.2技术来源3.2.3建设规模3.3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3.3.1工艺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3.3.2合理确定建设标准3.4项目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和配置3.4.1主要工艺设备选择配置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3.4.2工艺设备配置和采购方式选择3.5项目选址3.5.1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3.5.2项目选址应考虑和研究的主要内容3.5.3项目选址方案的比选3.6项目保障条件分析3.6.1主要原材料及燃料的供应3.6.2总平面布置及环境保护方案本章重点1.研究建设方案的原则2.建设方案设计中各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原则第3章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产品方案、建设规模方案、工艺技术和设备方案、选址方案、生产条件、总平面布置和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方案和节能、节水、节材方案等。选择什么样的建设项目,无论是工业性生产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公益性项目,都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和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因此,研究建设方案就是择优选择建设方案的过程。不同阶段对建设方案的要那就深度也不同。本章以工业性生产项目为主线,介绍在确定各种建设方案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和主要工作内容。3.1建设方案研究3.1.1方案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内容(1)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目的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全面研究实现设定的市场目标、功能目标和效益目标的较优方案。(2)研究任务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制定明确的资源供应、运输方案;选择适宜的厂址、合理的总图布置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方案。(3)研究内容大型或复杂工业项目的建设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场(厂)址;原材料、燃料供应;总图运输;工程方案及抗震防震;公用、辅助及场(厂)外配套工程;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健康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等。3.1.2方案研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原则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家政策、项目性质特点、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项目目标。(2)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基本要求:1)符合法律法规2)内容全面,符合项目定位和目标要求3)科学、合理、前瞻性4)保护生态、资源节约5)广泛收集资料【例题】(多选)项目的建设方案的研究要力求科学、合理并具有前瞻性,这就要求()。A.处理好市场需求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的关系,合理确定经济规模B.要处理好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以远期目标为主。(应以近期目标为主)C.建设方案起点要低,以适用和可靠性为主。(起点要高)D.要求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一次规划、一次建设完成。(总体一次,建设分步)E.力争用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收益。答案:AE3.2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3.2.1产品方案产品方案(又称产品大纲)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或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包括产品品种、产量、规格、质量标准、工艺技术、材质、性能用途、价格等。注意产品的优化组合。研究产品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2)市场需求和专业化协作(3)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制约条件(4)原材料和燃料供应(5)生产技术条件和运输装备储存条件(6)产品定位、分析产品竞争力例题1.研究产品方案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A.国家产业政策B.市场需求和专业化协作C.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制约条件D.产品定位和竞争力E.融资条件答案:A、B、C、D3.2.2技术来源技术主要指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技术,尤其是指核心技术。技术来源的渠道和可靠度是研究产品方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技术来源是制约项目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来源渠道一般有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合作研究开发。对于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的技术引进,应在合营合同或技术合作合同中作出相应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技术转让具体条款约定。对于高新技术项目,不论国内独资或中外合资都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相应研发机构。只有具有自主开发能力,拥有品牌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扩大市场份额。3.2.3建设规模建设规模指项目设定的在正常生产运营年份能达到的预期生产能力或供应服务能力。(1)确定建设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合理的经济规模2)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3)资源供应及其它外部建设条件4)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5)资金的供应量6)环境容量7)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8)行业因素9)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3.2.3建设规模(2)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1)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2)收益和理性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和匹配性5)对于技术改造项目还要考虑建设规模与现有装置的有效结合和匹配。例题2.()是指项目设定的在正常生产运营年份能达到的预期生产能力或供应服务能力。A.产品方案B.技术标准C.建设规模D.生产规模答案:C3.2.3建设规模(3)确定建设规模的方法1)经验法根据国内外同类或类似项目的经验数据,考虑建设规模的制约或决定因素,确定拟建项目建设规模的一种方法。在确定拟建项目建设规模前,首先应找出与该项目相同或类似的项目,特别是要找出几个规模不同的项目,并计算出各个不同规模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然后综合考虑制约和决定该项目拟建规模的各种因素,确定一个适当的规模。【例】拟建一个生产某电子产品的项目,同类项目的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台、60万台、100万台、200万台、300万台和400万台。通过调查并计算,已知各种规模项目的投资和财务内部收益率数据如表3-1所示:表3-1各种规模项目的投资和财务内部收益率建设规模(万台/年)4060100200300400投资额(万元)100001300016000220002700031000财务内部收益率(%)9.3010.5515.4521.6027.8027.202)“生存技术法”(也称为“适者生存法)原理:对行业中现有企业按规模大小进行分组,然后对其市场占有率等某个增长指标作时间序列分析。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集合在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或其它某个增长指标就会不断提高;相反,效率低的企业集合在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或其它某个增长指标就会不断降低。通过对增长指标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就可确定在市场上适于生存的企业规模范围。斯蒂格勒运用生存技术来检验一个产业中规模经济重要性的过程如下:“先把一产业的厂商按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各时期各规模等级的厂商在产业产出中所占比重。如果某一等级的厂商所占的生产份额下降了,说明该规模效率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越快。”简言之,如果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则它是相对没有效率,反之,如果市场份额上升,表明公司现有规模的效率较高,可以认为达到了适度规模的水平。生存技术法的优缺点:其突出优点有两条:一是它考虑了各种难以计量的费用和效率,符合市场竞争出效益的商品经济规律;二是方法较简便,需要的数据只是每个规模等级的工厂数目和市场占有率。主要不足是:A.在垄断行业不适用;B.观察时间短的结论不可靠;C.混淆规模的外部经济性和内部经济性,无法得到规模成本曲线,因而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分析无法进行。由图可知,Qa到Qb是规模经济区,在这个区域内,Qb不但是规模经济的临界点,也是最佳经济规模点。但在实际中,往往受到其他制约因素影响,生产规模一般小于Qb。一般在选择拟建项目建设规模时,首先确定规模经济区,然后再这个区域内,根据制约和决定建设规模的诸多因素,选择距离点Qb最近的规模。3)规模效果曲线法——通过研究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成本曲线随着拟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来确定项目的最适宜的生产规模的一种方法。4)分步法按照经济效益的高低,可把项目规模分为:①亏损规模,是指销售收入小于总成本费用的规模。②起始规模(或最小经济规模)也称盈亏临界规模,是指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的保本最小规模。③合理经济规模(或适宜经济规模),是指销售收入大于总成本费用,并保证一定盈利水平的生产规模。④最佳经济规模,是指项目产品的成本最低,而经济效益最高的生产规模。分步法也叫“逼近法”,其特点是先确定起始生产规模(作为规模范围的下限)和最大生产规模(作为规模范围的上限),然后在上、下限之间,拟定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通过比较,选出最合理的生产规模。分步法确定生产规模的步骤:第一步:确定起始生产规模。起始生产规模也就是项目盈亏平衡时的最小经济规模。项目起始规模的确定主要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即计算盈亏平衡时的产销量。盈亏平衡产销量的计算方法:在假设产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主要由其产销量与产品成本所确定。一般地,在耗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在产品总成本的构成中包含着两类不同性质的费用: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是指费用总额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动而呈同方向变动的费用,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燃料费等。固定费用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费用总额基本不变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根据上面的说明,项目生产产品的总成本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产品总成本=固定费用总额+单位产品变动费用×产品生产数量假设产品的销售单价为P,产量为X,固定成本为F,单位变动成本为V。则有,在项目盈亏平衡时,销售收人等于产品总成本,即PX=F+VX由上式可得,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Xe即项目盈亏平衡时的产量,当项目的生产能力小于它时,项目就会发生亏损,因此它是安排项目生产规模的起始规模。盈亏平衡分析可用图解法,如图所示。图3-5盈亏平衡分析图在确定起始生产规模以后,用其作为确定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下限,然后再确定最大生产规模。上面按照盈亏平衡产量确定其实生产规模的办法主要适用于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且无法用进口品替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选择较小的生产规模,其生产技术往往比较落后,经济效益差,一方面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设备能力的限制和成本费用的上升。此时,一般以第一个盈亏平衡点作为起始生产规模。如果项目产品可以用进口替代,则应将生产成本费用与进口成本进行比较,确定起始生产规模。如果项目产品可以进口,则应将项目产品成本费用与换汇收入进行比较,确定起始生产规模。第二步:确定最大生产规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项目生产规模受到很多制约。这样,就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项目生产规模的限制作用,特别是要对制约项目生产规模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第三步: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起始生产规模与最大生产规模确定以后,就确定了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上限和下限,可以在上、下限之间拟定若干不同规模的比较方案。在拟定的比较方案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设备能力。可以在最小和最大规模之间,选择具有不同能力的设备或者对设备进行不同的组合,以拟定出不同的生产规模方案,然后计算不同生产规模方案的成本费用和效益,并对成本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其中成本费用最低、效益最好的方案为最终确定的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3.3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3.3.1工艺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1)选择的原则1)先进适用性2)安全可靠性3)经济合理性4)产品更新适应性5)技术来源可得性6)清洁生产环保性(2)技术来源1)自身研制开发2)技术许可证交易3)工艺技术的成套购买4)合资经营3.3.2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前提:满足生产使用功能;原则:该高则高,能低则低,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符合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要求符合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3.4项目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和配置3.4.1主要工艺设备选择配置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基本要求(六条)1)满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技术先进可靠,配置成套,性能匹配。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2)立足于选用国产或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同等优先。3)根据生产工艺要
本文标题:第3章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3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