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玻璃瓶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与典型案例
玻璃瓶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与典型案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玻璃瓶是将熔融的玻璃料经吹制、模具成型制成的一种透明容器。该行业隶属国民经济行业C类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分32个子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分类代码为31,玻璃瓶制造行业代码3149。某区共有玻璃瓶制造企业2户。2014年全区自开票纳税人开票额16619536.01元,入库税款223583.87元。全区玻璃瓶行业税负1.34%,全市行业税负1.34%,全省行业税负1.37%。(二)企业类型划分玻璃瓶企业从产品用途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酒类用瓶,二是日用包装玻璃瓶,三是罐头瓶,四是医药用瓶,五是化学试剂用瓶。某区玻璃瓶制造企业产品从用途上看属于医药用瓶制造企业。(三)工艺简介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某区玻璃瓶制造企业主要通过液化气将玻璃管切割然后吹制成型。二、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及涉税管理要点(一)行业生产经营规律某区玻璃瓶生产企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机械化程度高,玻璃的切割和成型主要靠机械完成,人工只是辅助;二是生产工艺简单,只是将所购买的玻璃管进行切割成型并不进行复杂的熔融等其他过程;三是大量消耗液化气用以给玻璃管加热方便切割。(二)涉税管理要点在管理过程,该行业主要存在以下税收风险点:一是“延迟开票”,申报销售滞后。因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医药公司,许多医药公司在收到货物后常常不及时付款,玻璃瓶生产企业因收不到货款,也不愿意随货开票,只有在收款前才开票,造成申报销售滞后;二是“废料与下脚料”问题,由于工艺问题、机器问题或操作不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玻璃废料,而玻璃的回收利用率很高,企业很可能存在销售下脚料与废料却不计销售收入的问题。三、评估方法经过行业调查后,针对某区玻璃瓶生产企业的特点找出税负、投入产出比两个通用指标,建立两个行业模型。(一)税负分析模型1.单户税负指标①指标公式:税负标杆值-单户纳税人实际税负实际税负=入库税额/营业收入②税负标杆值获取税种税负取值综合税负2%-3%其中:增值税1.5%-2.5%企业所得税0.5%-1%预警值设定:实际税负<2%③数据获取金三分析监控系统④疑点判断将该指标计算值分户排序,指标值越小,该户纳税人涉税问题可能较多,从而将该户列为评估对象。但评估期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等因素因提前予以考虑。(二)投入产出比分析模型1.投入产出比指标①指标公式:评估期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定耗)=评估期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数量÷评估期产品数量②标准值:90%当期投入产出比95%③数据获取金三分析监控系统企业申报表企业财务报表企业账务④疑点判断由于企业生产工艺简单,机械化高,所以企业投入产出比应很高。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应利用所购进玻璃管测算投入产出比。如投入产出比低于90%,则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大量销售下脚料与废料的问题。四、印证案例一、企业基本情况某区XX玻璃制品厂是私营独资企业,成立于2011年,独立核算,注册资本20万元,主要玻璃制品,现有从业人数9人,2014年销售收入7941824.72元,共缴纳税款111282.89元。二、评估过程(一)数据采集1.申报数据2014年收入及发票开具情况:(单位:万元)时间营业收入申报抵减额申报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税额税负2014年794.18124.8411.1311.131.42.企业数据某玻璃瓶生产企业2014年销售收入7941824.72元,单价143元/万支,每支10克,经计算销售玻璃瓶总重量5553.72吨,企业共购进玻璃管6533.79吨。(二)案头分析1.税负分析法企业实际税负1.4%,税负明显偏低,显示预警。2.投入产出法某玻璃瓶生产企业2014年销售收入7941824.72元,单价143元/万支,每支10克,经计算销售玻璃瓶总重量5553.72吨,企业共购进玻璃管6533.79吨。根据公式计算,该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为85%,低于90%的预警值。(三)评估约谈根据上述疑点,评估人员决定先通过约谈的方式进行核实,遂向公司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指出监控数据预警指标,要求公司对评估初步确认的问题进行自查,并作出合理解释。之后,评估人员按照拟定的约谈方案,与公司的法人和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关于税负、和投入产出分析显示的疑点,相关人员不能作出合理推理,预警不能消除,需进一步核查。(四)实地核查评估人员向公司发出《实地核查通知书》后,决定将核实存货和产成品数量及下脚料和废料销售作为评估重点。通过实地核查,发现企业投入产出比低,且企业存货极少,企业存货数量与产成品数量之和低于原材料玻璃管产出应产出的数量。最终,企业负责人坦承,由于今年新近工人较多,起初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导致企业产品合格率降低且产生了大量下脚料与废料,企业将这些下脚料与废料销售之后未计销售收入。(五)评估处理经过评估企业同意为其销售的下脚料与废料少计收入的税款进行补缴,并为少缴税款缴纳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本文标题:玻璃瓶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与典型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3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