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班组建设知识同心协力、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展运行风采!班组建设释义是指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班组内部进行班组文化建设、学习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建设,把班组打造成规范化的最小组织单位(UPE)。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成员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班组的产量(P-Production)、安全(S-Safety)、能耗(E-Energyt)、积极性(I-Initiative)、劳动情绪(M—Morale)全面提升,提高班组成员的生产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最终带来企业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或提升。落实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高效安全完成各项生产(工作)指针(任务)为目标,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为重点,增强班组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切实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基础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牢坚实的基础,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班组建设重要性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摆正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位置。班组管理影响着企业生产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班组管理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班组管理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班组管理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生产的劳动者,所以班组管理既应该是技术骨干,又应该是业务上的多面手。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要求党、政、工、团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仅仅依靠哪一级哪几个领导,哪一个部门抓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胜任的。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树立“班组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提高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归口管理、专业指导,将班组建设工作真正纳入企业行为,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班组,把责任细化到每一名员工,以此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进展,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班组建设目的(1)提高工作质量运行班组工作质量包含生产效率、异常事件发生率、缺陷检查处理、班组管理。(2)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包括材料的节省、能源的节约、人力成本的降低等等。(3)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包括努力改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等。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4)提高班组管理水平正确运用绩效考核,增强员工的良性竞争,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增强员工责任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营造出健康良好的班组氛围,从而激发出员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班组长的重要性:是企业与生产员工的主要沟通桥梁。企业班组长的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使生产一线班组长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学会运用班前预测、班中控制、班后掌握的技巧有效地防范、控制与解决问题;●使班组长系统掌握提升产能效率的技巧,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客户交期;●使班组长掌握卓越的质量意识,并掌握零缺点手法,以降低质量异常,提高产品优良率;●使班组长系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快速解决现场的冲突和异常;●帮助班组长掌握教导、培育员工的方法,全面提升员工素养与技能;●使班组长掌握有效沟通、高效激励的技巧,从而使班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帮助班组长系统掌握辅助上司、带领部属的有效方法,发挥班组长承上启下的功效。精益生产体系中班组长的角色认知1、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是厂长权力大,班组长权利小;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个人的权力大,工厂厂长权利小。2、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听领导布置任务,遇到问题必须及时请示。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自己拿出方案,遇到问题必须独当一面。3、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是产品质量的总责任人,班组不设置质检员岗位;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一般都设置专职质检员,出了质量问题班组长会推卸责任,埋怨指责质检员没有仔细检查。4、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接受上级厂长或上级生产计划,是计划的执行者;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日本的班组长是生产计划命令下达者同时也是执行人。5、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是自己亲自做工程分析、工序分配、生产线布局、人员安排;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都是技术部门做工程分析、工序分配、生产线布局。6、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非常擅长快速培养多能工;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不懂或者不善于快速培养多能工。7、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必须用父母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员工(“孩子”),孩子的错是父母的错,员工的错是班长的责任;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通常都认为员工的错是他自己的责任。8、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全部是全能工,本班组和本厂内的所有工序和设备都能熟练操作;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通常只能操作少数设备和工序,全能工很少。9、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是自己做首件样品,边做样品、边确认质量、边写工艺分析、边做工序分配。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极少这样做。10、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会保养本班的设备和维修排除常见故障;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极少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便达到了也不会去做这些事情。11、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工资高,(科长以上待遇),权利大,责任大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工资比科室人员低,权利小、责任大(执行力差的责任大部分都拿班组长当替罪羊。12、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反对加班,认为加班是班长无能的表现,特殊情况加班必须支付双倍工资给员工,同时加班必须完成规定的工作指标;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都加班加点无私奉献。13、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从不骂人和说脏话,对员工分派任何事要说“请”和“谢谢”等用语。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经常训斥员工或者用语言侮辱员工,甚至骂人。(经调查有三分之一员工辞职是因为这个原因)14、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拼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都会用外语和客户做简单的交流。(这点特别受客户的喜爱,经常带来以外的大订单)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认为学习外语无用,从而很少有人学习外语,即便会简单外语的人见了外国客户也不会主动用外语问候客户。15、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会制作技术工艺书和编制设备工序排列图。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很少有人学习运用这些基本工作技能。16、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会设计生产节拍和熟练平衡调整生产节拍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绝大部分不知道节拍对生产效率的决定性意义,甚至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节拍”?17、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护犊子”,下属犯了错主动自己“抗”;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大部分班组长不愿意替下属承担责任,有时甚至推卸责任给员工。18、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仅仅是班组计件工资的统计人;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是班组团体计件工资的分配人。19、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每天都要亲自给班员讲课做培训;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几乎没有人这样做。20、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批评人一般都是当众羞辱员工。精益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都是个别批评,耐心启发教育。21、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碰到问题喜欢马上寻找解决的办法,很少从制度的角度思考今后如何彻底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发生。22、传统生产方式体系企业中的班组长遇到问题喜欢马上报告,同时等待上级来调查处理。现代企业生产体系中的班组长遇到问题习惯问题在现场解决,找出对策再吃饭。班组建设重点的几个方面:(1)选配好政治、业务素质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制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明确班组长负责制,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2)开展班组达标升级竞赛,引导班组岗位“创新、创效、创优”,进而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基础管理上台阶、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3)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考勤制度等,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使班组的基础工作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4)抓班组硬件建设。加强班组的硬件建设,可以直接让员工看到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投入,亲身体验“职工之家”的整洁、舒适、温馨,不仅能使广大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也会促使职工革除掉许多不良习惯,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实现用环境留人的目的,培养提高班组长素质。实践证明,班组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提高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关键是选拔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适宜、技能过硬、责任心强、会管理、能团结人的员工担任。可以对班组长实行动态管理、民主测评、持证上岗、择优竞聘、定期培训等,加强对班组长的培养、选拔与使用;可以定期召开班组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不断探讨新形势下班组精细化管理办法,全面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增强班组管理的科学性。当然,班组成员个人素质的提升,知识水平的提高,业务技能的增长,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能意识、文化意识、集体意识等的加强也都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环节。班组工作要理顺各自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科学体系,在明确工作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把各项工作任务逐步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从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同时,要建立科学地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和正确处理好班组的责、权、利关系,以改变在分配问题上平均主义的问题,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升班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要大力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比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推行目标管理、推行安全系统工程等等,使班组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简明班组建设重点:1、制定好班组建设的总体目标2、选配好班组建设的组织者3、努力提高职工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4、建立健全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5、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6、定期对班组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班组建设具体内容:抓好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均衡生产制度、岗位技术练兵制度、设备工具维护保养制度、安全文明生产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经济核算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思想工作制度等等)。抓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抓好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长要有民主意识,进行民主决策,利用民主作用,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如何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提高对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素质的集中表现。通过现场管理的好坏,即可判断出企业的广大职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可信赖程度,企业可协作程度。而班组又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前沿阵地,所以,提高企业的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2.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班组建设奠定基础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整洁的作业现场、安全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氛围,团队的合作精神。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保证员工的思想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有利于班组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关心职工领导和职工之间应融洽相处,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为职工办实事,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2)
本文标题:班组建设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4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