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4章常用半导体器件-练习复习题
第4章:常用半导体器件-复习要点基本概念:了解半导体基本知识和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单向导电性特点,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及意义,掌握二极管电路符号;理解硅稳压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掌握稳压管的电路符号;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工作在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特点,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掌握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分析依据和方法: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正偏)二极管导通,承受反向电压(反偏)二极管截止。稳压管在限流电阻作用下承受反向击穿电流时,稳压管两端电压稳定不变(施加反向电压大于稳定电压,否者,稳压管反向截止);若稳压管承受正向电压,稳压管导通(与二极管相同)。理想二极管和理想稳压管:作理想化处理即正向导通电压为零,反向截止电阻无穷大。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承受正偏电压;集电结承受反偏电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发射结承受正偏电压;集电结承受正偏电压;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发射结承受反偏电压;集电结承受反偏电压;难点:含二极管和稳压管电路分析,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判断以及三极管类型、极性和材料的判断。一、填空题1.本征半导体中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它们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称为载流子。2.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微量的五价元素,就称为N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它主要依靠多数载流子导电。3.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微量的三价元素,就称为P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它主要依靠多数载流子导电。4.PN结加正向电压时,有较大的电流通过,其电阻较小,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5.在半导体二极管中,与P区相连的电极称为正极或阳极,与N区相连的电极称为负极或阴极。6.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的条件是:发射结反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7.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8.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9.三极管IB、IC、IE之间的关系式是(IE=IB+IC),IC/IB的比值叫直流电流放大系数,△IC/△IB的比值叫交流电流放大系数。10.在电子技术中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和开关作用。11.若给三极管发射结施加反向电压,可使三极管处于可靠的截止状态。12.已知某PNP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9V、-6V和-6.2V,则三个电极分别为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13.已知某NPN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9V、6.2V和6V,则三个电极分别为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14.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15.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16.给半导体PN结加正向电压时,电源的正极应接半导体的P区,电源的负极通过电阻接半导体的N区。17.给半导体PN结加反向电压时,电源的正极应接半导体的N区,电源的负极通过电阻接半导体的P区。18.半导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19.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就越好。20.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二个PN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21.三极管的偏置情况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二、计算题1.如图所示电路,输入端A的电位UA=+3V,B点的电位UB=0V,电阻R接电源电压为-15V,求输出端F的电位UF。解:因为DA和DB为共阴极连接,A、B两端为它们的阳极,因此UA、UB中的高电位对应的管子将会优先导通。由UA>UB可知,DA将会优先导通。如果DA为硅二极管,其正向压降为0V,则此时UF=+3V。当DA导通后,DB因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在此处,DA起的就是钳位作用,把F端的电位钳置在+3V;DB起隔离作用,把输入端B和输出端F隔离开。2.有两只晶体管,一只的β=200,ICEO=200μA;另一只的β=100,ICEO=10μA,其它参数大致相同。你认为应选用哪只管子?为什么?解:选用β=100、ICBO=10μA的管子,因其β适中、ICEO较小,因而温度稳定性较另一只管子好。23.已知两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分别为50和100,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标出其实际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解:答案如解图所示:3.测得放大电路中三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解:晶体管三个极分别为上、中、下管脚,答案如下表所示:管号T1T2T3上ece中bbb下cec管型PNPNPNNPN材料SiSiSi4.测得放大电路中三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解:晶体管三个极分别为上、中、下管脚,答案如下表所示:管号T1T2T3上bcb中eee下cbc管型PNPPNPNPN材料GeGeGe5.如图所示,试求UAB,并说明二极管的作用。解:取B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U阳=-6VU阴=-12VU阳U阴二极管导通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AB=-6V否则,UAB低于-6V一个管压降,为-6.3V或-6.7V在这里,二极管起钳位作用。6.电路如图所示,试求:UAB,并说明D1、D2的作用。解: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取B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U1阳=-6V,U2阳=0V,U1阴=U2阴=-12VUD1=6V(1分),UD2=12V∵UD2UD1∴D2优先导通,D1截止。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AB=0V流过D2的电流为D1承受反向电压为-6V。在这里,D2起钳位作用,D1起隔离作用。7.已知:二极管是理想的,试画出uo波形。解:ui8V,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uo=8Vui8V,二极管截止,可看作开路uo=ui8.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在UCE=6V时,Q1点IB=40A,IC=1.5mA;Q2点IB=60A,IC=2.3mA。求:β解:在Q1点,有由Q1和Q2点,得9.在图示电路中,设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ui的波形。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图。解:首先从(b)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D导通时,电阻为零,所以uo=ui;当D截止时,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因此uo=5V,即是说,只要判断出D导通与否,就可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要判断D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为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否导通。5iuV时,D导通,iouu5iuV时,D截止,5ouVuo与u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10.一晶体管的极限参数为PCM=100mW,ICM=20mA,U(BR)CEO=15V,试问在下列情况下,哪种是正常工作?⑴UCE=3V,IC=10mA;⑵UCE=2V,IC=40mA;⑶UCE=6V,IC=20mA。解:(1)能正常工作。(2)不能正常工作。集电极电流太大。(3)不能正常工作。其积大于集电结耗散功率。11.试总结晶体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时,三极管中的两个PN结所具有的特点。解: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时,集电结反偏,发射结下偏。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正偏。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反偏。12.稳压二极管技术数据为:稳压值UZ=10V,Izmax=12mA,Izmin=2mA,负载电阻RL=2k,输入电压ui=12V,限流电阻R=200。若负载电阻变化范围为1.5k~4k,是否还能稳压?解:UZ=10Vui=12VR=200Izmax=12mAIzmin=2mARL=2k(1.5k~4k)iL=uo/RL=UZ/RL=10/2=5(mA)i=(ui-UZ)/R=(12-10)/0.2=10(mA)iZ=i-iL=10-5=5(mA)RL=1.5k,iL=10/1.5=6.7(mA),iZ=10-6.7=3.3(mA)RL=4k,iL=10/4=2.5(mA),iZ=10-2.5=7.5(mA)负载变化,但iZ仍在12mA和2mA之间,所以稳压管仍能起稳压作用13.三极管电路如图所示,已知:=50,USC=12V,RB=70k,RC=6k,当USB=-2V,2V,5V时,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Q位于哪个区?解:USB=-2V,IB=0,IC=0,Q位于截止区USB=2V,IB=(USB-UBE)/RB=(2-0.7)/70=0.019mAIC=IB=500.019=0.95mAICS=2mA,Q位于放大区IC最大饱和电流ICS=(USC-UCE)/RC=(12-0)/6=2mAUSB=5V,IB=(USB-UBE)/RB=(5-0.7)/70=0.061mAIC=IB=500.061=3.05mAICS=2mAQ位于饱和区(实际上,此时IC和IB已不是的关系)14.图中通过稳压管电流IM等于多数?R值是否合适?解:15.测得某一晶体管的IB=10μA,IC=1mA,能否确定它的电流放大系数?什么情况下可以?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答:不可以。放大情况下可以;饱和情况下不可以。16.求图示电路中,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ui的电压波形。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图。解:5iuV时,D导通,iouu,5iuV时,D截止,5ouVuo与u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17.求图示电路中,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ui的电压波形。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图。解:5iuV时,D导通,5ouV,5iuV时,D截止,iouuuo与u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
本文标题:第4章常用半导体器件-练习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4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