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专题8★《考纲》解读:能力层级:B.理解题量:1题2句分值:10分★判分标准:译出大意,文句通顺,即可得1分;译出关键词,1分/个。★翻译的目标:(1)将文言翻译为白话文。(2)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考核点:2-3个关键词。以常见实词(古今同用但意思发生变化的词)、少量虚词、与现汉不同的句式、不同的用法为主,个别生冷词语如果出现,只作干扰,不列为评分点。★复习指津:1、以教材为本,加强基础积累。2、培养语法分析和语境分析的意识。熟悉所学教材的内容,熟悉常见的一些古文化常识、古文化现象,尤其要吃透教材中一些常见的古汉语实词、虚词、固定句式,尤其是考纲所规定的实词和虚词,必须熟悉它们在教材中的常规用法,了解它们在古今不同的用法和意义。解题指津:1.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2)信、达、雅。2.翻译方法:留、换、补、删、调。典题例析:2014•辽宁卷(《核按钮》P36)二、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节选自《游褒禅山记》)二、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译文1:有放弃了想出来的人,说:“如果不出去,火就要烧完了。”我们于是和他一起出来。译文2:有被困住而想要出去的人,说:“不要出去,火将燃烧殆尽。”就一起出去。得分点:且:副词,将要。俱:全,都。译文: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着他退出来。(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文1:大概这太深了,那么来到这个地方的人就更加少了。译文2:大概洞深了,那么那些到这的人也减少了。得分点:盖:表揣测,大概。至:动词用作名词,进去的人。加:更。译文:大概洞内更深的地方,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1:等到我们出来了,就有人责备那个想出来的人,并且我也后悔我跟随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得到游玩最终的乐趣。译文2:我们已经出来了,然而有的人责怪想要出来的人,然而我也后悔跟随他们因而不能极尽那游玩的快乐。得分点:既:已经。咎:责怪。其:自己。极:穷尽。译文: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穷尽游洞的乐趣。三、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三、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译文: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等,廉颇传出狠话,而您害怕躲避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译文:如今你和廉颇在同一个职位,廉颇对你宣扬不好的话,而你害怕得躲起来,为什么如此害怕。尚且下人们都感觉羞耻,更何况是将军你呢?我们不明白,请求辞退。(2)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译文:蔺相如坚决地劝阻他们,说:“各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译文:蔺相如坚决制止他,说:“你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怎么样?”说:“不怎么样。”(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译文: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不过我考虑这件事,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译文:我蔺相如即使驽钝,难道害怕廉将军吗?我是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我这样忍让的原因,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译文: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先考虑国家的危急,再考虑自己的私事。四、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节选自《荆轲刺秦王》)(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译文:高渐离击打乐器,荆轲用歌声附和,成为变徵的声音,将士们都落泪哭泣。译文: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译文:又响起声调激愤的羽声,士兵们都瞪大了眼睛,头发向上指向帽子,在这时荆轲就乘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译文:(筑)又发出慷慨激昂的羽声,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睁双目,头发都竖起来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登车启程,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五、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而对你有益,我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你。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越国别的国家来欺负偏远的国家,你知道这其中的困难。译文:越过邻(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译文:况且你曾经被晋君赏赐,给你焦、瑕这两座城池,早上救济你,晚上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事。译文: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六、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译文:沛公奉上一杯酒拜寿,结为联盟。译文:沛公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健康),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查封官邸府库来招待将军。所以派遣将士守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和不平常的发生。译文: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3)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译文:项伯许诺,对沛公说:“第二天不得不早点亲自来感谢项王。”译文:项伯答应下来,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不早些来向项王道歉。”(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译文:现在有一个立了大功的人却要攻击他,这是不仁义的。不如趁机好好对待他。译文: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去攻打他,这是不合道义的。不如趁他来拜会好好款待(款待)他。”七、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刑部侍郎从伯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饼者,(余)早过户,未尝不闻(其)讴歌而当炉,兴甚早。一旦,(余)召之与(之)语,(知其)贫窘可怜。(余)因与(其)万钱,令(其)多其本,(余)日取饼以偿之。(其)欣然曾经卖没有唱起,起床早上于是使……多,扩大本钱每天持镪而去。后(余)过其户,则寂然不闻(其)讴歌之声,谓其逝矣。及(余)呼(其)乃至,(余)谓(其)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从伯曰:“吾思官徒亦然。”(此)因成大噱。认为,以为离去你停止突然,状语后置这样于是笑话刑部侍郎堂房伯父刘伯刍说:我居住的安邑坊,巷口有个卖饼的人,(我)每天早上经过他家,没有哪一天不是听见(他)唱着歌卖饼的,起身很早。一天早上,(我)叫他来和(他)交谈,(知道他)贫困可怜,就给了(他)一万文钱,让(他)扩大本钱,(我)每天去取饼作为偿还。(他)高兴地拿着钱走了。这以后(我)再经过他家,却静悄悄的,听不见歌唱的声音,以为他离开这里了。(我)一喊他,他却来了,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不唱歌了?”那人说:“本钱大了,心里变得复杂起来,没有时间唱《渭城曲》了。”堂房伯父说:“我想做官的人也是这样。”于是(这事)成了一个大笑话。八、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园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些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唐代崔群当宰相,清高的名声很大。元和年间,(他)做中书舍人的时候主持科举考试。主考工作结束后,夫人李氏趁着空闲的时候常常劝他置办田庄用来作子孙的生计。(崔群)笑着回答说:“我有30所肥沃的田园遍布天下,夫人还担心什么呢?”夫人说:“没有听说过你有这么多产业呀。”崔群说:“我前年放春榜,榜上30人,难道不是良田吗?”夫人说:“要是这样的话,你不是陆丞相的门生吗?可是那年你做主考官,却派人阻止他的儿子陆简礼,不让他参加考试。如果你认为(门生)是良田,那么陆家的一处田园早就荒芜了。”崔群惭愧地走开了,几天吃不下东西。九、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已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汾阳王郭子仪在汾州的时候,曾经奏请处分一个地方官,却迟迟没有诏令批复。判官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的功业和德望,请求处分一个官吏却受到阻碍,这是宰相太不识大体呀。”汾阳王听到了,对下属们说:“自从战乱以来,朝廷过分地宽容藩镇的武将,武将们的要求没有不得到允许的。因此,藩镇将领专横跋扈,使得朝廷怀疑他们,弄成如今这种情况。现在我请求处分一个属官,没有得到批准,无非是我所请求的不符合皇帝的旨意。皇上恩惠深厚,不把我当作武臣看待,各位可以因为这件事祝贺我啊!”听到这话的人都信服汾阳王的公正忠诚。十、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选自《说苑·至
本文标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