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理论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1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2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和逻辑表明,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了高度自觉,并且成为党执政的一大政治优势。在长期执政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需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发挥理论创新在执政目的,巩固执政地位中的优势作用。【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自觉;政治优势一、选题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多年的历史中,虽遭受过种种挫折,但最终总能够转危为安,并不断巩固执政地位。特别是20世纪末,在一些老党、大党纷纷失去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却能有所作为,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二是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和逻辑表明,理论创新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其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二、目前研究情况综述对于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3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在会上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及创新话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理论创新达到了高度自觉。衡量一个执政党在理论创新方面是否达到高度自觉,主要是看其在理论上是否有新突破,或能否应对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执政党要想长期执政,首先要有一套正确的治党治国理论,并使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执政党通过理论创新实现执政目的,巩固执政地位是一个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已牢牢把握这一执政规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是两大创新性理论: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首先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过程,其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又通过理论创新突破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毛泽东曾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理论、写出新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着老祖宗是不行的。”《论4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理论创新结出的果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集中到一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扩展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而理论创新则是党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集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加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开始了对执政问题的探究。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造成一个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又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并提出要进行党的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制度建设和法治,进入新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保证。党的执政理论体5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性理论。党的执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是探索执政规律的过程,也是遵循和运用执政规律的过程。上述两大理论成果以及党对理论创新的认识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指导,思想理论建设和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理论创新方面达到了高度自觉,并升华为改革创新精神。这一精神是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三、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大家都带着积极性参与、一起探讨学习,我们得到以下认识,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大政治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1、中国共产党靠理论创新将社会主义引向了一个新天地,彰显了理论创新的价值和作用。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一大优点,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理论品格。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这个优点和这种品格在实践中转化为一种政治优势,贯穿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并且成为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6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道路的开辟,改革和建设事业成就的取得,三位一体,被世界誉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国外学者认为,“中国道路”不已现有的经典理论为指标,不已各国的历史与现状为参照,完全是依据中国近30年的各种发展现实为实证分析的基点。在2008-2009年经济衰退中,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所以不乏有文章认为中国模式更可行以及建议西方应该向中国学习。可以说,当今“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话语表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上的成就和能力,同时也充分说明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具备的一个突出优势。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理论创新,才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引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从而为在世界上重塑社会主义形象做出了重大贡献。2、与世界上的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权相比,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比较优势。世界政党执政的历史告诉我们,长期连续执政的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导致国家治理和社会改革走向失败,丧失执政权。在这方面,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共丧失执政权,不是因为它不重视理论。实际上,苏共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政党,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依赖程度是其他共产主义政党无法相比的,但它对理论的重视高于斯大林模式的需要,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越来越走向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理论探索和创7新能力日益衰退。虽然苏共在斯大林之后曾进行过几次改革,但均未成功。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揭了斯大林的盖子,但他在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走出旧框框,最终还是重蹈了斯大林的覆辙。苏共在后来依靠强制性手段禁锢思想,通过不厌其烦的教化来维护自己的执政地位,恰恰是理论创新能力的缺失所致。反思历史,苏共之所以失去执政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教条主义式对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教条主义的彻底破产。中国共产党与苏共相比,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特别是我们也曾一度照搬过苏联模式,因而苏联模式的威力及弊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都有所显示,苏共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如个人崇拜、阶级斗争扩大化在中国同样出现过,但中国共产党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创新完全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开辟出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避免了重蹈苏联的覆辙。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实践效应来看,还是从比较效应来看,理论创新堪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大政治优势。四、主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存在的问题:大家对资料和信息的依赖性较大,思想范围有点局限,对主题把握程度不高,易脱离主题。8下一步研究设想: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容易有偏漏或是思维受到局限,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老师或是大人中询问他们的观点,再最后大家讨论我们的观点的不足以及吸收不同的观点。五、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大学生打开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眼界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小组的成员们调动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参与这次研究性学习,也正是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仅学习到了这次研究主题的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也认识到要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只是由个人来完成,还要依靠大家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实现,但成功往往是来之不易的,要完成这篇研究性学习,成员们也是发挥各长,有的成员查阅资料、有的成员提出意见、有的成员总结观点,从这些讨论中又不断的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从中学习到一个观点多个思想、多个角度来看待。正是在这样学习氛围积极、分工明确的操作下,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才有序进行和完成。
本文标题:理论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