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一部分:课程分析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材内容:本课引言的目的是承上启下,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历史性,帮助学生理解:思想的发展变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向学生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本课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本课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二、学情分析:本课原始材料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对于各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不易准确的理解以及其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更不易认识,给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成因也是学生在分析认识问题时的一个难题。老师宜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把这些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的儒学及程朱陆王的理学相结合来分析认识。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李贽及明清之际思想家及其著作、思想主张。理解: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儒学的继承与展;领悟这些思想家思想形成的原因。运用: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作出简要的评价。过程与方法:资料回放与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2史重任的优秀品质。四、教学方法:以教材整理、材料分析、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讨论、互评质疑----归纳总结----测试反思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反馈的信息予以引导和总结,并适当穿插人物及相关史实的史料以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五、教学媒介:教材、学案、多媒体提供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从30岁到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之道,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驱逐出境。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李贽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反映了他对儒家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2、李贽的思想主张(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藏书》“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3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解析:材料一反映了李贽对孔子权威的否定。材料二反映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反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2)李贽主要思想的归纳: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因此不能把几千年前孔孟的学说作为衡量今天是非的标准。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指责道学家“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认为“匹夫无假”,“谈道无真”。以为谈道之人“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大贤人矣。其稍学奸诈者,又搀入良知讲席,以阴博高官,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批评道学家们空谈道理、脱离实际的做法。对于道学家的言行,李贽予以否定。他坚决反对朱熹的“天即理也”,说理“人人同具”。认为生死存亡乃自然之理,犹昼之有夜,逝不可返,具有发展的眼光。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性”,凡人与“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因此,侯王与庶人同等,并无所谓“贵贱高下”的区别。反对用“德礼”、“政刑”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强调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要求“率性之真”、“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提倡“童心说”,主张把率直自然的风格贯彻到文学作品中去。李贽的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第三,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3、李贽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探究:思考教材P17页“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并结合明朝中期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社会现实,分析李贽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并简要评价李贽的思想。社会现实: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于是,读书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社会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统治集团腐败、苛税沉重、民不了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而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队伍不断扩大,要求打破封建束缚;思想上,程朱儒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使思4想界出现了陈腐习气,社会风气虚伪。这促使不少士人开始对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怀疑,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巢穴。简要评价: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1)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天下为主,君为客”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主要表现在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说:“……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明夷待访录》)。②提倡“人民为主”的民本思想。他通过分析古今兴衰,得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精辟见解,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③批判封建法制。他认为:“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认为法越密则越生乱,反而会成为“非法而法”。“……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主张建立“天下之法”。④提倡“法治”,反对人治,要求限制君权,改革君主专制。“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他的法制思想实质上是要求建立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⑤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倡君臣平等此外: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这在重农轻商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对民生之重视和“崇世致用”的思想。总之,黄宗羲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①顾炎武的思想主要特色却是经世致用。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5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②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他主张限制君权,要求“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主张扩大地方官的权力,发挥他们的才干。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③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他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是所有人的事,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小资料】“经世致用”思想的含义、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
本文标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