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1第5课孔乙己永安中学李奎教学目标: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与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二、了解全文精巧的布局。三、从认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坑害读书人的社会丑恶的现象。教学设想一、边点评边研讨,从小说的三要素上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二、重点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三、准备《孔乙己》录音磁带。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第三册教材附录中《谈谈小说》,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还有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主题思想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本文选自《呐喊》,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2、导语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呀,既不是政坛新秀,也不是明星大碗,不过却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个人物,自然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孔乙己。3、板书课题,介绍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2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獗,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三、听《孔乙己》全文录音。(无条件者可由教师、学生共同带表情朗读)四、学生略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自查字典,正音正字。踱(duó)亨(hēng)舀(yǎo)砚(yàn)拭(shì)附和(hè)蘸(zhàn)格局:布置的格式。大抵:大概。声气:文中指态度。阔绰(chuò):阔气。羼(chàn):混合,掺杂。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间(jiàn)或:偶然,有时候。预习。2.分析、讨论故事情节(结合板书)。3、课文内容以及主旨理解。本文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现。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第四部分(9—11):写孔乙己不复聊生的惨状,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4、本文中心:本文的中心是: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五、学生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讨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交待了几个内容?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32.这一部分对全篇有什么作用?讨论归纳结合板书进行:(板书设计如下)这一部分主要是社会环境描写。通过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不但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预示了情节发展的结局、人物的悲剧命运。六、小结: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1.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1)提问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的呢?泛读课文(第1段至第3段)要求:(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这个环境有什么特征呢?时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由创作小说的1918上溯二十多年,那是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那距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故事发生的地点:咸亨酒店。(酒店是旧社会各阶层往来聚会场所,是清末社会的一个缩影。)酒店的顾客有着不同的特征:“长衫”和“短衣”、“房里”和“柜外”、“坐吃”和“站喝”贫富悬殊,对比鲜明。(2)讨论“踱”为何不能换成“走”?“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3)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写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酒店里等级森严,酒客和掌柜的势利冷漠的环境正是孔乙己所处的环境,揭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就在这等级森严,势利冷漠的环境里,一个“笑”字引出了主人公孔乙己,孔乙己有什么可笑之处?他特殊在什么地方?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4指名朗读第4段“孔乙己是……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要求:①文中哪一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主人公特殊身份?这是怎样的一种特殊身份?③作者对孔乙己的肖像语言特征的描写暗含着怎样的潜台词?明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站着喝酒”说明什么?孔乙己生活贫困,无法要酒要菜,慢慢坐喝,经济地位和“短衣帮”一档。“穿长衫”说明什么?孔乙己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地位的最鲜明的标志。“惟一的”说明在酒店只有他一人是这样,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都有距离。他成了孤独的,多余的,可爱的人。作者接着以凝炼的笔墨刻划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肖像,描绘了孔乙己的语言特征,它告诉我们孔乙己是怎样的人?孔乙己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迂腐不堪的悲剧人物形象。学生活动:这个特殊的人物与周围的哪些人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情呢?速读4-11段,看课文选取了孔乙己的哪几个生活片断来展开情节的。(1)与酒客——护短(第4、6段)(2)与“我”——教字(第7段)(3)与“孩子们”——分豆(第8段)(4)与“丁举人”——被打(第9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解题。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5二、分析塑造孔乙己形象采用的手段及人物性格特征。1.阅读《谈谈小说》中“塑造人物手段”的部分。2.精读课文,在文中点批。3.展开研讨。师生共同概括出以下特征(可配合下面表格的板书):小结: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三、讨论本文精巧的艺术构思。以课后练习线索,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后回答。明确: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2.“当时”——1918年,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孔乙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人物,以及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就无法展开。写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3.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1)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2)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分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4.这里写的是无数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例来写,既节省笔墨,又能刻画人物,表现主题。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侧面描写孔乙己的死,就会显得太平白、太直露,没有给读者回味、思考的余地,那么,表现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小结:作者的精巧构思、作品的布局安排,都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四、引导答疑。1.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小结:“终于”强调一直“没见他”;由于又没有确实消息,故用“大约”表推测。联系前文:“也许是死了”“已经不成样子”“还欠十九个钱”“终于没有见”,此处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尽而意无穷。2.《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小结: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永安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科任教师:李奎likui122032907@qq.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20120312松桃县永安中学客服QQ:122032907客服热线:0856-23600451598567319663
本文标题:第5课孔乙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6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