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病毒性疾病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IPN)(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病原呼肠孤病毒或称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为20面的球形颗粒、核心为RN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双链RNA,20面体,无囊膜鲤疱疹病毒CPV,为20面球形颗粒,有囊膜的DNA病毒。淋巴囊肿病毒,属虹彩病毒,20面体、核心为DNA病理变化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广泛出血及形成微血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各脏器组织变性坏死。IPNV存在于胰腺泡细胞,肝细胞;导致胰腺坏死,胰腺周围的的脂肪组织也发生坏死,骨骼肌发生玻璃样变性;后期肾脏、肝脏、消化道相继发生变性坏死。增生细胞质可见大量病毒颗粒,石蜡样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堆积形成,细胞层次混乱,组织结构不清。增生物不侵入真皮,也不转移。水疱状囊肿是鱼的真皮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被病毒感染后肥大而成并在胞浆内可见大量包涵体和病毒颗粒症状全身性出血,各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皮下肌肉(点状、斑块状甚至全身)、口腔、头部、眼眶、鳍基、下颌、鳃盖、肠、内脏器官。肠内无食物,颜色鲜红。鱼体色变暗黑(尤其头部);离群独游、不吃东西;有时出现:尾鳍镶白边,眼球突出,白鳃、腹水、分肠炎型(肠道出血充血为主,大小鱼均患),红鳍红鳃盖型(较大鱼体患),红肌肉型(较小草鱼鱼种患)。狂游,快速死亡(急性),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腹部发红充血、拖便、游动异常、肠内无食物,幽门垂出血,其它各脏器均苍白。石蜡状增生物,体表出现上皮细胞肿胀增生,隆起,大小不一,蜡质状。病鱼头、皮肤、鳍、尾部有单个或成群的珠状肿物,使皮肤呈砂纸状,颜色为白色、淡灰色、或桃红色,成熟的肿物有轻微出血;诊断方法皮下肌肉有点状出血;常伴有其他部位及脏器的出血充血;血片检查可见红血球、血细胞数远低于正常多发于鲑鳟鱼类苗种;死前鱼游动异常;胰脏坏死;肛门拖便带;消化道无食物,充满黏液(福尔马林不能固定)体表出现上皮细胞肿胀增生,隆起,大小不一,蜡质状;镜检可见肿物为一个细胞肿胀形成流行情况春秋两季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草鱼、青鱼2寸以上的当年鱼种,以“两湖”“两广”为严重,2足龄以上草鱼也可发生。死亡率:一般为30~50%,个别地区60~80%;主要危害高密度养殖鲑鳟鱼类3个月内稚鱼及真鲷稚鱼。可水平传播和经鱼卵做垂直传播,鱼卵表面消毒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垂直传播,IPNV宿主范围广,多种养殖海水鱼。世界性流行;接触感染;一般15℃以下感染(冬季及早春)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全世界均有发现,主要危害海水鱼类;一般不致死,但会影响商品价值;水温20~30℃时感染防治方法预防:彻底清塘消毒;鱼种用伏碘药浴;合理密养,控制水质;人工免疫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有些中药可以有一些作用(板蓝根、黄芩、大黄、黄柏、苦木)严格检疫,发病鱼销毁;彻底清塘消毒;卵用伏碘药浴(只对卵外的病毒有作用);发病早期用PVP-I、大黄投喂;用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投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严格检疫;升高水温;降低饲养密度;免疫处理;病鱼放入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会自然脱落;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彻底清塘、消毒;严格检疫;防止并发细菌病;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烂鳃病(乌头瘟)细菌性败血症(腹水病)细菌性肠炎病白云病病原柱状黄杆菌、曾名柱状屈绕杆菌(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柔韧弯曲,大小2~24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生长适温28℃通常是两以上种细菌共同致病:嗜水气单胞菌(单鞭毛、能运动、无荚膜、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弧菌、这些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具有溶血性,肠毒性,细胞毒性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单鞭毛,能运动,生长适宜温度为25℃。水中存在,条件致病菌。恶臭假单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极生多鞭毛,能运动,无芽孢症状及诊断鳃丝腐烂残缺,带有污泥,布满粘液;镜检可见鳃丝上有细长的粘细菌;病鱼游缓慢,反应迟顿,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乌头瘟);食欲降低,身体消瘦,呼吸困难;严重时表皮腐蚀形成透明小区(开天窗)应与车轮虫、指环虫、大中华蚤等引起的鳃病(鳃上可见虫体、鳃丝末端肿胀、弯曲)和鳃霉引起的鳃病(镜检菌丝进入鳃组织内部)区别诊断。鳍基、体侧、口腔、上下颌、鳃盖、眼等部位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积水,积水呈淡黄色、红色、或浑浊状;鳃、肝、肾可见到颜色变淡,或呈化斑状,有的肝、脾、肾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有的肠内积水、鳞片竖起,有的还出现肌肉充血、鳔壁充血,还有的出现鳃丝末端腐烂等;病鱼厌食、呆滞、阵发性狂游、檫身等;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注意与草鱼出血病区别);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壁弹性变差;肠内没有食物,或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很多淡黄色黏液;病情严重的大鱼可出现腹水,腹壁上有红斑;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至停食初期鱼体有点状白色黏液物分泌附着,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全身呈云雾状;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肝肾有充血症状;病鱼游缓慢,反应迟顿,常离群独游;食欲降低;应与斜管虫、车轮虫大量寄生引起的体表粘液分泌区别。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鱼种、成鱼,死亡率较高,是草鱼的三大病害之一;于春夏季水温20℃—30℃为流行;传染源是带菌鱼,感染通过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所引起,鱼的鳃部受伤后易感染;有时能看见菌体堆积形成“柱形珊瑚状”突起淡水养殖上危害品种最多、最严重、范围最广的病害。危害几乎所有淡水鱼类从鱼苗到成鱼。几乎全年,春、夏、秋更流行,水温9℃—36℃均可爆发;接触、食物等均可传染;并发寄生虫感染;流行于几乎所有养殖水体;死亡率非常高,可达95%以上;主要是危害草鱼鱼种到成鱼;很多鱼也可感染;流行季节为4-9月,水温18℃以上,高峰25℃—30℃;带菌鱼与病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死亡率较高,可达50%左右;主要危害鲤鱼,从大规格鱼种到成鱼;其它鱼也可感染,流行季节:春季水温6℃—18℃;水温20℃以上可不治而愈。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染;死亡率较高,可达60%以上;防治方法预防:彻底清塘消毒、鱼种药浴(氯制剂、高锰酸钾、盐水)、合理密养、控制水质、药物预防(①氯制剂;②生石灰;③乌桕叶;④四环素渣拌饵投喂)、杀灭鳃寄生虫。治疗:外用药(漂白粉、优氯净、强氯精或氯杀灵、红霉素、乌桕、大黄全池遍洒);结合内服药(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鱼服康、氟苯尼考等。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及水质、彻底清塘,彻底消毒、严禁近亲繁殖,提倡就地培育鱼种、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等对下池鱼种消毒、合理密养,防止饲养密度过大、定期预防:用含有效氯的药物定期泼洒,杀灭水体细菌,同时可以用抗生素类药物拌饲投喂;注意定期杀灭体外寄生虫、定期抽查巡池,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消毒工具,死鱼应销毁。预防:加强管理和水体鱼苗消毒。治疗:内服磺胺二甲氧嘧啶粉(SDM)、恩诺沙星、大蒜、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辣蓼、穿心莲等加上外用消毒剂全池泼洒。外用药:漂白粉,优氯净或强氯精或氯杀灵、双季胺盐类、福尔马林、新洁尔灭、全池遍洒。内服内服磺胺二甲氧嘧啶粉、氟苯尼考等。细菌性疾病赤皮病(出血性腐败病)竖鳞病(鳞立病)疖疮病打印病(腐皮病)病原荧光假单胞菌,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1~3根鞭毛,适温25—30℃。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短杆状,近圆形,无芽孢,革兰氏阴性菌。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短杆状、革兰氏阴性。有荚膜、无芽孢。国外鲑科鱼类疖疮病,病原为杀鲑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适温28℃左右。条件致病菌。症状及诊断病鱼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鳞片脱落鳍腐烂处常继发水霉寄生。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全身性),以鱼体两侧及腹部尤为明显。常与烂鳃病、肠炎病形成并发症,使鱼的上下颌及鳃盖充血发炎。鳍基或鳍充血,鳍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被破坏,呈扫帚状(蛀鳍),严重时鳃盖出现透明小圆窗状(与细菌性烂鳃病区别),与疖疮病区别(见后)全身或部分鳞片竖立,鱼体粗糙;鳞片基部鳞囊水肿充血,轻压鳞片患处有淡黄色液体喷出;(镜检渗出液,与波豆虫寄生鳞片囊引起的竖鳞区别)内脏有贫血现象;眼球突出,腹腔积水而膨大;病鱼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通常在鱼体背部形成一处或几处隆疮,隆疮处红肿发炎,用手按可感到肌肉失去弹性,软化,用刀切开可见坏死化脓组织;严重时肠,鳍基充血(与碘泡虫寄生以上类似病症区别,病灶制片镜检后,可见大量杆菌)疖疮病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于小范围内切红肿部位高于体表(与赤皮病区别)病灶主要发生在鱼体后部及腹部两侧,这与背鳍以后的躯干部分易于受伤有关,患病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斑;严重时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形成溃疡;可用细菌培养诊断、荧光抗体法诊断。流行情况各种鱼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此病;草鱼较严重,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全年流行,水温25℃—30℃最常见;通过水体、工具、病体等接触感染,捕捞运输,及越冬后最易爆发;影响因素:①鱼体受伤;②苗种体质;③寄生虫;春、秋两季流行,主要危害是鲤鱼鱼种到成鱼;很多鱼也可感染;传染途径主要是鱼体受伤;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影响因素:①鱼体受伤;②鱼体质;③水质状况;④水温;⑤寄生虫感染;四季均可发生,散发性。主要危害四大家鱼、鲤、鲂等,鱼幼时不易患此病,有高龄鱼患病倾向。鲢、鳙主要病害之一,各阶段均可患病。全年发病,夏、秋及易发。为常见多发病,感染率极高(max80%),对亲鱼危害严重,影响繁殖。一般认为发病与人工繁殖操作受伤有关,池水污浊提高发病率防治方法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每千克鱼用磺胺嘧啶0.1克制成药饵投喂1周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15—20毫克/千克;用碘酊涂患处;防治方法同细菌性烂鳃病(外用药),直接在病灶部位涂抹四环素软膏;防治方法同烂鳃病(外用药),直接在病灶部位涂抹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注射金霉素或硫酸链霉素。真菌性疾病及藻类疾病白皮病(白尾病)白头白嘴病烂尾病(屈桡杆菌病)体表溃疡病病原两种观点:白皮极毛杆菌;柱状屈绕杆菌(鱼害粘球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类似柱状屈绕杆菌(类似鱼害粘球菌)沿海屈桡杆菌和柱状屈桡杆菌,杆状或丝状,阴性,无鞭毛,专性需氧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症状及诊断开始在尾柄或背鳍基部出现一个白点,以后迅速蔓延扩大,致使自背鳍基部以后的体表全部变成白色,严重时尾鳍全部烂掉;镜检病灶部位粘液,可见到大量细菌;病鱼常常是头向下,尾朝上的状态(垂直于水面悬挂)病鱼的额间和嘴四周色素消失,唇肿,头嘴显现白色,在水中清楚,离水后不明显;严重病鱼,病变部有溃疡,个别病鱼头部充血;病鱼成群飘游于水面,因呼吸困难,常把嘴的一半露出水面吞服空气,不久就死亡;鼻孔前的皮肤,病变严重,上皮组织几乎全坏死和脱落;刮取病灶部位粘液镜检,可见大量组织块和细胞块,并可看到大量细菌;鳍、吻、鳃、体表出现黄白色小点,并逐渐扩散,病变周围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形成溃疡,鳍条腐烂。严重时尾鳍腐烂坏死,出现烂尾。病灶内可看到长杆菌。病初,体表出现出现斑块状充血、出血病灶,之后病灶处鳞片脱落,体表及其下肌肉坏死,溃烂,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病鱼已丧失商品价值。流行情况主要是鲢,鳙、白鲳等很多鱼(鱼种)均可感染此病,但以鳞片细小的鱼较常见;流行季节为5-8月,水温20℃—30℃;一般为受伤后感染;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影响因素:①操作损伤;②病原菌浓度;③水温巨变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的鱼苗鱼种,5-7月流行,水温20℃—30℃;传染途径为接触及受伤感染;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影响因素:①操作损伤;②苗种体质;③饵料不足;全国范围流行可侵染斑点叉尾鮰、鲤、鲫、罗非鱼、虹鳟等30余种淡水鱼类,其中尤其对叉尾鮰影响最大。危害多种养殖品种,特别是乌鳢、加州鲈、齐口裂腹鱼、大口鲶等。水温15℃以上开始流行。高峰期5
本文标题:生产常见鱼病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7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