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课20131219.
一个剪刀公司生产一种剪刀,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他信息如下表所示。假设主生产计划安排在第4周运出300把剪刀,在第5周运出400把剪刀,请制定一个完全的物料需求计划。剪刀左部件螺钉右部件现存库存量提前期计划入库量剪刀1001左部件502第2周到货100右部件752第2周到货200螺钉3001第1周到货200物料库存信息表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R=再订货点Q=经济订货量LT=提前期LTLTQQQR时间现有库存量1.收到一次订货量Q2.开始使用这批物品3.当物品存量下降到R,发出下一次订货,量为Q4.重复以上循环库存量LT时间订货点ROP平均库存量Q/2最高库存量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18经济订货批量模型CT=CH+CR+CP=H(Q/2)+S(D/Q)+PD.HDSEOQQo2式中,S—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H—单位维持库存费,H=P·h,P为单价,h为资金效果系数。D—年需求量19CH=H(Q/2)CR=S(D/Q)CR+CH费用订货量EOQ0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年需求D=1,000件一年按365天计算一次订货费S=1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H=2.50元/件.年提前期LT=7天每件成本P=15元给出以下资料,计算EOQ并求出订货点Q=2DSH=2(1,000)(10)2.50=89.443unitsorOPT90unitsd=1,000units/year365days/year=2.74units/dayReorderpoint,R=dL=2.74units/day(7days)=19.18or_20units最优订货量为90件,当现有库存量降到20件时,就要发出下一次90件的订货。222.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假设条件除与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第(8)条假设不一样之外(pd),其余都相同•p为生产速率23库存量LTQ/p时间订货点ROP平均库存量Imax/2最高库存量ImaxQ生产速率p,,库存量增长速率p-d生产时间内消耗的量需求速率d2.经济生产批量模型24)1(2pdHDSEPLCT=CH+CR+CP=H(Imax/2)+S(D/Q)+PD.Imax=Q/p(p-d)CT=H(1-d/p)Q/2+S(D/Q)+PD经济生产批量模型25•华棉纺织厂生产牛仔衣面料,生产能力是2500米/天;已知市场需求均匀、稳定,每年(按250天计算)市场需求量为180000米,每次生产的调整准备费为175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是0.40元/米.年,求•(1)工厂的经济生产批量EPL是多少?•(2)每次开工,工厂需要持续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3)最高库存水平是多少?(假设第一次生产前的库存为零)26解:依题意得:(1)(米)(2)生产持续时间(3)平均日需求在开工的5.95天中,工厂共生产了14873米的面料,与此同时,工厂还销售了5.95*720=4284米的面料,因此,在完工的时候的库存就是最大库存,为14873-4284=10589米。Imax=Q(1-d/p)=14873(1-720/2500)=10590米(计算误差)。14873)2502500/(1800001(40.01751800002)/1(2pdHDaSEPL天)(95.5250014873pQT天)米/(720250/180000250/Dd装配线平衡的方法确定装配流水线节拍计算装配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组织工作地保证工序先后顺序,工作地作业时间和(Tei)不能大于节拍(r),Tei尽量接近或等于r,工作地数目尽量少计算工作地时间损失系数、平滑系数minitSrLeiiSSrTSr1100%SITTeeiiS()max12用位置加权法进行工序同期化213457689某产品的装配过程需要经过9个工步(作业元素)的装配,各作业元素的关系及时间定额如图所示,节拍r=8.5min/件31.82.430.632.42.43.6作业元素工时(分)作业元素位置加权数P排位123456789131111111122.2121.811111116.8332.411111117.42431111115450.614.2862.4118.457316.6682.416793.63.69合计22.21、作业元素的位置加权矩阵Kij=1,表示i作业元素必须领先于j作业元素2、位置加权数Pi=i作业元素的工时+它的所有后作业元素的工时例如,作业元素1的后作业元素是作业元素2、3、4、5、6、7、8、9,故作业元素1的位置加权数P1为:P1=3+1.8+2.4+3+0.6+2.4+3+2.4+3.6P表明作业元素的位置及其重要性。P越大表明越重要,编排工作地优先。3、最少工作地数22.2/8.5=2.6,取为34、利用位置加权法编排工作地在满足工艺先后顺序这一限制条件下,按位置加权数递减的次序,指派尽可能多的作业元素至一个工作地使每个工作地的加工时间接近节拍。•P1最大——作业元素1安排在第一个工作地。工作地还可利用时间8.5-3=5.5min,继续安排排位第二的作业元素3,还有5.5-2.4=3.1min,继续安排排位第三的作业元素2,还有3.1-1.8=1.3min,不能安排元素5,因为此时元素4还未安排。ⅠⅡⅢ1324678597.2min84.7%8.4min98.8%6.6min77.6%
本文标题:生产运作管理习题课201312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7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