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复习笔记
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7.1复习笔记一、沟通的意义与结构(一)沟通的概念1.沟通与交往沟通(communication)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常被等同于交往。交往的含义比沟通要广泛,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与物质的交换,以及通过非物质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2.沟通与语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语言作为社会人群已经形成高度共识的符号系统,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大部分沟通都借助于语言来实现。语言沟通有着代际文化传递的特殊功能。(二)沟通的意义1.人类有机体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必须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2.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信息比一般的物理性刺激更为重要;3.沟通是智慧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必要前提;4.沟通有助于老年人减缓衰老过程;5.沟通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三)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如图7—1所示。1.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作为信息源的沟通者在实施沟通前,需要选择沟通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信息接受者可以接受的形式。沟通准备过程的一个直接效果,是使人们对自己身心状态意识得更为准确。2.信息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人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可为别人所觉察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语词,它们是可被觉察、可实现沟通的符号系统。语词的抽象指代功能,为沟通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语词沟通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3.通道通道所指的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主要是视听沟通。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的沟通和以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面对面沟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面对面沟通时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在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沟通者还可以根据信息接受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过程。4.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指接受来自信息源的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在接受携带信息的符号之后,必须将其转译成信息源试图传达的知觉、观念或情感。信息接受者转译后的沟通内容与信息源原有的内容之间的对应性是有限的。不过这种有限的对应在更多的情况下足以使沟通的目的得以实现。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的角色是不断转换的。5.反馈反馈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将信息回送另一方。沟通者可以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如果反馈显示信息接受者接受并理解了信息,称为正反馈。如果反馈指示的是信息源的信息没有被接受和理解,则为负反馈。对于信息源的信息反应不确定称为模糊反馈。信息源也可以从自己发送信息的过程或已发出的信息获得反馈,称为自我反馈。6.障碍沟通发生障碍的原因很多,如信息源的信息不明确、信息没有被正确地加工、误用沟通方式、信息接受者误解信息等。如果沟通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彼此也难以建立沟通。足够的共同经验,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7.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沟通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许多意义是由背景提供的,甚至语词的意义也会随背景而改变。二、沟通的类型(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verbal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1.语词沟通语词沟通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是沟通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它使人的沟通过程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人类的一切经验当中,共同性最大的就是语词。因此,语词沟通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沟通。2.非语词沟通非语词沟通指借助于姿势、动作、表情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非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非语词表达常被称作‘情绪语言’通过非语词沟通,可以交流大量关于感觉,情绪和态度的信息。非语词沟通的实现有三种方式:(1)通过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动作、手势语言和身体运动等;(2)通过静态无声性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以上两种非语词沟通统称身体语言沟通。非言语行为在表达情绪方面特别有力,传达的信息也更为真实。(3)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即副语言,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等。(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是语词沟通的基本方式。1.口语沟通口语沟通是指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通常指面对面的口语沟通,通过媒介实现的口语沟通常称作大众沟通或大众传播。(1)优点:口语沟通是最为经常的沟通形式,是保持整体信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其他非语词性的信息也会对沟通的效果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口语沟通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沟通者之间相互作用充分,沟通的影响力大。(2)缺点:与书面沟通相比,口语沟通中信息的保留全凭记忆,不容易备忘。沟通时沟通者说话容易失误。因此,在正式的公共场合人们常采用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相结合的形式。信息源预先备稿,信息接受者则往往作笔记或进行录音。2.书面沟通书面沟通即借助于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1)优点:书面沟通不易失误,准确性和持久性较高,沟通效率也较高。(2)缺点:书面沟通缺乏信息提供者背景信息的支持,因而对人的影响力较低。但是权威的文件所激发的重视程度远比口头传达强。(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1.有意沟通有意沟通是指具有一定目的的沟通。每一个沟通者,对自己沟通的目的都会有所意识。通常的谈话、打电话、讲课、写信、写文章,甚至闲聊,都是有意沟通。2.无意沟通无意沟通是指没有特定目的的沟通,通常是沟通主体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却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出现在个体感觉范围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与个体存在某种信息沟通。无意沟通不仅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沟通广泛、影响深远。文化背景和社会比较更多的时候也是通过无意识沟通实现的。(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指在正式社交情境中发生的沟通。在正式沟通过程中,个体对于语词性的、非语词性的信息都会高度注意。语言上用词会更准确,并会注意语法的规范化。对于衣着,姿势和目光接触等也会十分注意。在正式沟通过程中,往往存在“面具’’效应,即人们试图掩盖自己的不足,行为举止上也会变得更为符合于社会期望。2.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指在非正式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信息交流。相比正式沟通,在非正式沟通过程中,人们会更为放松,行为举止也更接近其本来面目。沟通者对于语词和非语词信息的使用更加随便,背景的心理紧张度低。(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1.个人内沟通个人内沟通也称自我沟通,是指在个人自身内部发生的沟通过程,是其他形式的人与人之问沟通成功的基础。自言自语是最明显的自觉的个人内沟通过程。2.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特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沟通。与别人关系的建立和继续,都必须通过这种沟通来实现。三、身体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称作身体语言沟通。在面对面的沟通(即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目光与表情1.日光目光接触是最为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一个人的目光可以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真实状态,因为人对自己的目光很难随意控制。(1)人的情绪变化首先会反映在不自觉的瞳孔改变上。当人的情绪从中性变得兴奋、愉快时,瞳孔会不自觉地变大。对于令人厌恶的刺激物,人们的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2)许多其他身体语言沟通,常常也直接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中若缺乏目光接触的支持,那沟通会很可能变成一个高度令人不快、高度困难的过程。2.表情表情是人们运用最多的身体语言沟通之一。面部表情可以有效地表现各种情感,容易为人们所觉察,可以实现精细信息沟通,是十分有效的身体语言途径。但由于表情肌的运动可以随意控制,也会出现虚假表情。任何一种表情都是整个面部肌肉的整体功能,但某些特定部位对于表达某些特殊情感所起的作用更大。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和嘴;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和眼睑;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和眉、额;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是眼睛和眼睑。当人们的眼神与表情出现分离时,透露人们内心真实状态的有效线索是眼神而非表情。(二)身体运动与接触1.身体运动身体运动是最容易被觉察的一种身体语言,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2.触摸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人在触摸或身体接触时对情感融洽的体味最为深刻。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情感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三)姿势与装饰1.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使用身姿来进行沟通。通过姿势实现的沟通有着广泛的适应范围。一些姿势是世界性的沟通语言,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共同沟通方式,跨文化、跨国度的人际沟通才成了可能。2.装饰装饰所起的沟通作用是自然发生的。人们通过各种装饰来透露自己的信息。(1)服装是装饰的主体方面,具有自我显示作用。服装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也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性格乃至情绪倾向。(2)化妆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和沟通方式,是为了更有效地向别人显示自己。佩戴首饰、整容等,本质上都是化妆的延伸。一个人化妆和佩带手饰的风格,直接反映着一个人期望向别人表露自己的哪些信息,以及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性格特点。(3)携带品具有了装饰的意义。携带品包括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和不能随时带在身边的物品,成为人们自我说明的一种特殊的物体语言,是人体语言的扩展和延伸。四、人际吸引的条件(一)熟悉人与人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的由浅人深,也正是从相互接触和初步交往开始的。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二)个人特征1.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所以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2.外貌吸引力(1)外貌与交往外貌对于人际吸引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人们更愿意与外貌漂亮的人交往。(2)外貌的辐射效应通常情况下外貌魅力会引发“辐射效应”(radiatingeffect),即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使人们对美貌的人作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其进行更为苛刻地评判。3.个性品质人们具有积极还是消极的个性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三)相似与互补1.相似相似(similarty)会导致人际吸引。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2.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complementarity)关系时,双方之问的喜爱程度会增加。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即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四)爱情1.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与性吸引有关的爱情也是人与人之问相互吸引的一个原因。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1)喜欢的因素①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②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2)爱情的因素①依恋。卷入爱情的恋人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地去寻求自己恋人的伴同和宽慰。②关怀与奉献。恋人之问会彼此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在爱情没有受到威胁时,表现关怀与奉献的一方对自己的行为往往有纯粹无私的崇高感。③亲密。卷入爱情的恋人,不仅有着对对方的高度信赖,并且有特殊的身体接触的需要。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3.爱情与婚姻在人们关于爱情的理想中,多数人都渴望爱情导致婚姻的结果。爱情与婚姻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受到文化价值和时代变迁的影响。7.
本文标题: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复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