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社会互动【本章要点】·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不同维度(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我们可以划分出多种互动类型。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是最为常见的社会互动类型。·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情境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往往不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互动模式的重要变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的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学中,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长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即使在同一学派中也有分歧。·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关键概念】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维度互动情景网络互动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情境定义自我实现预言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角色失调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个体层次与群体层次、社会结构层次的中介,也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社会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完成的,社会互动也是个体自我观念形成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对社会来说,互动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网络,结成社会群体,进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互动也是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着处于变动中的社会。社会互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部分。可以说,社会互动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沟通连接的纽带,也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把钥匙。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比如在各种场合与别人打招呼,在聚会上聊天,在课堂上讨论,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这些行为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却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通过这些行为方式,我们与A己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回应。不仅如此,很多看上去纯属私人的行为,例如在街上溜达,在房间里四处看看,甚至睡在自己的床上思考问题,都无一不受社会上已经形成的关于这类行为的行为规范的强烈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各个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业务往来、内部组织行为过程等都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因此,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常见的行为过程之一,社会互动也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部分。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通过社会互动或交往,自我得以形成,个体的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持续运行。关于社会互动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社会互动是一个关系性范畴,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社会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重要概念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问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通过社会互动或交往,自我得以形成,个体的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持续运行。第二,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信息交流,或者互动双方互不理解,互动就无法进行。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在一起并不一定必然发生社会互动关系,只有他们互相传递信息,产生了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互动才发生。例如,在机场等候飞机的乘客之间也许没有任何交谈等互动,但当广播通知说由于天气等原因飞机延误时,人们可能开始与周围的旅客交谈,这时,社会互动就产生了。第三,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跨时空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大大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时空范围和方式。人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却可以通过信件、电话、互联网、微博等信息通信手段进行交流与互动。第四,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互动依赖于互动双方对交往情境的理解,在相同文化和社会情境中,一般都有约定俗成的互动模式和规则。第五,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同学之问经常一起讨论各种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一起郊游,那么每个班级成员都可以体会到同学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同学关系就会比较和谐,班级也就成为一个有较强的凝聚力的集体。尽管社会互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是在人们互动的基础上,又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网络。二、社会互动的维度对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性质等方面,可以进一步从社会互动的向度、深度、广度和频度等维度来理解。(一)社会互动的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1)情感关系一一是亲和还是排斥,是融洽还是对立?(2)地位关系——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权力分配的格局如何?(3)利益关系——是一致还是冲突,冲突程度多大?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而且,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即爱引发爱,恨导致恨),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即支配引发顺从)。(二)社会互动的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我们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一般来说,如果利益上事关重大、情感上涉入很深、时间上持续较久(或其结果的影响很深远)、规范上较为复杂,则是深度互动,反之只是表层的互动。例如,异性之间见面打个招呼,只是非常浅层的互动;如果他们一起跳舞,就更进了一层;如果开始恋爱,那就进入了深度互动。(三)社会互动的广度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只是为了传授、学习知识,学术会议只是为了讨论某个问题。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如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四)社会互动的频度频度反映一定时问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同一个班级里,有些同学之问经常来往,有些同学之间则只是偶尔交往。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反映并影响人际关系的疏密与好坏。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以上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例如,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盖尔(M.Argyle)等人曾经将T作同事关系区分为四种类型:工作外的朋友、工作中的朋友、友好的工作关系、单纯的工作关系。人们与不同类型的同事的交往情况很不一样,如:与工作外的朋友不仅工作上相互支持,而且在多种非工作活动上互动频繁;对于工作中的朋友,交往范围相对比较窄(几乎没有讨论个人生活、交流情感、给予忠告等行为),非工作交往的频率也减少;对于单纯工作关系的同事,则交往少而又浅。三、社会互动的类型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不同标准,社会互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社会互动类型。(一)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社会互动可以划分为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多人互动等互动类型。在二人互动关系中,每一方仅仅需要同另一方建立互动关系,比较容易或较为充分地考虑对方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因此,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在三人互动关系中,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同时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和需要。这样就很难达到二人互动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齐美尔认为,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包括:(1)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2)仲裁人,冲突双方都认可、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3)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可以在冲突双方中自由地选择支持哪一方,可以向他们提出某种要求作为提供支持的交换条件;(4)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在多人互动关系中,会形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其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群体之中还会形成亚群体。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还有超越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l二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二)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按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可分为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其特点是:互动发生在具体的个人之间;互动一般是直接的、面对面进行的;互动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角色、目标和手段;互动双方能感受到交往的结果;个人感情在互动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互动虽然也是由群体成员来实现的,但这些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作为群体的代表出现,其行为方式也较为正式。相应地,群体互动中更多地利用书信、函电等传播媒介,以扩大互动的范围;同时,由于群体目标的多重性,群体互动的对象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在许多社会和文化中,人们会通过加深个人之间的关系来加强和促进群体交往。(三)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情境是人们行动时所处的情况或场景,包括行为主体、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与场合等。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互动方式不同。根据社会交往的情境,可以将社会互动分为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问的日常交往情境,如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邻居、下班后的同事之问的交往,交往双方并没有特定的目的,较为随意,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或社交礼貌。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其互动过程也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关系的发展。宴会、舞会、郊游大都属于社交情境。在社交情境下,人们通常会进行较为轻松愉快的交谈,这些话题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例如谈天气、聊见闻等。但这种交谈却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往往是进一步促进互动和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此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在其所属职位上代表了其所承担的角色或所属的群体。例如,在商业谈判、工作会议、课堂等情境的互动行为及其过程中,互动各方往往都有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其言谈举止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较少有情感的交流。除了以上几种社会情境中的互动外,还有集合行为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即在某种特定场合下发生的以当时情境为基础的互动现象,如骚乱、赶时髦等,参见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的相关内容。(四)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社会互动可分为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混合性互动介于情感性互动与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右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增加了工具性互动而减少了情感性互动,你怎么看?在实际交往中,上述三种互动过程可能会相互转化,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
本文标题:第7章社会互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