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态经济学课程论文中国人口问题人口问题2【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人口问题。以中国为例,论述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一、中国人口的现状中国人口现状我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标准,1、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2、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3、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4、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5、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人口问题36、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7、地区分布: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8、人口的流动: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二、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0-14岁人口2.22亿,占16.6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这个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较,下降了6.3%。“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北大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中国已经不可救药地掉进了‘少子老龄化陷阱’或者说‘超低生育率陷阱’。”生育率下降,计划生育等政策应该是主导原因,但是美国经济研究局2011年10月的一份新研究:高房价导致低生育率,放在中国,也有几分道理。该研究发现,1995-2007年间,房价上升导致已经购房者的生育率上升,尚未购房者的生育率下降,原因在于尚未购房者的财富需要在买房子和生孩子之间分配,而已经购房者的房产增值可以帮助生孩子。2、“空巢”现象冲击传统家庭模式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生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背景下,因此又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中国的老龄化伴随着独子高龄化、高龄病残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独化的特点。来自民政部的数据则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许多年青一代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却日渐削弱淡化,致使家庭亲情出现隔阂甚至矛盾人口问题4冲突,传统伦理亲情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模式都受到巨大冲击。同时,社会养老机制的不健全,也为“空巢”家庭再添一根致命稻草。3、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越来越沉重随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未富先老”等人口结构问题的涌现,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而这个问题的原因也与计划生育有很大的关系。4、中国很多地方进入严重少子化时代在第22个“世界人口日”常住人口达1.043亿的第一人口大省广东正在向国家提出“单独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广东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政策调整,因其已面临严重的低生育率少子化问题,必然导致未来的重老龄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危机。和广东一样,中国很多已经进入严重少子化时代,这意味着未来年轻人口将急剧减少,随之面临重老龄化危机和人口的崩溃式减少。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在“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联合国标准,出生人口性别比一般在102~107之间)。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问题发生原因之一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遭遇强烈的男孩偏好、B超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风险大大增加。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根据“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五普”相比,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目前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学文化程度一项人数上升最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较大幅度下降,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比拼人口总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比拼才是国家竞争的实质,中国的人口素质如能得到较快提升,将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配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人口比较优势。7、流动人口面临市民待遇和人口融合问题人口问题5“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10年流动人口约2.2亿人,未来将超过3亿人。“六普”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人。“其中40%都是年轻人,这是中国特有的”。南开大学教授李建民说。在社保制度尚未实现城乡统筹、全国范围内顺畅转移接续的背景下,流动人口这一庞大群体出现“两不沾”现象,社会权益受到损害。人大教授翟振武说,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项的政策体系为这2.21亿流动人口提供管理和服务,“那么无异于‘放弃’了这部分‘最精壮’的人口,一系列社会、经济、稳定问题由此而生”。[1]三、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策略1、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应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2)提高退休年龄,吸纳老年劳动力。随着保健意识提高,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仍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再聘请老年人,让他们从事较轻的劳动或利用丰富的经验进行脑力劳动。同时也要打破老年人们退休后就要“颐养天年”的旧观念,再就业不止能维持收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老后就没用。(3)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2、而对于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这个问题可以有如下策略(1)积极提倡优生;“提倡优生”从根本上讲就是让人口的优质遗传基因得到发展,劣质遗传基因受到抑制。我认为“优生优育”是解决人口素质低下问题的最基础途径,让人口的素质从一出生就比较高。(2)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技术素质的基本途径。当务之急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折,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人口问题6(3)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我认为提高人口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还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上。只有人口的身体素质提高上去,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现状。因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总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尽快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这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3、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我国的养老制度和国外完善的的养老制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我国可通过借鉴外国先进的养老体制以及福利制度,结合我国的实情,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养老体制,争取以制度作为突破点,全面取得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二是加大对养老机构等资金的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养老机构数量以及其他生活设施,解决迫在眉捷的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加快娱乐设施以及学习场所和健身场所的建设,使得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他们越来越高的文化层次和精神要求得到及时的满足。三是建立适合不同阶层的老人的养老院。现有养老院中大部分都是适合一些经济不太宽裕的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以富裕老人作为目标人群的养老机构很少;政府应鼓励外资和民营以及其他经济力量参与到养老范畴,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将养老院投放市场,通过市场运作。四是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系统。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系统。通过调查,有针对地分别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组建电话网络,会员家庭间及会员家庭与服务中心间可无时限免费通话,每位会员的姓名、年龄、住址以及所需服务的内容、次数、满意度等信息在系统里都有记录,老人只需一部电话,就能在家24小时享受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建立严格的服务标准,对服务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应该放更多地关注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4、针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解决:(1)广泛认真地加强宣传教育;人口问题7这一点既是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才能使问题更快更好的解决。让“重男轻女”的观点彻底从人们心中消除,让“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就是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改变一种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可以实现的,要知道“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打好这个基础,以后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加大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检测的监管力度;应该规定医院不可以随便提前给产妇做胎儿的性别鉴定检查,以防他们会因为怀的是女孩儿而放弃生育他们。(3)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尤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很多人都觉得多生一个男孩就可以多分一块地,而且那种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针对这个问题应该首先改变这种经济体制,生女儿一样可以分到地,这样很多农村家庭就不会为了多得一块地而生了又生,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人口的大幅增长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彻底改善农村那种“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2]四、总
本文标题:生态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