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第8章中小学生性教育的进展问题与对策10.24
第8章中小学生性教育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引言: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世界各国对性教育工作态度是冷淡的,甚至是排斥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性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上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性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有史以来性教育的实践证明:性教育的开展增进了人类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维护了社会的安定,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把性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的体系之中,社会对性教育的科学态度正在不断普及,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性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目前,由于我国实施性教育的时间较西方国家晚,在打破固有的思想束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困境,不重视性教育的情况仍然存在,有关理论、原则、措施等均尚在探索研究和实践尝试中。学校是人生重要的受教育场所,学校性教育应该肩负起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小学时期,这一时期是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性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以后人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中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和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性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但目前的发展畏首畏尾、停滞不前,这与目前国家发展的形势是不符合的,现代社会要求人类更多地了解自身,完善自我,这样的需要与目前的状况存在尖锐的矛盾。我国著名性学专家、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说过:“要操心的不是这些孩子,而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还在自欺欺人?”目前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里所谓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上、思想上的健康,中小学时期是人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萌芽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如果能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对孩子将来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性科学认为,性至少有三种存在方式——生物存在、社会存在和心理存在。性是由动物遗传下来的生殖机能所决定的能量(或张力),为其释放而要求或产生的一切构造、机能和行为的总和①。人类的性以其生物性为基础,并且受社会存在和人的情感、意志的制约,是一种系统的存在整体。“性教育”不仅指对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知识的灌输,而且包括有关性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是受教育者对性的各个层面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说,性教育是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关键词:中小学性教育进展问题对策①潘绥铭.性的社会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9第一节中小学生性教育的进展我国的性教育自古有之,并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只是从性教育的内容、途径、对象、目的上与今天不尽相同罢了。笔者在参照以往关于性教育素材的基础上,将我国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性教育的进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我国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78);第二阶段为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第三阶段为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至今)。第一阶段:性教育的禁闭阶段由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涉及的性教育多为理论性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但是它是我国学校性教育理论的积累阶段,为我国学校性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制度建设方面,1929年,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卫生实施方案》训令(728号),该方案明确规定,性教育应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其教学内容要在学校实施①。这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颁布的性教育规定。1954年,时任副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在有关节育问题的座谈会上指示,卫生部可以卫生常识的名义编写一些性知识的小册子。同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在给北京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讲话中指出,要破除对性的神秘感,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可以在中学开一门节育课程。1952年、1956年和1963年颁布了《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教材中应包括性生理和性卫生的相关内容,如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生殖细胞的形态结构、月经和排卵、受精、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人体各个发育时期的特点、个发育时期的卫生保健等。占2-3课时。1963年3月,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周总理召集叶恭绍等十多位专家举行座谈会。周总理指示,医务工作人员要把青春期的性知识教授给青少年,让青少年学会利用科学的性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叶恭绍和一些提倡者在报刊上介绍有关性发育、性卫生方面的知识,反应十分强烈,这一现象带动性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在我国的开展。1973年,周总理要求中学的《生理卫生》课要有生殖系统这一章内容,并要求配以男女生殖器官的彩图,以便进行直观地教学。周总理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关心一直激励着后人开拓性教育的荒漠。1975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卫生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要“重视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包括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发育变化等生理现象”。①李膺.青少年性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根据这一精神,上海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在初中年级的生物课中安排了人体解剖的教学内容,并开始了青少年性教育的研究和试点工作①。在性教育论著方面,1925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了较有影响的性教育专著,在学校教育方面有《性教育与学校课程》,书中包括廖世承“性教育与中学”,盛朗西“性教育在新学制课程上的位置”,邰爽秋“中等学校性教育之实施”,常导之“美国中学校性欲教育大纲”,沈泽民译“同性爱与性教育”。这是较早的专业论述学校性教育的论著,对以后学校性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1936年,杜占真着,程克敬、卢永春、郝鸣琴校订的《幼儿期性教育》由北京教育短波社出版。当时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的袁敦礼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性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专在身体方面,而在心理方面,尤其在社会方面。所以使儿童有良好性的习惯、态度和知识必须从极幼小的时候着手,按照他的需要,和发育的情形循循诱导。”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是国人进行的关于性教育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论述。作者认为:“性与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性与生活的范围几乎相等,性生活是穿插在普通的生活中……性教育的范围,在纵的方面,应包括自婴儿初生以至成年育儿止;在横的方面,应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直接或间接与性有关系的一切活动。”这个阶段的另一著作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商务印书馆列入“师范小丛书”中出版的《苏俄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张郁光译)。该书包含了当时苏联权威性教育专家的论述以及性教育的教学大纲,对于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性教育理论和实践,摸索和形成自己的性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1940年,周尚著《性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共分10章:性教育总论,性教育史略,性的生理,性的心理,性教育的原则,性教育的师资,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性教育,小学中高级的性教育,初级中学的性教育,高级中学的性教育。作者在自序中说:“性教育不比他种教育,行之不得法,往往比没有更坏,而且不易下手。”这一看法是值得重视的。1941年,朱云平著《性教育概论》②。共9章:绪论、性教育的沿革、性教育的生物观、性教育的心理学观、性教育的社会学观、儿童时期的性教育、青年期的性教育、性教育与社会教育、结论。各章列有参考文献和注解,学术性较强,较有参考价值。作者认为:性是两性间在生物上、心理上与社会上所交互而成的一种行为。性教育是供给关于性知识的一种教育,在生理上求得性的正常发展,在心理上求得性的合理适应,在社会上求得两性间完美的生活。作者对“性道德”的见解也很发人深省,他认为道德的标准是相对的,有空间时间的不同,性道德是对于人类欲望中强烈的性欲加以一种“限止”,使之与社会②刘文利.我国中学性教育的历史和发展[J].生物学通报,1991(5):30-32②上海,世界书局利益不发生冲突,同时性道德对于性欲也加以“尊重”使之不被社会所压抑,这二层意义是性道德应具的素质。性道德在性的“限止”与“尊重”应得到同等重视。这个意见,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1955年,由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三位医生联合编写的《性的知识》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了人的性器官、性交图片,以及讲解如何避孕的方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本有关性的专著。新出的国人自著的性教育读物,首推1956年出版的由《大众医学》杂志发表过的18篇文章辑成的《性知识》①。影响更大的则是1957年出版的由协和医院王文影、赵志一和谭铭勋合著的《性的知识》。1962年,我国著名的青少年卫生研究专家叶恭绍通过历时4年的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次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为我国广大青少年卫生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开辟了中国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的新领域,推动了青少年青春期卫生保健和教育的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在一代代教育、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一系列与性教育有关的书籍相继出版,如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谢柏樟的《青春期卫生》(1978)、阮芳赋的《我们的身体》(1980)、胡廷溢的《性知识漫谈》(1980),这些书籍的出版昭示着性教育禁区的突破。同时,在许多城市的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性教育,在制度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性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第二阶段:性教育的萌动阶段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也打开了国人思想的禁锢,性教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从禁闭状态进入萌动状态,以往思想上的或是文化上的禁区逐渐被打破。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生理卫生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在中学生的性教育中,青春期生理卫生、晚婚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内容必须包括在内。其中初中教授生理卫生,高中教授晚婚和计划生育。1979年按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包含有关性生理和性卫生的教学内容,这是首次将性教育知识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呈现在教学课本中。1981年,国家教委宣布在高中开设《人口教育》,对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和人口学知识的教育。1982年,吴阶平主持编译美国的教科书《性医学》,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国性医学的建立,性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①由著名皮肤性病科专家于光元编1984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的通知,要求在中学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1985年,北京医学院阮芳赋教授主编的《性知识手册》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最全面的性教育科普读物,为我国普及性教育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性知识基础。姚佩宽教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青少年性教材《中学生青春期教育》1986年,由上海社科院姚佩宽教授主编的《青春期教育》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青少年性教育的参考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所涉及的主要内容。1987年,中国科协副主席吴阶平教授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3期发表题为“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一文,指出,青春期性教育十分重要而且迫切,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童年,由姚佩宽教授主持编写的《青春期常识读本》一书,成为我国首部由国家教委推广发行的性教材,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普及青少年性教育的序幕。1988年7月,《中国德育大纲》颁布,第七条把青春期性教育内容明确规定为:“青春期性教育应该为青春期心理卫生和性道德教育,男女同学真诚有益的教育。”同年8月,国家教委、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指出要适时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正确引导、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正式要求全国中学迅速开设性教育课程,这标志着青春期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常规教育计划之中,从此,我国青少年性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年12月,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要结合生理、心理卫生,适当地进行性教育。”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在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年9月,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将青春期教育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融入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中。90年代末期,国
本文标题:第8章中小学生性教育的进展问题与对策10.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9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