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污水处理厂是怎样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哪些污染物?•生活污水处理流程•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生活污水中含有哪些污染物?•病原物•需氧有机物•富营养化物•酸、碱严重危害生活污水处理流程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污泥处理系统消毒出水•1、前处理:常用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以上为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2、生化处理:核心部分,常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SBR法、A/0法)等。•3、二沉池: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4、消毒:常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杀灭有害微生物。(以上为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5、可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以上为三级处理,较少用到,不做详查)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第一步、污水通过格栅•第一步、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图为格栅)一级处理第二步、污水进入(曝气)沉砂池•第二步、污水进入沉砂池,进行砂水分离•沉砂池:分离砂水。有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和多尔四种形式。由于曝气沉砂池有占地小,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的优点,故多采用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其构造特点在于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曝气系统和排泥装置组成。曝气沉砂池的水流部分是一个长形渠道,在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距池底0.6~0.9m高度处设有空气扩散装置,并设有集砂槽,池底设有i=01~0.5的坡度,以保证砂砾能够滑入。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图为曝气沉砂池原理及设备)一级处理第三步、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第三步、污水进入初沉池(初次沉淀池)•初沉池: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图为初沉池)二级处理第四步、污水进入生化处理设备(活性污泥法)•第四步、进入生化处理设备(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1.活性污泥法: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图为活性污泥法原理及设备)二级处理第四步、污水进入生化处理设备(生物膜法)•第四步、进入生化处理设备(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2.生物膜法: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载体)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图为生物膜法原理及设备)二级处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第五步、污水进入二沉池(用活性污泥法情况下)•第五步、污水进入二沉池(二次沉淀池)•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沉淀池。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图为二沉池,从左向右依次为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二级处理第六步、污水进入接触消毒池•第六步、污水进入接触消毒池•接触消毒池:主要功能为杀死处理后污水中的病原性微生物,污水处理厂常用消毒试剂为NaClO、液氯、CaClO等,其有效成分均为次氯酸根。•(图为接触消毒池)三级处理第七步、污水三级处理•第七步、污水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根据三级处理出水的具体去向和用途,其处理流程和组成单元有所不同。如果为防止受纳水体富营养化,则采用除磷和除氮的处理单元过程;如果为保护下游饮用水源或浴场不受污染,则应采用除磷、除氮、除毒物、除病原体等处理单元过程;如果直接作为城市饮用以外的生活用水,例如洗衣、清扫、冲洗厕所、喷洒街道和绿化地带等用水,其出水水质要求接近于饮用水标准,则要采用更多的处理单元过程。•(图为污水三级处理部分设备)经过以上步骤,脏兮兮的污水就变干净啦!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生活污水处理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9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