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四册运算单元教材分析前后知识联系: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学生已经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知识结构:加减法混合运算----乘除法混合运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关于0的运算内容的安排和用意: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课时安排:6课时第1课课题:四则运算(一)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教材分析:本课题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会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从左到右,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包括含有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有例1和例2,例1是含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例2是含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运算顺序,难点是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本课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已基本掌捂,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在教学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继续巩固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一、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4初步让学生体验结构式学习教学重点:归纳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的运算格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创设情境教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教师出示教材中情主题图教师: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今天我们来解决滑雪场上的集体解答。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板书。运用情境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要探究数学问题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下午有44人离开,又有85人到来。①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认真观察、交流发现摘录已知和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组织学生先根据只是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比较解答过程,发现知识,体验计算过程、理解计算顺序。小组交流——合作研究将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余组内的同学交流,并仔细聆听别人的方法、小组派代表分组交流各种解题思路呈现学生的解题方法预设分步和综合计算方法③比较两种解决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在计算混合运算试题时,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一步一步写下下列结果,则不容易出错。出示例2①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你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②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③教师:在计算加减法混合算式和乘除法混合算式时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补充:15-8+11=40÷8×50=先算谁,再算谁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别交流各组代表交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现两种的解答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二种解答列出的是混合运算,这样写比较简单。学生发现和整理计算顺序并交流汇报只有加减法的混合算式,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小组长组织学生读题,找出已知和问题,解答并交流将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计算顺序说出发现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列式计算,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计算体验,总结归纳出同一级计算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巩固练习——拓展深究P5做一做P8第二题第三题归纳混合算是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统计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独自练习,上台板演集体订正学生练习,巩固新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问题与同学分享吗?教学反思:第2课课题:四则运算(二)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教材分析:本课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解决需要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并理解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只含有加和减或含有乘和除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计算,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例3的情境教学,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发现和总结有两级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学会两级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创设情境教师:“冰天雪地”可好玩了,同学们想去玩吗?例3主题图教师:从图上,你观察到了什么?了解了那些数学信息?教师:“半价”是什么意思?1.认真观察,交流发现2.摘录条件和问题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你们想和谁一起去“冰天雪地”玩呢?教师出示教学活动办法:必须约至少3人去“冰天雪地”(可以是成人,可以使儿童),写上你对他们的称谓。自己算一算,需准备多少钱购买门票。提问并解答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用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为归纳发现做好铺垫。小组交流——合作研究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门票的算式和具体计算过程,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算式和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观察学生的展示的这些算式,每道算式中各有那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从这些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法、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别交流各组代表交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汇报自己的想法,并说说算理,教师板书。(1)。和爸爸,妈妈一起去:24ⅹ2+24÷2或24+24+24÷2(2)和同桌约老师:24+24÷2ⅹ2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活动过程及计算的情况,使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体验计算过程。学生根据活教师出示问题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教师指一名学生板书。100-24×3=100-72=28(元)……小组长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有加减和乘除的运算中,有什么规律?小组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动体验发现并归纳出计算顺序。巩固练习——拓展深究(1)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一名学生板书30÷6+2=5+2=7(元)1学生先独立判断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指名汇报,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列算式解答并互相交流。学生练习,巩固新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问题与同学分享吗?教学反思:第3课课题:四则运算课型:练习课设计者:教材分析:8-10题及思考题,最后两题有难度且有几种方法解。学情分析:学生基本已掌握运算顺序,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一、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有序思考,正确处理信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创设情境口算:12+8-924÷4×330+30÷380÷16+212×5—608×5×10120+45÷5160-8×5计算75+252÷12128-13×8152+248÷848-65+22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运算顺序巩固运算顺序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第8题:(改编)某小学2012年共植树356棵树,2013年植树3次,--------------,--------------?这题你能解答吗?该怎么办?第9题:比比谁最能干。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审题后说独立完成,最后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研究第10题:思考题。(1)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再求上下各有多少本?(2)先求上下两层现在各有多少本,再求原来上下各有多少本?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汇报小结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种解题策略方法的能力练习一后面的思考题通过选择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添加小括号使等式成立。从而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作用的理解。每小题答案不唯一。大视野上的难题讲评巩固练习——拓展深究用5个5组成得数分别是1,2,3,4,5,的等式。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4课课题:解决问题(一)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教材分析:本课题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四则运算的第四课时,它包括例四的教学。例4创设了“冰天雪地”的生活情境,以解决在“冰天雪地”中游乐时的实际问题为载体,教学混合运算,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探究出各种不同的解题办法、并理解和掌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了进行运算的基础,计算课的教学,学生相对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顺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列综合算式,并掌握有括号试题的运算顺序。2.使学生能从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并能简要记录,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初步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并能用语言交流自己的思考;一、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总结方法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从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并能简要记录,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处理信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创设情境1.出示教材第10页例4主题图。2.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适时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认真观察,交流发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出示例4读题,理解题意。4.你能试着独立解摘录条件与问题;分析条件,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指导学生采用简洁的方式摘录信息,培养学生梳理信息意识小组交流——合作研究1.将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并仔细聆听别人的方法。2.小组派代表分组交流各种解题思路。3.呈现学生的学习资源,预设分步计算方法:(综合算式)方法一:270÷30+180÷30=9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四册运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