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物的特征教学方案设计姓名刘偲学校乐山师范学院指导教师魏志军老师联系电话189-9060-7979试讲题目生物的特征重点展示技能名称讲授技能、提问技能学习目标1.经历课堂“人--物”的比较分析,初步认识生物2.通过图片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认同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教学过程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教学技能要素图片观察,导入课题【活动1】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正式的进入了生物这门新的课程的学习,那我想请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你们对的生物的了解有多少。【问题组1】1.什么是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人和课桌的比较,认可课桌为非生物,得出生物具有运动的特点;根据校园内树木的观察分析,得出树木是生物并具有生长的特点。板书:生物【活动2】根据上述两个特点,给出图片(生活常见)进行观察,辨认当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接着再展示出:岩洞中会慢慢生长的钟乳石和浇花的机器人的图片(不常见)。【问题组2】1.这组图片中一个能运动一个能生长,它们是不是生物呢?同学们模棱两可。由此产生矛盾,进而过渡到新课。为了大家能够准确并快速的判断的它们到底是不是生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生物的特征的学习。板书:生物的特征自由讨论。思考,聆听,发表认识。观察、回答思考,回答。停顿与语速。提问措辞准确。语气变化。能运动(动物)会生长(植物)联系生活,构建特征【活动3】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思考共同点-“吃东西”。观察到人饿了要吃饭;马儿要吃草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猎豹要捕食才能在草原上得以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动物和人一样都要进食,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说明了动物和人一样生活都需要营养。【问题组3】1.那么植物也是生物,植物需要营养吗?其营养来自哪里?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植物需要营养,营养来自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板书: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活动4】憋气比赛--班上同学一起参与憋气比赛,老师给大家计时间,看哪位同学坚持的时间最长。【问题组4】1.通过老师的计时和观察,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憋气了半分多钟,有的同学憋气了一分钟,还有同学坚持了两分钟,请同学们想想这个时间长吗?我们为什么只能短时间内憋气呢?由此得出:人不能长时间憋气是因为我们要时刻进行呼气和吸气-人要进行呼吸。接着展示海洋生物鲸鱼呼吸时产生水气柱的图片给同学进行判别,水气柱产生是呼气还是吸气产生的?得出:动物和人都需要呼吸。2.植物会呼吸吗?通过什么来进行呼吸的?会。解释:植物的叶片具有微孔,其微孔与人皮肤的毛孔类似,人通过毛孔可以进行一个排汗(为下面知识铺垫),而植物可以通过微孔进行呼吸。至于如何进行呼吸的,今后会给大家详细的讲解。通过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人时刻的在进行呼吸,随后给出动物的呼吸来进行一个判别,加深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观看、思考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参与比赛,进行憋气。思考,发表认识。聆听引起注意。提问清晰连贯。组织指引提问的清晰连贯、提示。语气停顿和语速到,不仅是人和动物要呼吸,植物同样也要进行呼吸,最终在头脑中汇总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板书:生物能进行呼吸【活动5】展示人流汗、排汗液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问题组5】1.人出汗,其作用之处在哪?(解释)2.植物又是如何排出废物的呢?逐步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通过对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人和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内废物,而植物是通过落叶把体内废物带走,从而学生水到渠成地感悟到:生物能把自己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板书: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活动6】教师讲述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喜洋洋一见到灰太狼掉头就跑。从而引出-应激性。【问题组6】1.由上来进行分析,动物的应激性具有哪些条件?2.你还能说出其它例子吗?(如狮追捕斑马等)3.植物具有应激性么?(如含羞草等)通过分析以及图片的观察,学生在这些教学资源的引领下,自然而然总结出:生物都具备对外界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板书: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活动7】首尾相应。回顾导课-校园内的树木是慢慢生长的而来,生物能够生长。展示蘑菇生长的动画、种子的萌发以及小鸡的孵化图片。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出学生不易觉察的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使这些微观的生命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视野,从而理解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基本物征。板书: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联系生活,思考并交流。回忆、聆听。讨论交流,思考并回答。回想,观看并发言。启发诱导,提问清晰。语气和语速。提问语气。启发诱导。知识归纳,判别巩固【活动8】总结上述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活动9】利用上述生物的特征来判别能生长的钟乳石、会浇花的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并说明理由。巩固运用所学内容,体会到学以至用的乐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记录总结笔记。用知识回答问题。获取知识反馈。延伸问题,设问结课【活动10】布置课后作业,并创设以下问题:【问题组10】思考:如何来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开阔学生视野,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课外同样也能进行。记下作业。教师挖掘、迁移,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组织指引,提问清晰。设计思路说明《生物的特征》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围绕生物与“生物圈”为主线,通过观察法来认识生物、辨别非生物,得出生物的特征,为学生今后学习生物学奠定方法基础。它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节课主要是以引导学生得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而设计的。对生物的特征的学习可以帮助到学生认识生物,辨别非生物。可以到生活中去感知生命的精彩,同时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兴趣,发现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充满乐趣之旅。为此,本方案的设计思路是:1.充分挖掘整合生活实例和学生生活中所积累得经验,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并以此创设课堂教学活动。2.通过观察比较、设问分析、教师讲解等方法;以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为目标;以“图片观察-知识构建-特点归纳”为教学过程主线以学生观察和教师设问、讲解为主要课堂活动形式;以讲授技能运用与展示为主要教学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板书设计:生物:营养能进行呼吸生物的基本特征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运动(动物)会生长(植物)机器人钟乳石?
本文标题:生物的特征-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1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