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2.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3.稳态(homeostasis)概念:指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细胞外液中的PO2、PCO2、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4.反射(reflex)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5.体液调节概念:指机体某些细胞产生、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对机体各器官组织活动的调节方式。6.反馈(feedback)概念:指受控部分发回的信息,以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7.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概念: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同。(即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8.前馈概念: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9.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概念: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如:O2,CO2…)。10.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11.经载体(carrier)易化扩散:是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12.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13.出胞(exocytosis):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14.入胞(endocytosis):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吞噬和吞饮。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等15.转运方式转运物质顺逆差细胞是否耗能单纯扩散脂小分子,水顺差不经通道易化扩散带电离子顺差不经载体易化扩散水溶性分子顺差不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逆差耗能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等逆差靠他物势能差出胞与入胞大分子物质无关细胞主动活动16.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剌激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近代)的能力17.兴奋(excitation)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过程18.刺激(stimulation):能被生物体感受而引起生物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声、光等)19.阈强度:概念引起组织产生反应(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20.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21.AP的概念:指细胞受刺激时,在RP基础上,膜电位产生的快速倒转和复原22.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能诱发AP(钠通道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值23.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l):阈下刺激引起膜局部电位的较小去极化24.前负荷Preload概念:肌肉收缩前就遇到的负荷肌肉收缩开始时遇到的负荷25.后负荷(Afterload)概念肌肉收缩开始时遇到的负荷26.肌肉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概念指影响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功能状态27.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纤维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28.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长度缩短29.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30.肌肉收缩能力:指影响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功能状态31.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的一次收缩和舒张32.强直收缩:连续多个刺激引起肌肉的持续性收缩33.终板电位34.①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男:40~50%女:37~48%35.②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过一会,出血自行停止,即生理止血。36.③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37.④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38.⑤红细胞凝集:不同血型者的血滴相混合时,发生RBC凝集成簇的现象。39.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易破裂、溶血的特性40.渗透压概念: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从浓度低向浓度高溶液扩散的力量41.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如:0.85%NaCl,1.9%尿素。42.等张溶液(P49)能使悬浮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如:0.85%NaCl。4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44.搏出量(strokevolume)一侧心室一次心跳泵出的血量,平均70ml。45.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55-65%。搏出量=心舒末期容积(125ml)-心缩末期容(55ml)46.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47.动脉BP: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pressure)主A压。48.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等于搏出量×心率。安静时4.5~6.0L/min。与年龄、性别、体格、活动状态等有关。正常左右心室搏出量、心输出量相等。49.心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静息心指数安静、空腹状态下的心指数。(3~3.5L/min.m2),与年龄有关,10岁最大。50.收缩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高值,100~120mmHg51.舒张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52.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30~40mmHg53.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约100mmHg,可反映对各器官进行灌注的动力大小54.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4~12cmH2O55.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56.期前兴奋: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57.期前收缩(prematuresystole):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也称额外收缩。58.代偿性间歇(compensatorypause):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59.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60.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delay):由于结区细胞传导速度很慢,使得来源于心房的兴奋在这里会耽搁一段时间才会传到心室,这种现象即房室延搁。6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62.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63.呼吸运动:Respiratorymovement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64.平静呼吸:Eupnea人体在安静情况下发生的呼吸。65.用力呼吸:Forcedbreathing当机体活动时或吸入气中O2减少,CO2增多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这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6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为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67.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68.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对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而产生的回位力。69.顺应性:Compliance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展性。70.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尚留存于肺内的气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正常值:2500ml71.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值80%72.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73.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74.最大通气量: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75.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76.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77.组织换气:O2由血液向细胞扩散CO2由细胞向血液扩散。78.Hb氧容量:100ml血的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1.34*15=20.1ml/100ml79.Hb氧含量:100血的Hb实际结合的氧量。80.Hb氧饱和度:Hb氧含量和Hb氧容量的百分比。81.发绀(Cyanosis):当体表浅毛细血管床血液中Hb含量达5g/100ml时,皮肤、粘摸呈浅蓝色。82.何登尔效应(Haldanceeffect):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的效应称~。83.波尔效应: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84.消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85.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86.慢波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周期性自动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由于其频率较慢,因而成为慢波。慢波是局部电位,不能引起平滑肌直接收缩。87.脑肠肽(brain-gutpeptin):脑内和胃肠道内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如CCK、P物质、SS、胃泌素等20余种。88.咀嚼:是通过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动,使下颌向上颌方向反复运动的反射性动作。89.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90.能量代谢(energymetabolism):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91.能量代谢率(energymetabolismrate):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KJ/m2h92.食物的热价(thermalequivalentoffood):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9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equivalentofoxygen):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94.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混合食物:RQ0.85。95.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dynamiceffect)。96.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KJ/m2·h97.排泄:体内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到体外的过程。98.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之间变化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99.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水份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100.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平均值为125ml/min。101.滤过分数(GFF)概念: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102.有效滤过压EFP=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103.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正常值:160~180mg/dL(8.9~10.1mmol/L)。104.顺向轴浆运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运输105.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紧密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10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此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10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此种电位变化称突出后膜在递质的作用下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108.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短时间内快速重复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种快速形成的和持续性的突触后电位增强(持续时间大于强直后增强)。109.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神经元兴奋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
本文标题:生理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1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