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细菌细菌(Bacteria)是一类个体微小、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一、细菌的个体形态1、球菌(Coccus)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1)单球菌如尿素微球菌(Micrococcusureae)。(2)双球菌如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pneumoniae)。(3)链球菌如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4)四链球菌如四链微球菌(Micrococcustetragehus)。(5)八叠球菌如尿素八叠球菌(Sarcinaureae)。(6)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2、杆菌(Bacillus)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3、螺旋菌(Spirilla)包括:弧菌、螺菌、螺旋体。4、细菌的特殊形态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贝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细菌、三角形、方形等特殊形态的细菌。二、细菌的个体大小细菌大小的测定:(1)测量:测微尺(2)长度单位:微米(m)(3)表示:球菌:直径杆菌:宽×长螺菌:宽、长、螺距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个体差异;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细菌细胞的重量约为1×10-9~1×10-10mg,即每克细菌约含1~10万亿个菌体细胞三、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细胞壁(cell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1)实细胞壁存在的方法:1)细菌超薄切片的电镜直接观察;2)质、壁分离与适当的染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壁;3)机械法破裂细胞后,分离得到纯的细胞壁;4)制备原生质体,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2)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的物质基础。(3)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1)革兰氏染色Christian.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肽聚糖厚约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壁磷壁酸,它与肽聚糖分子间进行共价结合,含量会随培养基成分而改变,一般占细胞壁重量的10%,有时可接近50%。用稀酸或稀碱可以提取。外壁层:位于肽聚糖层的外部。内壁层:紧贴胞膜,仅由1~2层肽聚糖分子构成,占细胞壁干重5-10%,无磷壁酸。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外膜(outermembrane)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有20余种。周质空间(periplasmicspace,periplasm)4)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4)革兰氏染色的机制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在细胞内。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2、细胞膜细胞质膜(cytoplasmic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membrane)、细胞膜(cellmembrane)或内膜(innermembrane),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膜、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细胞膜的组成:蛋白质(占50%~70%)、磷脂(占20%~30%)、多糖(占1.5%~10%)(1)观察方法:质壁分离后结合鉴别性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破裂;超薄切片电镜观察;(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模型:1972年,辛格(J.S.Singer)和尼科尔森(G.L.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⑤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一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状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3)细胞膜的生理功能:a、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主要屏障和介质;b、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的重要基地;c、是细胞的产能场所;d、传递信息。e、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4)间体(mesosome,或中体):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革兰氏阳性细菌。3、细胞质和内含物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1)颗粒状贮藏物(reservematerials):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1)多糖类贮藏物:糖原粒和淀粉粒。2)聚--羟丁酸(poly--hydroxybutyrate,PHB)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PHB于1929年被发现,至今已发现60属以上的细菌能合成并贮藏。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在含乙酸或丁酸的培养基中生长时,细胞内贮藏的PHB可达其干重的60%。3)藻青素(cyanophycin)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同时还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4)异染粒(metachromaticgranules)颗粒大小为0.5~1.0m,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下形成。功能是贮藏磷元素和能量,并可降低细胞的渗透压。5)硫粒(sulfurglobules)(2)磁小体(megnetosome)趋磁细菌细胞中含有的大小均匀、数目不等的Fe3O4颗粒,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糖蛋白膜包裹。一些自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其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10nm,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3)羧酶体(carboxysome)(4)气泡(gasvesicles)许多光合营养型、无鞭毛运动的水生细菌中存在的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大小为0.2~1.0m×75nm,内由数排柱形小空泡组成,外有2nm厚的蛋白质膜包裹。(5)载色体(Chromatophore)光和细菌进行光和作用的部位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叶绿体(6)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是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s)的简称,在化学组成上含2/3的核糖核酸(rRNA)和1/3的蛋白质。原核生物含70S核糖体,由30S和50S两个亚单位组成。(7)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小分子DNA。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分子量约为2~100×10D,携带1~100个基因,一个菌细胞可有一至数个质粒。质粒的特点: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对生存不是必要的。复制与染色体分开,但同步进行。不同质粒携带不同遗传信息。无质粒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传导等方式获得,不能自发产生。例:细菌抗药性因子、大肠杆菌的F因子。质粒应用:基因工程,体外重组.4、核区(nuclearregionorarea)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1)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鞭毛染色和暗视野显微镜根据培养特征判断:半固体穿刺、菌落(菌苔)形态(2)鞭毛着生的方法(3)鞭毛的结构(4)鞭毛的运动靠鞭毛丝旋转而动,其动力来自质子动力,与细胞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和电势差决定。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每个细菌约有250~300条菌毛。有菌毛的细菌一般以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居多,借助菌毛可把它们牢固地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的粘膜上,进一步定植和致病。3、性毛(pili,单数pilus)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4、荚膜(capsule)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也叫糖被(glycocalyx)]荚膜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大荚膜(macrocapsule)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slimelayer)菌胶团(zoogloea)荚膜(capsule)荚膜的特点(1)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居多。经特殊的荚膜染色,特别是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2)产生荚膜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其菌落特征及血清学反应是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3)荚膜等并非细胞生活的必要结构,但它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4)细菌荚膜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spore或endo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1)细菌芽孢的结构2)细菌芽孢的特点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4)芽孢的耐热机制芽孢与母细胞相比不论化学组成、细微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都完全不同a、芽孢中含有独特的2,6-吡啶二羧狻钙盐(DPA-Ca);b、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osmoregulatoryexpandedcortextheory)(dipicolinicacid-Ca)。四、细菌的繁殖一个母细胞产生二个或二个以上子细胞的过程称为繁殖。一般为无性繁殖,二分裂法(binaryfission)。同形裂殖:裂殖后形成的子细胞大小相等。异形裂殖:分裂产生两个大小不等的子细胞。细菌分裂过程:①核分裂②形成横隔壁③子细胞分离五、细菌的培养特征细菌的培养特征是指细菌在培养基上所表现的群体形态和生长情况。1、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colony)在培养基表面或里面聚集形成一个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体。菌苔(lawn)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细菌的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透明度、颜色、隆起和表面状况。2、细菌的其他培养特征斜面培养特征:菌苔的生长程度、形状、光泽、质地、透明度、颜色、隆起和表面状
本文标题: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