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国际财务管理导论(37_63页)
1第一章国际财务管理导论【本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国际财务管理的概念、特点、形成与发展阶段,以及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早在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而中的90%以上已在中国投资。面对众多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激烈角逐,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意识到仅仅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并不等于长期有利可图,过分依赖国内市场一定会落伍。如果不主动参与到国际经济的链条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勉强生存甚至被淘汰出局。而这一切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意味着什么?首先,企业管理者的目光必须具有全球性。与之相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在内容和层次上要求更加丰富,因为跨国公司多级的组织层次和巨大的环境差异使得公司本身所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和落实需要更多权衡。其次,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会增加。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导致不同的税率、利率和货币软硬程度发生差异,企业筹资、投资面临更多的选择机会;货币币值本身的波动也给企业经营活动增添了更多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机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大大增加。最后,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和业绩评价会因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安排而更需慎重,分析和评价更多的需要从企业的全球利益出发。第一节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从广义上讲,国际企业是指任何超出本国界限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参与国际商务的企业。跨国公司是国际企业发展的较高阶段,是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通常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企业。一、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沿革1、国际贸易早在17世纪,伴随产业革命产生的国内和国际分工,一些国家的企业就己经产生了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营活动。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出现。特点是:①贸易的地域已经发展到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②在时间上,商品的交换已经不是间断的,而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一个环节;③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一切产品都是商品,相当大的一批商品参加国际贸易;④19世纪7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形成,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2、19世纪中叶,西方企业的海外活动重心逐渐由贸易转向资本输出。在海外投资初期,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如购买外国公债以及不足以拥有控股权的股票投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但这一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修建铁路、开发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源等为主,制造业的投资比重较小,并且主要分布在欧美经济发达的地区。二战以后,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战后的30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增长了近11倍,尤其是对2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18倍。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以为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使跨国公司在战后成为发达国家投资的主体。而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也为企业筹资和投资开辟了新的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自由化、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化等因素的发展促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股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成为了最活跃、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使其成为国际生产一体化的主要载体。3、跨国公司产生的路径①首先是国际贸易在该阶段,由于国外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国内或国外的进出口代理商会组织订单并寻找国内企业进行生产。生产企业只是完成这些订单,本身并没有参与到出口业务管理中,因而可以是间接出口。但随着出口数量的增加或企业对出口业务的熟悉,企业会试图设立自己的出口部与国外市场上的客户进行直接联系,并加大对出口产品的各项资源投入。当企业发现进口国或地区出现对产品需求的激增时,就可能考虑在当地设立销售分支机构,派驻专门的销售经理或招募当地人员参与管理。这时企业的出口就成为直接出口。②进出口贸易时间一长,企业看见了到国外发展的好处(利润高),出现资本输出。形式主要有对外经济合作、许可经营、特许经营、合资等。③新建境外子公司,跨国并购。当企业发展到在海外拥有大量直接投资时,就需要采取统筹、连贯的政策使母公司与分散在各国的子公司、分公司间的业务成为服务于统一目标的整体,这时该企业就成为了所谓的跨国公司。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1、经济全球化含义大体上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一,它作为一个经济的过程表现为经济活动正在通过生产、贸易、金融和资本的跨国网络,以空前的广度、强度和流动速度向全球扩张,使世界上一个地区的时间、行动和决定可以影响到距离遥远的国家、群体乃至个人,整个世界经济空前地联系在一起。第二,它虽然主要是一个经济过程,但不可能不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产生强烈的渗透和深刻的影响。第三,各主权国家要求平等参与国际政治和经济事物,改变既有的游戏规则,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强烈。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是第一层面的含义,主要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不仅是商品和服务跨国界流动,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和企业在市场机制下的跨国投资来实现。2、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①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各国实行3的非关税壁垒予以关税化,并且关税水平不断降低。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3.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也已降至10%左右,除了区域间或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协定,各国政府也在主动消除以前设置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开放过去垄断的行业,取消持股比例的限制等,这也给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机遇。②产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由于全球范围竞争的需要,商品和服务在世界各地的技术标准基本一致,不仅使生产者在全球的生产效率更高,而且世界范围的消费者也更容易购买和使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或由其他国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一致,极大促进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③经济体制的趋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计划经济国家都逐渐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即使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发达国家,也纷纷减少了计划经济的内容。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世界各国纷纷出售政府所拥有的企业,或进行国有企业改组。其中,发达国家通过出售政府企业,减少了这些企业对政府贸易保护的以来,刺激它们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加强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出售政府企业则给外国公司提供了廉价投资的捷径,从而吸引国外大公司的跨国购买。④信息技术的推动高速发展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增强了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扩大了企业的活动半径。另外,发达的全球通信技术也促进了金融和资本的全球化,使投资者能在世界范围方便快捷的进行证券投资,企业则能够选择最低成本向世界范围的投资者筹集资金。三、企业国际经营的方式1、产品出口产品出口时最简单和风险最小的国际经营方式。它所需的初期投入较少,见效快,而且资金的投入和使用都是在国内,相对于在国外投资,风险小的多。产品出口往往是一个企业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也可以成为一个成熟跨国公司探索新市场的一种方式。2、对外经济合作对外经济合作是指向国外提供工程承包、物料采购、技术咨询以及提供劳务和技术服务等服务的经营方式,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各国非贸易交易的重要内容。这类业务一般通过在项目的国际招标中投标并中标而取得。对外经济合作的风险因不同的业务而有所不同,如对外工程承包,一般金额大、利润高,但风险也较大;而提供对外劳务合作,资金投入少,风险较低。3、许可经营国际许可经营是国内许可方企业向国外受许可方提供技术,包括版权、专利技术或商标以换取使用费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被看成技术出口。根据被许可方的不同,许可经营可分为国际企业对外许可经营和国际企业内部的许可经营。前者的被许可方式国际企业之外的独立企业,后者则是国际企业内部的海外子公司。国际企业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许可经营可以用于企业内部转移资金或利润,实4现企业的总体效益。而通过与国外的独立企业签订许可协议,国际企业可以在不投入任何资金的情况下取得收益,因而风险较低。4、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一种特殊的许可经营方式,特许经营的许可方通过向被许可方提供全套专业化企业经营手段,包括商标、企业组织、销售或服务策略和培训等取得定期特许权使用费,被许可方则必须同意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以实现经营的标准化。特许权使用费通常以被许可方的销售收入为基础收取,著名的国际特许经营商有麦当劳、肯德基、DQ(DairyQueen)冰激凌等。同许可经营一样,特许经营使国际企业能在国外用不多的投资占领市场取得收益。5、合资合资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在一个独立企业中分别拥有所有权进行的合作经营。合资可以使两个企业在一个项目上发挥各自优势【如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中,中方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外方提供技术、管理经营、资金】;还可以使国际企业在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外市场时节约大量资金,降低进入市场的风险【如可以利用合资对象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和对消费者习惯、偏好的熟悉以及现有的销售网络等,减少了解市场的初期投入,降低投资成本】;有时合资也是国际企业进入某个国家市场的唯一方法【如我国政府规定外商在我国某些行业的投资比例限定为49%以下,外商要在这些行业投资就只能通过合资的形式】。但在合资过程中,国际企业会因持股比例的原因,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管理系统,如质量管理、作业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技术革新,也较难将合资企业中的资金和利润在自己的其他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和转移。6、新建境外子公司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在其他国家新建任何类型的子公司,包括研发、销售、生产等,打入国外市场。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投资,且从投入到取得收入的时间较长,风险较大。但这种形式,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对子公司的部署和控制,实现企业的总体利益,如利用国外廉价的资源、回避关税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实施市场渗透,分散企业风险。7、跨国并购与建立境外子公司相比,并购国外企业可以使国际企业在国外市场上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就速度和规模来说,跨国并购比在境外新建子公司更具优势。并购可以使企业得到迅速扩张,使企业加强抵御单个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抢占市场。由于存在这些优势,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第二节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一、国际财务管理概念国际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活动跨越了本国国界,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发生财务关系。国5际财务研究的内容也是筹资,投资、营运资本、利润分配,但研究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而一般的财务管理研究的主体是企业。由于国际财务研究的内容是因跨出国界引起的特殊财务问题,它涉及到国际金融市场,因而国际财务管理侧重于金融工具的实际运用。二、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典型的企业目标和由此导致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两类:1、股东价值最典型的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的国家是美国。股东价值最大化强调最大限度的增加股东财务。一般而言,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其企业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一致,具体表现为强调影响股票价格的有关财务指标,如强调资金收益率、每股收益、利润、红利等。2、雇员利益这种企业目标在欧洲和亚洲十分普遍,其表现是企业多以非财务指标为目标,如职工福利、市场份额、企业声誉等。在企业的财务目标上,重点强调的是保持企业财务文件,保持企业的发展和安全,如降低企业账面收益、低红利支付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以股东价值为企业目标的国际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竞争力。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间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容易,由于资本流向高回报率的企业是必然趋势,如果某一国的企业由于文化或制度原因未给予投资者较高的回报率,就会因投资者转向其他国家投资而造成资本短缺,导致在全球竞争中日趋落后。当前很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国际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纷纷调整企业目标。如,戴姆勒—奔驰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调整企业目标,提出旨在增值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公司在重视顾客和雇员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了股东的利益。公司提出:“为我们的股东提供适当的利润,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与服务,为我们的雇员提供优厚和有保障的工作职位。”三、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1、国际企业财
本文标题:第一章国际财务管理导论(37_6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