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联系形式: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2、对外贸易:一国与别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区别:国际贸易是泛指;对外贸易是特指。3、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额:用货币来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美元)计算方式:各国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此出口额为离岸出口额FOB,即不含运费和保险费)2)国际贸易量:用计量单位来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通过贸易指数来反映)贸易量指数=进出口值/进出口价格指数案例:某国1970年出口值为2800亿美元,1978年出口值喂11736亿美元。且197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1978年出口价格指数为2.65,请问1978年比1970年出口规模增加了多少?1)用贸易值来算:11736/2800=4.19故增加了4.19倍。2)用贸易量来算:1970年贸易指数=2800/1=2800,1978年贸易指数=11736/2.65=4429,4429/2800=1.58故增加了58%###以上两种算法相比,用贸易量来算更加准确。4、国际贸易差额与国际贸易条件1)国际贸易差额: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额大为顺差,反之为逆差)2)国际贸易条件: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间的比率。公式: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若贸易条件大于等于100,则贸易条件好;若小于100,则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贸易差额和国际贸易条件两者共同反映了贸易是否公正。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贸易地理方向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各类进出口商品占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各洲、各国或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活跃程度:欧洲,北美,亚洲,南美,非洲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方向两者共同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二、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商品形态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即货物贸易和劳务贸易)。无形贸易具体表现:1)海外投资的支出和收入。(发达国占优势,日本为最);2)国际运输带来的收入。(包括港口业务);3)国际旅游。(前五位: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瑞士);4)私人无偿转让。(本国公民移民国外,或在国外工作期间汇回本国的货币);5)专利和许可证贸易。(即技术贸易,发达国家占优势,如美日欧,美国占50%)。2、按交易是否有中介来分——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1)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直接把商品卖给消费国。2)间接贸易:通过第三国来完成的贸易。又可分为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转口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进购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上的需要,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过境贸易: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或为了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完成商品的进购。两者的区别:①目的不同。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过境贸易则通过征收过境税,即“买路钱”,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主体不同。转口贸易商作为转口贸易的主体;第三国的政府作为过境贸易的主体。③风险性不同。转口贸易有一定风险。(因为商品市场价波动可能带来亏损);过境贸易没有风险。3、按统计标准来分——总贸易与专门贸易1)总贸易:包括总进口与总出口,以国境作为统计标准。2)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标准。(关境:海关法规生效的领域)区分:进入国境不一定要进入关境。有些地区会设立“保税区”,这些货物只能算入总贸易,不能算入专门贸易。(如:张家港。)4、按清偿工具来分——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1)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2)易货贸易:以货换货,以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受使用价值的限制,且定价时有主观成分)。5、按交易有无单证来分——有纸贸易和无纸贸易1)有纸贸易:通过单证等商业文件作为结算方式的交易。2)无纸贸易:通过电子数据的输入而形成单证的交易,简称EDI。(节约时间和费用,速度快且准确性高)。第三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1、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分工。2、阶段:①萌芽:地理大发现形成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16世纪-18世纪中叶)。为资本主义个体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转变提供条件。主要特点:有很强的地域性。②产生:产业革命导致了近代国际分工的产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为国际分工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体现在:物质产品,国际运输的变革铁路,通讯工具的变革电报)。主要特点: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③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国际分工的发展。(19世纪中叶-二战)。电动机的发明与运用,使一些新兴部门纷纷出现,工业体系相对完备,国际分工体系门类趋于齐全。主要特点: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出现④战后国际分工。(二战至今)。以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技术的发明运用为主要推动力量。#特征:①发达国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速发展,占主导地位。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逐步发展成水平型国际分工。(垂直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形成的国际分工,以日本与其他发达国间的分工为代表;水平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形成的国际分工,以欧盟内部国家的分工为典型。)③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分工。(产业内分工:即同一部门内部的分工)。④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二、影响国际分工的制约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2、自然条件。即一国的地理环境、气候、地上地下资源、国土面积等自然因素。3、政治,文化,人口因素。政治:主要指经济体制;文化:文化同源;人口:人口质量,体现在健康,科学文化水平,这直接影响到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4、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国际范围内来看,目前私有制占主导,这根本上来讲是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于被掠夺的关系。)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国际分工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及规模;2、国际分工影响制约这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3、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国际分工的发展制约这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贸易政策;5、国际分工的发展导致贸易方式的演变。第四节世界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念: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或领域,是世界各国之间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2、①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6-18世纪中叶)②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大标志:世界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形成;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固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专业机构、固定的航线码头港口的建立)。3、当代世界市场主要特征(新特点):①当代世界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②世界市场主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③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④当代世界贸易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经济发达国家;⑤世界市场上的垄断竞争进一步加强;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二、世界市场价格1、含义:在世界市场上某种商品世纪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2、基础:世界市场价格以国际价值为基础,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国内市场价格以国内价值为基础)国际价值: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世界范围内生产某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①供求关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由世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世界市场上某商品的供求关系及变化会直接影响这种商品的国际价格。②垄断: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规定价格。既有垄断高价(出售自己商品时)和垄断低价(进购时),从而获得垄断利润。③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④各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⑤世界货币币值的变动⑥此外,商品的营销手段,自然灾害,政治动乱等。4、世界市场价格的类型——“自由市场”价格与世界“封闭市场”价格①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主流):买卖双方进行讨价还价后形成的价。、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既不以国际价值为基础,也不反映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形成的价格。②“封闭市场”价格可分为:a最典型:调拨价格(即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价格,以母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形成的价格。(目的:避税;加强公司的竞争地位;转移款项;保全资源;回避政治风险)b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利用其垄断地位规定的高于或低于正常价格的一种市场价格,从而赚取垄断利润。c区域型经济集团内的价格(如:欧盟内部农场品价格)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古典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来论证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内容:各国应根据本国最有利的生产条件,成产出生产成本比别国绝对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就能保证双方都得到贸易利益。重要性: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具有互利性→国际分工形成的必要性。例:分工前小麦(50吨)布(20匹)英100人/年100人/年法150人/年50人/年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小麦:200人/年→100吨;法国专门生产布:200人/年→80匹。假设交换比例1:1,则英国用50吨小麦换回50匹布,多赚了30匹布;法国用50匹布换回50吨小麦,多赚了10匹布。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内容: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出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处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同样可以进行分工和贸易,彼此都能获得贸易利益。重要性:论证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依然存在互利性贸易的可能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例:分工前呢绒(1个单位)酒(1个单位)英10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90人/年80人/年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年→2.2个单位;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70人/年→2.125个单位。假设交换比例1:1,英国用1.1个单位的呢绒,换回1.1个单位的酒,多赚了0.1个单位的呢绒和0.1个单位的酒;葡萄牙用1.1个单位的酒,换回1.1个单位的呢绒,多赚了0.1个单位的呢绒,0.025单位的酒。第二节相互需求理论1.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回答了比较优势理论中没有涉及的交换比例的问题。例:丝绸小麦国内交换比例中1个单位0.5个单位1:0.5美1个单位2个单位1:2国际交换:若按美国的国内交换比率,美无利益,可能退出市场;若低于1:2,则美国将亏损。若按中国的国内交换比率,中国不获利,可能退出市场;若高于1:0.5,中国将亏损。故比率范围确定为1:2X1:0.5,两国国内交换比率决定了国际交换比率。2.结论:国际交换比率的最终确定取决于两国对商品相互需求的强度。一国对另一国产品需求强度越高,交换比率(即贸易条件)对本国越不利,反之相反。第三节要素禀赋理论(古典分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根据:古典分工理论中未解决的成本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各国的要素禀赋比率不同生产商品的各种要素组合不同1,要素禀赋:劳动、土地、资本三要素。指各国要素的拥有状况,充裕的要素价格就低,稀缺要素的价格高。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要素价格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出口)商品价格不同2,各国更多地考虑在生产商品时,更多地组合充裕的要素→生产成本不同。二、H-O模型(即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决定的,即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的基础。出发点: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出发,论证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三、意义: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具体表现在:①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说明了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在理论上是一种创新。②H-O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这些因素来解释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更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加强了理论的实用性。消极方面:给人们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论。第四节里昂锡夫之谜“谜”在:对H-O进行实践,发现美国进口的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出口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有悖于H-O模型。第五
本文标题: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