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手工检索篇一、手工检索的定义是指根据需要,借助书目、文摘、索引等传统的纸质检索工具来检索的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沿用的传统方法。(手工检索,使用的多为印刷型或书本型检索工具,早些有检索卡片,现在使用最多的是检索刊,它们定期地将最新收集到的信息、文献加以汇总、组织和报道。手检的技术要求不高,以人的劳动为本,由人来翻阅,由人来进行比较、选择,完成匹配。手检工具能提供的检索点十分有限,检索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二、手工检索中常用工具书(一)检索工具书(二)参考工具书三、检索工具书是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整理编制成的,并不直接为读者提供文献的具体内容,但会提供与文献信息有关的线索,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线索,进一步追踪到自己所需的文献。其类型包括:书目和索引。1.书目书目是将一批相关文献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成的目录组织,是检索工具书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检索工具。书目一般包括:综合性书目、专门性书目重要的综合性书目有:1)综合性书目。如《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A、常用的综合性书目有:a《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清永瑢,纪昀主编。包括书名类序和提要,对乾隆前一万多种古籍加以介绍,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目录书。(其总序和各类小序,真正做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每部书的提要大多能撮其要旨,指陈得失,但也有疏漏之处。张之洞称: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每书均有提要、著录作者简历、成书经过、主要内容、著述体例、评品得失,是查考我国古籍的重要工具书。b《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提要》的压缩改写本,共20卷,删去存目部分,又使每部书下都有一个比原来更简明扼要的提要。(卷帙浩繁,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存目太多,与原书不符。鲁迅先生给刚上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许世瑛开的书单中,就有这本目录书,并认为此书是“现存较好的书籍之批评,只不过是钦定的”。)c《四库》之后续编的重要书目:→《郑堂读书记》清周中孚著,略仿《总目提要》,但有重要补充。→《贩书偶记》:近人孙殿起编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重印,精装一册。→《四库提要辩证》近人余嘉锡经五十余年研究考订写成,专门纠正《提要》的错误,有1980中华书局版。→《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准》清邵懿辰撰,中华书局1959版,是一部常用的用来查古籍版本的目录。可以了解某部古书有哪些不同的版本。→《郑堂读书记》清周中孚著,清嘉庆道光时学者,其《读书记》略仿《总目提要》,但有重要补充。有《四库提要续编》之誉。d《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975—1985编成并陆续出版。所录包括全国各地图书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所藏善本古籍。分经、史、子、集、丛五类。各书之著录,先书名、次卷数、次编著注释者、次版本、次批校题跋者。检索方法,各卷条目下有编号,卷后附有藏书单位代号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e《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本书是我国一部规模最大,收录最广,编制最完备的古籍丛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41个主要图2书馆收藏的古籍丛书2797种,单本古籍38891种,约占现存古籍的一半。全书分3册,是查找我国现存古籍的重要工具书。f《民国时期总书目》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997收录我国1911年到1949年出版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基本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图书出版的概貌。g《全国总书目》国内唯一的年鉴性编年总目,自1949年以来逐年编纂,收录全国当年出版的各类图书。是查找新中国历年公开出版的图书的重要工具书。收录8.55万余种书,4030页,1056万字,16开,精装本。全书分为上、下册,由“分类目录”、“专门目录”和“书名索引”三部分组成。所收图书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文献著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著录。h《全国新书目》月刊,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办。创刊于1951年8月,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国内惟一公开发行的大型书目信息刊物,为全国各级图书馆、图书发行机构和书商提供及时、准确的书目信息。i《中国国家书目》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编委会主编.北京:华艺出版社。该书是北京图书馆依据其馆藏而编制的报道我国每年图书出版情况的书目。除收录中文普通图书外,还包括少数民族语文图书。全书包括正文(2卷)和索引(1卷)。B、综合性书目的用处2)专门性书目将某一学科或专题的书目汇集到一起,经过整理汇编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性的图书目录,可以更为集中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的图书。如《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唐集叙录》《杜集叙录》《清人文集别录》《安徽文献书目》《鲁迅著作目录》A、某一学科的目录a《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贾植芳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收录1917-1949年文学书籍13500余种,是目前最为完备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按现代文学“四分法”,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卷,加上翻译卷,共五卷。b《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编者:阿英,是鲁迅、茅盾等编选的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理论和作品的选集。本书是它其中一卷,有着提纲挈领和总结的作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c《中国比较文学百年书目》唐建清等编著群言出版社2006。收录一百年来(1904—2005)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编撰的有关比较文学图书1200余种。基本展现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从引入这一概念到形成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成果的全貌。本书编入的书目均为在中国正式出版的比较文学论著,包括早期几种在杂志连载,后出版单行本的长篇论文,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等。B、某一专题的书目a《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杨殿珣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共收年谱3015种,反映谱主1829人。是迄今为止收录年谱最丰富的目录。b《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c《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金恩辉,胡述兆主编,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d《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著录(中国各地收藏的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志8200余种。收录范围包括通志、府、州、厅、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岛屿志等。e中国专科文献目录以朱士嘉编纂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为蓝本,与各单位现实藏书进行核对,补充并参考若干同类目录编成。著录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馆、档案馆等190个单位所收藏的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志8200余种。收录范围包括通志、府、州、厅、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以及一些具有志书体例和内容的方志初稿、采访册、调查记等,但山、水、寺庙、名胜等志则除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依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著录,各省内以府、州、县、乡为序,乡土志、里镇志随所属县后,同一地区的方志则按编纂年代先后排列。著录项目有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和备注。凡存佚情况、卷数分合、记事起讫,地名古今变迁、书名异称,内容详略,流落异域孤本的国别与收藏单位等等都在备注内说明。书末附书名索引。3f《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明张溥题辞,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g《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中华书局1961h《清人文集别录》张舜徽中华书局1963i《安徽文献书目》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以朝代和姓名笔画为序,收集了上自周朝,下迄五四运动的皖人著、辑、注、校、评、译书目近四千种,大体上反映了从古代到近代的皖人著述情况。j《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共收录女性作家4000余人,其中汉魏六朝33人,唐、五代22人,宋、辽46人,元代16人,明代近250人,清代3660余人(附录现代160余人,不计在内。k禁书目录施廷镛著《清代禁毁书目题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对清代2000种禁毁书做了内容、著者、版本、行款、纸墨、传承等方面的题跋、注解和阐释。是研究清代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的重要参考文献。l《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起商务印书馆1957m《唐集叙录》著录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合集共一百零八家。作者对这些唐人别集的著者、书名、卷数、成书年代、编辑者、刊刻者、收藏者等各项均按时代先后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其间,对于各集的版本源流、编次体例以及刻书在唐、宋、元、明、清各朝直至近代的流传、演变(存、佚、闕、未见)等情況考述尤多,功力不小。C、某一文体的书目a《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朱一玄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5版。本书收文言小说2542种,白话小说2148种,合计4690种。收录原则上起先秦,下迄清末。b《中国小说提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收录1949-197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包括港台作品。D、戏曲类书目a《曲海总目提要》《曲海总目提要补编》b《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c《明代传奇全目》《清代杂剧全目》d《古典戏曲存目汇考》E、某一本书或某一位作家的书目a《水浒书录》马蹄疾上海古籍1986b《红楼梦书录》一粟上海古籍1981c《红楼梦叙录》胡文彬吉林人民1980d《鲁迅著作目录》f杜甫研究→哈佛燕京学社编《杜诗引得》(1940年)→万曼《杜集叙录》(1962年)→郑庆驾等编《杜集书目提要》(1986年)→周采泉《杜集书录》(1986年)→张忠纲等编著《杜集叙录》(2008年)2.索引索引是指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人名、地名、书名、主题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注明其出处和卷次页码,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索引是将图书、报刊资料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词语、人名、书名、刊名、篇名、主题等)分别摘录或加以注释,记明出处页码,按字顺或分类排列,附在书后或单独编辑成册,是检索文献内容或文献资料的一种工具。索引比书目有更多信息量。索引按文献类型可分为期刊索引、报纸索引、书籍索引、论文索引等。与教育有关的重要索引有:a《全国报刊索引》(月刊)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这是查找解放后报刊资料的主要工具之一,教育类论文资料收入索引的“哲学、社会科学”分册里,其类目编排如下:G31打头的为“中国教育”,G38打头的为“世界各国教育”,G312打头的为“学前教4育”。G3l中国教育G310l方针政策和成就……G311教育建设和管理……G312学前教育……G315高等教育……G316各类教育……G38世界各国教育……G39教育理论b《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年度索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发行。教育类是索引的第4分册,分17个专题,其中有“幼儿教育”专题,对于专业研究者采说,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文献检索工具。1)古书索引《十三经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引得》、《二十四史传记人名索引》我们从一套大部头的书中找一名一事,要从头翻到尾,耗时又费力;成千上万种报刊,要从中寻找某个专题的资料,也好比大海捞针。假如利用索引,就可按图书索骥,二索即得。不但节约时间,还有助于了解学术发展动向。索引分为两类。一是图书索引,按其索引的对象分为字句索引、主题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等等;二是报刊索引,有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如《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等。2)专题索引a《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汉诗大观索引》、《同书异名通检》b《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检索明、清两朝人物史料的一种工具书,内容包括两朝考中的进士51624人。系用两朝的进士题名碑录,加以校订补充后,按照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籍此可以迅速地索得两朝进士的考中年份,名次和他们的籍贯。据其考中年份,可以确定他们开始参与当时上层社会活动的主要年份;据其籍贯,可以向相应的地方志等资料追索传记。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的工作者,是一部有用的工具书。c《古今人名别号索引》陈德芸编。本书是一部由别名找原名的索引,收录上古到1936年间4万多人的别名7万多个。d《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由室名别号查原名的工具书。收录唐代至清
本文标题:第一章总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3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