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修改版)
-1-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一、文献及其分类(一)几个基本概念1、信息——生物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在信息社会中,知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财富。近年来,信息一词充满了整个社会。广义的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存在和运动状态的表征。信息并非事物本身,而是物发出的体现它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和消息。狭义的信息限于人类社会范围内,是人类社会共享的一切知识、学问以及从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总和,即人们常说的“现代信息”。2、知识——人类对各种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并加以系统和深化而形成的结果。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人脑对外界事物传来的信息加工的过程,而认识飞跃的结果即为知识。就是说,信息被有选择地收入到人的思维系统,经过人脑的贮存、甄别、加工、处理、转换之后便形成知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人类不仅要通过信息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要将获得的信息转变成知识,并当作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武器。3、情报——一个发展中的概念。60年代,情报是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给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70年代,情报是决策所需的知识和智慧。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并进行交流的知识。情报是由分散的知识,经过针对性选择、编码等有序化的加工的产物,它需经传递才可发生效用。所以,情报具有三性,即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由此知道,情报不仅取其知识内容,同时强调内容的最佳效应。情报传递或交流除了利用各种类型的文献外,还可通过人的直接对话等方式进行。因此,情报对知识的传递比文献更为广泛.4、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2-习惯上又称“资料”或“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和现代文献。文献是人类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所获得知识的记录,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文献作为科学技术的基本要素和信息、知讯、情报交流的最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文献记录反映着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成就和水平。积累着人类由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大量的科学理论,事实与数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重要的情报源。文献的三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文献的属性:知识信息性、客观物质性、人工记录性、动态发展性科技文献:记录有科学技术文献知识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是这样转换的:事物发生发出信息,信息经人脑加工变为知识,知识被记录形成文献,文献经传递应用变为情报,情报应用于实践产生新的信息,知识经传递应用为情报,情报经过一定时效后,又可还原为知识,情报经提炼、升华还可成为新的知识。(二)文献的分类1、按出版类型划分(十大情报源)(1)图书“图书”二字,有“图”和“书”两个含义。“图”表示绘画,“书”表示记录文字。我国国家《文献著录总则》和《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称报纸、杂志等定期出版物以外的非定期出版物为图书,包括单行本、汇编本、丛书本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印刷品统计》文件规定,49页以下称小册子,这是国际间图书资料的通用统计标准。图书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的定型出版物。包括阅读性图书(科学、信息、情报、知识、文献的相关性信息知识情报文献-3-生产专著、教科书、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教材与教科书)和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大全、年鉴、手册、辞典、指南)等。特点: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编辑出版时间过长,传递情报的速度太慢,包含的内容一般只反映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2)期刊又称杂志,有统一的刊名,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连续发行的一种出版物。有连续的年、卷、期次编号,其内容多数是由许多短篇文章编辑而成的。期刊按学科专业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按内容分:学术性、技术性、行业性、检索性、资料性、科普性、宣传性等多种。特点:与图书相比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发行流通面广。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其中科技期刊是利用率最高的文献类型,占科学家和专家利用全部科技情报的70%左右。(3)科技报告也称技术报告、研究报告。多数是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总结记录,反映某项研究的阶段成果或最后的总结报告。其中包括研究方案的选择与比较,成果与失败的记录,常常还附有大量图表及原始数据等。现在世界各国每年都出版大量的科技报告。特点:科技报告单独成册,页数不等,有机构名称和连续的报告编号,有一定的保密性。能反映新兴科学和尖端科学的研究成果,内容新颖,专业性强,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研究水平。如世界著名的美国四大报告,即美国政府的PB报告、军事系统的AD报告、国家宇航局的NASA报告、能源部的DOE报告。(4)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国际学术学议和各国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所交流的学术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等有关文献。会议文献是科技交流的重要渠道,很受科技人员的重视。会议文献分会前或会后出版,正式的会议文献出版时间一般较长,有的长达二、三年。特点:传递情报比较及时、传递情报针对性较强;兼有直接和文献交流两种方式的长处。包括:会前文献(预印本:是指开会前经选定的论文、报告、材料,由作者-4-单独印成单行本,提交会议参加人员)和会后文献(会议录,是指选择会议的学术报告、交流论文、文献资料及讨论纪要汇编成册后出版发行的资料文献)(5)专利文献专利是为了促进技术上发明创造的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在符合专利法的范围内,凡属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和革新,经发明人申请并审查属实,由政府公布予以保护,在一定期限内只准发明人专营获利,不准他人抄袭仿造,故称之为专利。专利文献的主体是专利说明书,是指各国专利局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特点: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包括:专利说明书、申请书、专利分类表、专利索引、专利报道、专利法律文件和专利检索工具等。(6)标准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下的定义是: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成果。技术标准主要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的共同技术依据。它是在各有关方面协作下,经过反复实践、选优、协调、统一、规范化等过程而制定下来的,作为一种规章性的技术文献,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技术标准文献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生产水平、加工工艺水平、标准化程度、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及利用等情况,对于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工农业发展、生产标准化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标准文献是一种规范性的技术文件。它是在生产或科研活动中对产品、工程或其他技术项目的质量品种、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供人们遵守使用。标准文献包括:国际标准(如ISO标准、IEC标准)、区域性标准(如欧盟标准)、国家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部标准(如铁道部标准)、企业标准等5大类。(7)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得某种学位,在进行科学研究后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在市场上销售,属于非卖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5-存放在图书资料部门保存,提供读者查询。一般有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8)政府出版物由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所发表或出版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两类。行政性文件如政府报告、法令、方针政策和政府公布的统计资料等;科技性文献如科技报告、技术改革、技术政策、调查报告、科普资料等。科技文献在政府出版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它是了解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各项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等情况的重要的文献信息源。特点: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9)产品资料指国内外各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企业出版物。它记录和反映已投产的产品,故其技术成熟,数据可靠,图文并茂,直观性强,是生产和科研单位研究、分析各国产品技术发展情况和产品水平的重要资料,也是经贸部门判断某项产品价值或洽谈订购产品的重要依据。由于产品不断更新,旧产品不断被淘汰,而代之以新产品样本,因此,使用时切不可忽视产品样本的时间性。包括:产品样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厂商介绍、技术座谈资料等。(10)技术档案亦称科技档案,它是记述和反映一个单位或部门在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具有保存价值,并且按照归档制度作为真实历史记录集中保管起来的技术文件资料。它是生产建设与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用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特点:具有保密性质和内部使用。包括: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图片、原始技术记录等资料。2、按文献的性质和加工深度和用途划分(1)一次文献(PrimaryDocument)也称原始文献或第一手资料。是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等。文献检索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最适用的具体的一次文献查找出来。特点:一般较具体、详尽和系统化,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6-(2)二次文献(SecondaryDocument)也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形成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学习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是学习二次文献的利用方法。(3)三次文献(TertiaryDocument)也称参考性文献。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通过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文献指南、词典、手册、百科全书、年鉴等。(4)零次文献是指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或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是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一些不公开发表实验记录、备忘录、笔记、手稿、内部报告、技术档案、信件等。由于没有进入出版、发行和流通这些渠道,收集利用十分困难。上述的零次文献由于没有进入出版、发行和流通这些渠道,收集利用十分困难,一般不能作为我们利用的文献类型。而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后三种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一般说,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知识信息的一种重要文献情报源,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3、按不同的物质载体形式划分(1)印刷型文献以纸张为存贮介质;以手写,印刷,打字,复印为记录手段。包括铅印、油印、胶印、木版印刷等等。优点:便于阅读和流传,缺点是贮密度太低,体积大、份量重、储藏要占很大空间,管理较为困难,难于实现自动输入和自动检索。-7-(2)缩微型文献一般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缩微照像等光学记录技术,使印刷型文献按比例缩小的文献资料,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和缩微卡片等。优点是体积小,存贮密度高,传递方便,节省储藏空间。缺点: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才能阅读。(3)声像型文献又称视听型资料或直感资料、它是运用录音、录像和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形式,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它能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给人以直观感觉,对于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传播情报均有独特作用。优点是存贮密度高,直观、真切。缺点:费用较高。(4)机读型文献全称叫计算机可读型文献资料。这是近几年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载体文献。它是指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将文字和图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把文献转换成数学语言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记录在磁带或磁盘等磁性载体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将它输出,转换成文字或图像。它能存贮大量情报,并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情报。主要包括:磁带、磁盘、磁鼓和光盘等。优点是存贮密度高,存贮
本文标题: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修改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3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