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一篇专题七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经典化
第一篇专题七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基础等级评价]1.(2010·新课标全国卷)如图7-11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图7-11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大小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1E2,a端为正B.E1E2,b端为正C.E1E2,a端为正D.E1E2,b端为正解析:当细直棒下落距离为0.2R时,棒的速度v1=2g×0.2R=0.4gR,有效切割长度l1=2R2-0.2R2,此时刻电动势E1=Bv1l1=2BR0.4×1-0.22gR;当棒下落距离为0.8R时,棒的速度v2=2g×0.8R,有效切割长度l2=2R2-0.8R2,电动势E2=Bv2l2=2BR1.6×1-0.82gR,比较E1与E2的表达式知E1E2,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出棒处的磁场方向向左,再用右手定则判定出b端电势高.故D项正确.答案:D2.(2010·安徽高考)如图7-12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Ⅰ和Ⅱ,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Ⅰ为细导线).两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Ⅰ、Ⅱ落地时的图7-12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1、Q2,不计空气阻力,则()A.v1v2,Q1Q2B.v1=v2,Q1=Q2C.v1v2,Q1Q2D.v1=v2,Q1Q2解析:两线圈在未进入磁场时,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下落,由动能定理知两线圈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相同,设为v,线圈Ⅰ所受安培阻力F1′=BI1L=B2L2vR1,而R1=ρ电4LS1,S1=m1ρ·4L,故F1′=B2L2vm116ρ电ρL2=B2vm116ρ电ρ.所以此时刻a1=m1g-F1′m1=g-B2v16ρ电ρ,同理可得a2=g-B2v16ρ电ρ,加速度与线圈的质量无关,即两线圈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相同,当两线圈进入磁场后虽加速度发生变化,但两者加速度是同步变化的,速度也同步变化,因此落地时速度相等即v1=v2;又由于线圈Ⅱ质量大,机械能损失多,所以产生的热量也多,即Q2Q1,故D项正确.答案:D3.(2010·山东高考改编)如图7-13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回路abcd,回路在纸面内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当运动到关于OO′对称的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图7-13B.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Blv0C.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回路中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解析:当回路运动到关于OO′对称的位置时,穿过回路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磁场面积相等,且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选项A正确;ab、cd两个边均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两个边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所以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Blv0,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回路中ab、cd两个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C4.(2010·合肥模拟)如图7-14甲所示,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v0射入P1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1、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线圈A内有随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7-14A.在0~1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B.在1s~2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C.在2s~3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D.在3s~4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解析:等离子气流由左方射入,由左手定则可知,正电荷向P1偏转,负电荷向P2偏转,电流方向由a→b;右侧回路中,在0~1s内,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电流的方向由c→d,ab、cd中电流方向相同,相互吸引,A错误;在1s~2s内,右侧回路中,电流仍为由c→d,故ab、cd导线互相吸引,B正确;同理,可判断,在2s~4s内,右侧回路电流方向均为d→c,即ab、cd导线中电流反向,相互排斥,故C、D错误.答案:B5.(2010·天津模拟)超导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作用使列车车体向上浮起,同时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得推进动力的新型交通工具.其推进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7-15所示的模型:在水平面上相距L的两根平行直导轨间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匀强磁场B1和B2,且B1=B2=B,每个磁场的宽都是L,相间排列,所有这些磁场都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这时跨在两导轨间的长为L,宽为L的金属框abcd(悬浮在导轨上方)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也将会向右运动,设金属框的总电阻为R,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恒为f,则金属框的最大速度可表示为()图7-15A.v0=(B2L2v-fR)/B2L2B.v0=(2B2L2v-fR)/2B2L2C.v0=(4B2L2v-fR)/4B2L2D.v0=(2B2L2v+fR)/2B2L2解析:在Δt时间内,磁感线相对dc边运动引起框内磁通量变化ΔΦdc=BL(v-v0)Δt;同理,该时间内,磁感线相对ab边运动引起框内磁通量变化ΔΦab=BL(v-v0)Δt,故在金属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变化ΔΦ=ΔΦdc+ΔΦab.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框中感应电动势大小E=ΔΦΔt;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根据安培力公式,dc边所受的安培力Fdc=BIL,ab边所受的安培力Fab=BIL,根据左手定则,ab、dc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达到稳定时,与阻力f平衡,f=Fab+Fdc=2BIL,由以上关系式联立得v0=4B2L2v-fR4B2L2.答案:C6.(2010·福州模拟)如图7-16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k,k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图7-16中.求:(1)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2)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解析: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ΔΦΔt=S′ΔBΔt=12l2|k|线框的电阻R=ρ4lS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ER,解得I=|k|lS8ρ.(2)线框上、下半边所受的安培力相互平衡,线框右边受的安培力为F=BIl安培力随时间的变化率为ΔFΔt=IlΔBΔt解得ΔFΔt=k2l2S8ρ.答案:(1)|k|lS8ρ(2)k2l2S8ρ7.(2010·江苏高考)如图7-17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图7-17(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m.解析:(1)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运动BIL=mg①解得B=mgIL②(2)感应电动势E=BLv③感应电流I=ER④由②③④式解得v=I2Rmg(3)由题意知,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m由机械能守恒12mv2m=mgh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BLvm感应电流的最大值Im=EmR解得Im=mg2ghIR答案:(1)mgIL(2)I2Rmg(3)mg2ghIR8.(2010·上海高考)如图7-18所示,宽度L=0.5m的光滑金属框架MNPQ固定于水平面内,并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4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框架的电阻非均匀分布.将质量m=0.1kg,电阻可忽略的金属棒ab放置在框架上,并与框架接触良好.以P为坐标原点,PQ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金属棒从x0=1m处图7-18以v0=2m/s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做a=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中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求:(1)金属棒ab运动0.5m,框架产生的焦耳热Q;(2)框架中aNPb部分的电阻R随金属棒ab的位置x变化的函数关系;(3)为求金属棒ab沿x轴负方向运动0.4s过程中通过ab的电量q,某同学解法为:先算出经过0.4s金属棒的运动距离s,以及0.4s时回路内的电阻R,然后代入q=ΔΦR=BLsR求解.指出该同学解法的错误之处,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出结果.解析:(1)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其大小F=ma=0.1×2N=0.2N金属棒运动0.5m,框架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所以Q=Fs=0.2×0.5J=0.1J.(2)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为F=BILI=ER=BLvR所以F=B2L2Rv=ma由于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v02-2ax0-x所以R=B2L2mav02-2ax0-x=0.42×0.520.1×222-2×21-x=0.4x(SI).(3)错误之处是把0.4s时回路内的电阻R代入q=BLsR进行计算.正确的解法是q=It因为F=BIL=ma所以q=maBLt=0.1×20.4×0.5×0.4C=0.4C.答案:(1)0.1J(2)R=0.4x(SI)(3)见解析[发展等级评价](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0·新课标全国卷改编)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热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解析:由物理学史可知,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错误;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C正确;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错误.答案:C2.如图1甲、乙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A的电阻,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A发光,则()图1A.在电路甲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亮B.在电路甲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C.在电路乙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暗D.在电路乙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解析:甲电路中,灯A和线圈L串联、电流相同,断开S时,线圈上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减小,通过R、A形成回路,渐渐变暗.乙电路电阻R和灯A串联,灯A的电阻大于线圈L的电阻,电流则小于线圈L中的电流,断开S时,电源不给灯供电,而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通过R、A形成回路,灯A中电流比原来大,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答案:D3.水平面上的光滑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光滑导体棒ab、cd,两棒用绝缘细线系住,且细线处于拉直状态,匀强磁场的方向如图2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2乙所示,不计ab、cd间电流的相互作用,则在0到t0时间内细线中的张力()图2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解析:磁场均匀减小,导体棒中产生大小不变的感应电流,但磁场在减小,所以在0到t0时间内,细线中的张力在逐渐减小,t0时刻减小到零,因此B正确.答案:B4.(2010·宿州模拟)如图3所示,矩形闭合线圈,在外力F的作用
本文标题:第一篇专题七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经典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5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