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商品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2.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3.商品的效用:是指商品能满足买主需求的某种使用价值或功能。它是商品的核心部分,是消费者追求的核心利益,是满足消费需求的中心内容。4.商品的品质:主要指商品理化性质、技术经济性能、使用寿命等因素,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素之一。5.商品式样:主要指商品的结构原理、造型是否先进,花色是否新颖,它是决定商品吸引顾客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6.商品特点:是指某商品与同类或同种商品比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优良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7.商品包装:是商品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强化产品的特征和风格,并具有保护商品、方便购买、促进销售的功能。8.商品商标:不同厂家的产品是由商标加以区别的,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源。9.商品保证:属于产品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指生产经营者对工业配套产品、实施三包的产品,以及有关使用安全、卫生产品等的质量特征实施的售后服务活动。10.商品维修:维修是保证商品使用寿命的一种必要措施。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采取上门维修服务或定点维修的形式,保证消费者的正常使用。11.商品运送:指根据商品特点或顾客提出的要求,采取送货上门的服务措施。12.商品安装:是企业向用户提供现场技术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承担安装、调试、指导正确使用等。13.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14.社会调查法:具有双向沟通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调查中既可以将生产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又可以将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生产者。15.现场实验法:就是通过一些专家,或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群,凭人体感官的直觉,对商品的质量及其与商品质量有关的方面做出评价的研究方法。16.分析实验法:这是一种在实验室内或一定试验场所,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商品的成分、构造、性能等进行理化鉴定的方法。17.技术指标法:是一种在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同类商品,根据国内或国际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质量技术指标,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鉴定商品质量的方法。18.对比分析法:是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商品资料收集积累,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找出提高商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扩展商品功能的新途径。第二章1.商品质量(狭义):是指产品质量,通常称为商品品质。它是指产品与其规定标准技术条件的符合程度。2.营养成分:是指食品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水分等。3.可消化率:是指商品在食用后,可能消化吸收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食品中营养成分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程度。4.发热量:是指商品的营养成分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它是反映食品营养价值最基本的综合性指标。5.适应性:是指某种商品满足其主要用途所必须具备的性能。它是构成这种商品使用价值商品学名词解释的基本条件。6.安全、卫生性:是指商品在使用时,有关保护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各种性质。7.耐用性:是指商品在使用时,抵抗各种外界因素对其破坏的性能。8.造型结构合理性:主要是指商品的形状、大小、部件装配及花纹色彩等,要求式样大方新颖、造型美观、色彩适宜、装潢适时,具有艺术感和时代风格。9.质量保证:是指对产品用户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保证提供优质商品、文明销售和优良的售后服务等。由于这一系列工作的重要作用,被国内外称为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10.质量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其内容: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测定并与商品技术标准对比,如在质量上出现误差,则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调整生产工序,以保证质量。这一系列的工作伴随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是质量保证的基础。11.全面质量管理(TQC):就是要发动企业各部门及全体职工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的各个因素,建立从设计、制造及使用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用经济方法生产出满足消费者(或用户)要求的商品。第三章1.商品分类: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某种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逐级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组别、品目,及至品种、花色、规格等。这种科学地、系统地将商品逐次划分的过程称为商品分类。2.商品分类标志:是指商品本身共有的并能用以区别某类(或某种)商品与其他类(或种)商品的本质特征。3.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第四章1.商品标准:是对商品的质量以及与质量相关的各个方面所做的统一规定。2.商品标准化: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和协调,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过程。3.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4.行业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由专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标准化组织批准发布的在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5.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由地方制定批准发布,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6.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发布,在该企业范围统一使用的标准。7.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上权威组织制定,并为国际上承认和通用的标准。主要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和发布的标准。8.等同采用:是指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相对应。9.等效采用:是指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只有小的差异,编写上也不完全相同。10.非等效采用:是指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的采用形式。11.产品质量监督:是由国家及省、市、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机构,依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测试、检查与评定。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商品学名词解释益。12.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13.产品质量标志:是证明产品符合某一标准或达到某一水平的一种符号或标记,是对经过认证的产品的一种表示形式。第五章1.商品鉴定:是鉴别和评定商品质量的综合性工作。具体是指通过对商品的鉴别评定,分析商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及其对质量的影响,确定商品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评价其真伪或是质量优劣的过程。2.商品识别:指的是通过对商品自然属性的认识而对商品种类、品种、规格、性能等方面进行区分的过程。3.商品检验:是指利用工具或仪器,按照规定的方法,对照商品的标准检查、评价商品是否合乎规格、要求的过程。4.商品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商品的成分、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对商品质量的影响。5.感官鉴定法:是借助人体正常的感觉器官,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商品进行鉴定的方法。6.理化鉴定法:是采用各种试剂、仪器和器械来鉴定商品质量的方法。7.物理鉴定法:是根据物理学原理,利用各种仪器或器械,通过对商品的物理性质及机械性质的鉴定,来确定商品的质量的方法。8.物理量鉴定法:也称度量衡鉴定法,它是运用各种度量衡器具对商品的长度、宽度、厚度、体积、重量、比重、密度、容量、比容、粒度、粗细度等所进行的测量。9.机械性能鉴定法:是用机械设备测定商品机械性能的鉴定方法。包括强度、硬度、弹性、脆性、伸长率、耐磨性、透气性、透水性等项目的鉴定,多用于工业品和材料的品质评价。10.光学鉴定法:是利用各种光学仪器来鉴定商品色泽、成分、结构和性质的一类方法。11.热学鉴定法:是指通过对商品的加热或降温处理来鉴定商品是否发生破损、性能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物态变化时的温度等,并以此来判断商品质量的方法。12.电性能鉴定法:是指利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商品电性能指标如绝缘电阻,耐电压性能等进行测试,从而确定商品质量的方法。13.化学分析法:是根据商品试样,对加入的某种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确定商品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的一种方法。14.定性分析法:是测定商品化学成分种类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化学反应结果所呈现的特殊颜色或生成的沉淀、气体,来确定商品化学成分的种类。15.定量分析法:是测定商品化学成分含量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组成成分作出量度的分析。16.重量分析法:是根据一定量的试样,利用相应的化学反应,使被测的成分析出或转化为难溶的沉淀物,再将沉淀物经过滤出、洗涤、干燥或灼烧后,准确地称其重量,即计算出试样中某成分的含量。17.容量(或滴定)分析: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加到被测溶液中,直到两物质的化学计量点,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成分含量的方法。18.随机抽样:即群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有同样被抽取的机会(概率),抽样都完全用偶然的方法抽取,事先并不考虑或选择应抽取哪一个样品。商品学名词解释19.简单随机抽样:是在同一批同类商品中不加挑选地抽取若干作为样品,做到对批中全部商品完全随机化、任何商品都有被抽出的机会。20.直接抽样法:由鉴定人员在现场不加选择地抽取。21.抽签法:先将商品编号,然后将号码写在纸上,做成纸签,折叠好并混匀后随机抽取。22.随机数表发:是将数字随机组合编写而成的系列数字表格,可以根据应用数字范围多少自制。抽样前,先将待抽样商品逐一编号,编号的次序与方法不受任何限制,然后用铅笔尖在随机数表中任意指定一点,从所指数开始向任意方向数去,依次选取与待抽商品个(件)数相等的号码个数,按选取的号码,对码抽样。23.分层随机抽样:是先将一批同类商品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部分中随机抽取若干样品。24.分段随机抽样:是先随机抽取几个小部分(大包装),然后再从所抽取的每个小部分(大包装)中进一步随机抽取若干商品(小包装),最后将抽出的商品合并作为样品。25.规律性随机抽样:是按一定规律,从整批待抽商品中抽样,即先对整批商品按顺序编号,并随机决定某一号码作为抽样的基础号码,然后将逢该号码的商品抽出作为样品。26.商品品级:是表示商品质量优劣的等级,它是商品适于某种用途的主要标志,是商品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27.百分记分法:是将各项指标的状况规定在一定的分数,重要的指标分数权最大,次要的指标分数权小。多用于食品品级的划分和评定。28.限定记分法:是将商品的各种疵点规定为一定的分数,以疵点分数的总和来确定商品的品级。商品疵点越多,则分数总和越高,其品级也就越低。29.限定法:是在商品可能产生疵点的范围内规定各类商品每个品级限定疵点的种类和数量,不能出现的疵点和决定成品为废品的疵点限度等。第六章1.无机物:在化学界一般把单质及不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无机物(碳的氧化物、金属碳化物、碳酸盐等除外)。2.有机物:组成有机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在化学界把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金属碳化物、碳酸盐等)。3.商品的化学性质:一般指商品的化学稳定性。即商品抵抗各种外界因素对其发生化学作用的能力。4.耐水性:是商品在不同温度下,对于水(包括空气中的水分)的连接作用或间歇作用所产生的反应。5.耐氧化、耐光、耐候性:是指商品在加工、储运和使用中抵抗空气中的氧、日光中的紫外线和气候等外界因素作用的能力。6.商品的物理性质:是指商品的重力、湿、热、光等物理因素作用下的反应。7.比重:是指商品单位体积的重量。8.容重:是指多孔性商品的单位体积重量。9.吸湿性:物体吸附和放出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也称为吸湿和解吸。10.商品含水率:是指商品水分含量与商品湿重的百分比。11.商品回潮率:是指商品中水分含量与商品干燥时重量的百分比。12.导热性:是物体传递热能的性质。13.耐热性:即商品的抗热性,是指商品经受温度变化而不致破坏或显著降低强度的性质。14.商品的机械性质:是指商品在生产和使用中受到荷重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也称力学性商品学名词解释质。15.应力:是指商品在荷重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抵抗力。16.蠕变:是指一定的较小荷重(小于断裂荷重)连续作用在商品体上
本文标题:第一至九章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