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8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发及SO42-的检验一、过滤与蒸发【复习回顾】1.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1)主要仪器:、烧杯、、铁架台、滤纸等。(2)简易装置图(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使滤纸紧贴。滤纸边缘应略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滤纸的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相接触。以上就是平常所说的“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1)主要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图(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不断搅拌,防止由于造成液滴飞溅;b.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热的蒸发皿应用坩锅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上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在上。【实验探究】步骤现象①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约12g水中,用搅拌,直至为止。固体食盐逐渐,食盐水略呈。②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倒入中,若烧杯中的溶液,再一次不溶物留在,液体沿流入另一烧杯中③蒸发:将滤液倒入中,用加热同时用,待出现较多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9【思考讨论】1.粗盐水过滤后,滤液仍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因?下一步如何操作?2.整个过滤蒸发过程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二、SO42-的检验1.试剂:、溶液2.现象:。3.化学方程式:4.问题探讨:(1)在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时,每次应取少量进行检验,而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全部加入到待检测的试样溶液中,为什么?(2)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方案检验某试液中是否含有SO42-,评价下列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甲:试液加BaCl2白色沉淀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结论:试液中有SO42-。乙:试液稀盐酸无明显现象BaCl2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有SO42-。5.结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溶液试样,先滴加几滴,再加几滴,若看到有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加盐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排除的干扰;二是排除的干扰。三、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1.粗盐的成分:主要为NaCl、并有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2.除杂试剂及反应原理。阅读课本中的溶解性表,填写下列空格加入试剂杂质化学方程式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3.问题讨论(1)除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除MgCl2时能否用KOH?除CaCl2时能否用K2CO3溶液?(2)为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应是过量的,过量的氯化钡是怎样除去的?(3)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又是怎样除去的?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过滤操作是在哪一个环节进行?4.结论:根据溶解性表,除去SO42-一般用,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食盐的成分,应选择作试剂;除去Mg2+一般选择,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而又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应选用除Mg2+;除Ca2+应用作除杂剂,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原则应用。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加入的试剂往往是过量10的,而过量的试剂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这就要求除杂剂在除去杂质离子的同时,又要除去新引入的杂质离子,故试剂的加入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本次实验中,加入除杂剂的顺序应满足在之前,操作应放在加之前的条件。滴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1);(2);(3)。【随堂巩固练习】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汽油和水B.食盐和蔗糖C.泥沙和食盐D.铜粉和铝粉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B.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D.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3.过滤时正确操作为()A.将待过滤的物质搅拌后直接倒入过滤器中B.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先倒出上层清液,再将沉淀倒入过滤器中C.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直接倒入过滤器中D.对待过滤的物质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三层滤纸处4.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5.通过分别加入AgNO3、Ba(NO3)2、Mg(NO3)2三种试剂,使某溶液中的Cl-、OH-、CO32-先后沉淀出来,逐一过滤加以分离,则加入三种试剂的顺序是()A.AgNO3、Ba(NO3)2、Mg(NO3)2B.Mg(NO3)2、Ba(NO3)2、AgNO3C.Ba(NO3)2、AgNO3、Mg(NO3)2D.Ba(NO3)2、Mg(NO3)2、AgNO36.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并得到食盐晶体,其实验步骤和加试剂的顺序是:课后作业1.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①B.③④C.②③D.②④2.下列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属于化学分离提纯法的是()A.分离沙子和食盐水溶液B.分离溶于水中的氯化钠C.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D.将O2和CO2混合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除去CO2气体3.除去白砂糖中少量的沙子,应采取的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溶解→结晶B.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溶解→过滤D.加入适当的试剂,将沙子溶解114.若粗盐中含有Na2CO3杂质,则下列除杂过程:①加足量稀盐酸②蒸发结晶③溶解④过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5.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6.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A.氧化铜和炭粉B.硝酸钾和硝酸钠C.水和酒精D.硫酸钠和硫酸钡7.为了将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1)操作①盛放药品可选用(填仪器名称)。(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4)操作③的目的是;为何不先过滤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NaClNa2SO4NaHCO3加热①残留物溶解溶液加BaCl2②悬浊液加Na2CO3③过滤④滤液加热煮沸⑤纯净的NaCl溶液8.在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动手操作是(作具体、完整的说明),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根据是(填写代号)。A.蒸发皿中恰好无水B.蒸发皿中刚刚产生白色固体C.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对黄海海水每次取20g,严格按照过滤、蒸发、冷却、称量、计算的实验步骤规范操作,连续实验三次,算得平均每次得固态的盐ag。该海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或“”)5a%。9.某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废液缸中盛有一种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H+、Cl-、SO42-。现欲证明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忙完成实验。取适量废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氯离子的存在。
本文标题: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6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