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论1、企业竞争优势1P13成本价值2、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1P233、物流定义1P354、分类1P375、效用1P41形式时间空间占用6、商(商品价值、所有权)物(使用价值、商品实体)分离1P481P577、第三利润源设备、生产能力——劳动、科技、生产率——物流、节省成本8、效益背反一环节-,另一环节+1P59物流系统1、系统的概念2P4输入处理输出2、物流系统的功能、特点2P63、原则2P10成本观念、最优化等级4、组成2P13硬件、作业、管理、信息5、物流硬件系统:基础设施——运输工具——物流中心6、物流作业系统:运输、储存、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7、物流管理系统8、物流信息系统9、效益背反:同一资源所完成的诸多效用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的现象10、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个子系统的功能、各环节的成本、各子系统功能和成本分析方法11、物料管理与实体配送:对称系统、偏进货型、偏出货型、逆向系统12、成本中心:运输、仓储存货、物流搬运、流通加工13、节和链14、物流渠道电商物流15、物流的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16、节省流通成本2P3717、自建物流模式:实力雄厚的电商企业,传统企业的电商:提升物流质量,降低成本,开放平台18、第三方物流模式:非核心业务给专业的企业去做19、物流联盟模式:多家电商企业与一家或多家物流企业合作、或建立物流企业20、交付时间影响因素:物流模式、商品种类、分仓模式(母子,姊妹)21、菜鸟网络:线上平台和线下配送、前端展示和后端物流22、京东: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快递公司、厂商)23、当当:自己运营仓储和第三方物流24、亚马逊:自建物流与第三方配送25、趋势:自建仓加落地配、信息技术设备、母子仓减少姊妹仓增多、最后一公里的自提点建设物流系统管理1、与企业目标的关系:利润:收入、成本资金利用率:现金、投资2、物流管理的四个阶段:分项管理阶段——部分功能一体化——内部物流一体化——内外部一体化3、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3P84、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运作成本+保险费用+其他成本5、物流对企业的作用=实现生意+客户服务+提升盈利+捕捉客户信息6、搭建物流体系的过程:目标确定,制定策略,制定操作流程,评估自身资源,计划管理,实施控制7、改进物流体系7、客户服务:让内(股东)、外(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客户满意是物流运作的使命8、渠道分析:何种运输和配送方式能使公司的盈利率和市场份额达到最佳平衡?9、配送网络:公司现有的物流配送网络是否足以支撑公司的所有业务的展开?仓库数量、配送中心选址(送货补货三天内)、优化配送网络10、仓库:公司的现有的物流仓库设施是否能足以支撑所有的客户需求?仓库规划方法、仓库管理方法11、运输:积极利用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的中枢,完善的系统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成本,提高顾客满意率至关重要三方物流不合理运输、运输成本控制、运输合理化3P3812、库存管理:基本订货点DT,或DT+SS方法3P45,A(70%)B(20%)C(10%),全面订单管理TOM3P51,补货13、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的中枢,完善的系统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成本,提高顾客满意率至关重要销售预测的成功率=预测模型+信息系统14、绩效考核:5615、业务流程:按照流程的战略重要性及发生频率,可以把业务流程分成战略规划型、日常管理型、日常操作型和例外业务型四种类别57书面操作流程的制定和有效性鉴定应先于实际业务操作16、组织架构:58物流职能活动1、职能分类: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职能2、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送功能、储存功能规模经济、距离经济:每单位成本随规模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3、运输服务的选择:速度、运输成本、可靠度4、内部:运输服务成本与仓库成本效益背反5、外部:通过订单数量的增加来弥补供应商由于选择快速运输服务带来的成本增加6、包装:销售包装、物流包装方便与效率提升功能,防护功能,促销功能,信息传递功能7、包装成组化,MCS:标准化形成单位载荷8、装卸搬运:防止无效装卸、充分利用重力、充分利用机械、提升活性9、流通加工:适应多样化的客户的需求。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分选加工、精制加工、分装加工仓储1、储存即对物品(商品、货物、零部件等)的保存与管理。具体来说是在保证物品的品质和数量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在一定期间内把物品存放在一定的场所的活动。在物流系统中,储存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2、时间效用、产品效用3、4、基本仓储决策:物权、数量、规模、储量、位置5、物权决策:自营仓储和公共仓储,主要取决于货物的量因为公共仓库一般根据存储或处理的箱数或重量来收取费用。因此,当仓库活动量足够大时,公共仓库的成本高于自营设施的成本。公共仓储的优势:节约资产、满足高峰需求、规模经济、灵活性、税收优势、详细了解成本劣势:通讯问题、专业化服务的可得性、空间的可得性自营仓储的优势:更高水平的控制、可定制性、成本(可接受75到80的利用率)、人力资源、企业形象劣势:灵活性、投资6、规模、数量效益背反一般的趋势是在企业的配送系统中拥有较少但规模较大的仓库。7、规模决策:空间容积8、数量决策:最难估算的是销售机会损失的成本,客户服务和物流成本权衡9、库存成本与仓储成本:针对在库的货物、、针对仓库本身10、运输成本随仓库数量先减后增:外向运输成本和内向运输成本效益背反分拣作业1、分拣作业(orderpicking)是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拣出物品,并放置在制定地点的作业。2、动力的产生来自于客户的订单,分拣作业的目的也就在于正确而且迅速地集合客户所订购的货物。3、拣货单位:订货单位合理化主要是避免过小单位出现在订单中,减少作业量与误差单件——箱——托盘——特殊物品4、分拣信息传递方式:订单传递拣货单传递显示器传递无线通信传递电脑随行指示自动拣货系统传递5、分拣作业方式:按订单的组合,可以分为按单分拣和批量分拣。按人员组合,可以分为单独分拣方式(一人一件式)和接力分拣式(分区按单分拣)。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人至货前分拣和货至人前分拣等。按分拣信息,可以分为分拣单分拣、标签分拣、电子标签分拣、RF分拣、IC卡分拣等。6、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到达有亮灯的储位、按卷标所显示数量拣取该储位上之品项摘果式:按订单,品项亮灯播种式:按品项、客户亮灯降低前置作业时间,大幅度降低错误率7、RF:将订单资料由计算机主机传输到掌上终端,分拣员根据掌上终端所指示的货位8、IC卡:利用计算机及条码扫描器的组合,将订单资料由计算机主机复制到IC卡上,分拣人员将IC卡插入计算机,根据计算机上所指示的货位,刷取货位上的条码9、自动分拣方式:自动分拣方式由于是无人分拣,因此设备成本非常高,此种分拣方式常被利用在高价值、出货量大且频繁的A类货物上。自动分拣生产效率非常高,分拣错误率非常低。10、分拣策略:分区——订单分割——订单分批——分类11、分区策略:按货物特性:外形、存储条件、出货频率;按拣货单位:按拣货方式;按工作分区12、订单分割策略:取决于分区13、订单分批策略:总合计量分批,固定订单分批,时窗分批(客户预期等待时间、订单处理时间),智能化分批(编码与位置配合)14:分类方式:分拣时分类,分拣后分类15、分拣作业系统管理:货物的合理流动,即货物从进入储存系统开始到出库为止必须尽可能使运行路线最短,作业效率最高,使进货、储存、拣货、出货这一流动过程合理化16、储存与拣货货架不分开:两面开放式货架,出入库通道分开单面开放式货架,出入库通道合一17、储存与拣货货架分开:18、补货作业:从保管区将物品移到拣货区域,并作相应信息处理的活动。保证拣货区随时有货可拣19、保管储区是指对货物进行储存的区域,而动管储区是指在拣货作业时所使用的拣货区域,此区域的货品大多在短时期即将被拣取出货,其货品在储位上流动频率很高所以称为动管储区。20、A放动管,BC放保管21、补货时机批次补货:一次补足定时补货:定时检查动管储区随机补货:专员巡查,适合作业量不便掌握22、补货方式整箱补货;小体积整拖补货;大体积货架间补货配送1、以顾客为中心(7R)配送往往是小范围的物流活动配送是高水平的送货——有组织、有计划的送货2、进货——储存——拣货——配货——配装——送货——交货3、目标:七个恰当:时间、地点、条件、产品、成本、方式、消费者快捷响应、最低库存、整合运输4、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5、共同配送(强调联合、稳定性强):同产业、异产业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和系统化。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功能互补、协调一致6、互用配送(强调自身、稳定性弱):契约,互用对方配送系统7、配送战略:直接(无中间)运输;多点(供应商)逗留;配送中心;8、车辆调度原则:安排车辆负责相互距离最接近的点的货物运输安排车辆各日途经站点时,使站点群更紧凑从距离最远的站点开始设计行车路线呈水滴状,无交叉尽可能采用最大车辆取货、送货混合安排避免时间窗过短过远采用其他配送方式9、车辆调度:节约法:节约距离最大的合并
本文标题:电商物流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7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