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1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1951~2002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2.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全球温度上升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B.西亚2C.北非D.中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5~7题。5.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是()A.升降均衡B.逐年上升C.稳中有升D.波动上升6.安徽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积极接纳沿海地区的各类产业转移,发展经济B.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工业C.大力发展科技,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D.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减少其他能源的输入7.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完成8~9题。8.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的变化B.距海远近的变化C.气温的变化D.降水量的变化9.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A.西西伯利亚平原B.亚马孙平原C.埃塞俄比亚高原D.墨西哥高原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0~12题。310.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1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1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二、综合题(共40分)13.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87.8192229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66.47395材料2: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20世纪6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阿克苏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71.7~73.384.42材料3: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4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多平方千米(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6分)(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1:2011年10月9日至11日,来自南非278个地方城市和行政区的市长们举行会议,针对将于今年年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探讨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作用。会议发表了《南非市长会议关于气候变化的宣言》。宣言强调,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市长们承诺,将带领各自行政区内的民众,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材料2: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材料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国家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2.831.691.451.2713.010.02.031.31.24(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8分)5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由材料2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3)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_______,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解析:结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最明显。答案:A2.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50年内气温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答案:B3.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会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有的地方会减产,如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答案:B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则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西亚地区。答案:B5、6、7.解析:第5题,仔细读图可知,这几年安徽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是有升有降,但不均衡,总的趋势是上升。第6题,应对气候变化,首先要节能降耗,结合安徽的实际,在接纳产业转移时,应有选择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是高耗能工业,不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安徽的煤炭资源丰富,应发展节煤技术,在利用能源时,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第7题,气温升高,积温增加,会使安徽各地的生长期延长;但是气温升高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并且导致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缩小,极端异常天气事件多发。6答案:5.D6.C7.C8、9.解析:从图中信息看,甲物种的生存地域向北迁移比较明显,而气温是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说明原先甲、乙两物种生存的地域的温度条件发生了变化。目前,全球变暖是气温的主要变化趋势,对于热带地区来说,这种变暖的变化表现的相对于温带和寒带地区不很明显。答案:8.C9.B10、11、12.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第11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12题,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答案:10.A11.D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解析:第(1)题,第一问直接从题干材料和材料1的表格数据中可以得出结果。多年平均气温上升主要是温室效应的结果。第(2)题,可以从材料2和材料3中看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河湖的影响,并可进一步分析这些变化对植被等其他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第(3)题,实际是考查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提高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建议在山区多建水库,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14.解析:第(1)题,联系教材知识及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即可完成。第(2)题,由图中曲线可知城市化水平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二者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第(3)题,由材料3表中人口数据对应材料2图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可知,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结合中国能源利用状况回答措施。第(4)题,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际增加较少,可知植被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重要作用。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2)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呈正相关。原因:城市化水平7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发达,生活水平高,人均能耗多,需要燃烧大量煤、石油等矿物燃料。(3)中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7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