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电大行政管理专科论文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政府职能及发展趋势姓名白雪教育层次专科学号1052001450992省级电大贵州省电大专业10秋行政管理分校贵阳市电大指导教师范怡雯教学点直属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初审意见分校初审人(签名):年月日终审意见分校复审人(签名)年月日初评成绩目录一、问题的提出..........................................................................11.1国内外研究现状.............................................................1二、政府生态职能的提出.........................................................22.1政府职能的含义..............................................................22.2政府职能的特征..............................................................3三、政府职能的实现.................................................................33.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生态管理活动..........................43.2构建政府生态管理的大部门体制及其运行机制..........4四、总结......................................................................................4参考文献:..................................................................................5浅析政府职能及发展趋势[内容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权,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其职能与“三农”问题能否破解休戚相关。本文通过构建政府生态职能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指出了政府生态职能符合政府职能发展转变的发展方向,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生态职能的最终使命是推动政府向社会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推进和构建持续发展的经济,繁荣健康的文化,和谐的社会关系,以此服务于全体公民的健康、幸福与自由正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政府生态职能的内涵及其相对独立性的论证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其机构改革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关键词]政府职能职能定位发展趋势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改善,全面小康社会逐步推进。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人口、经济增长与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在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深化。尽管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我国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并日益演化为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关联的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1.1国内外研究现状政府生态职能是政府职能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为了解决生态问题而生,是政府生态管理的依据,其确立和发展遵循政府职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政府职能研究是现代政府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一般来说,政府的模式、结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是由政府的职能决定的。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因此,研究政府管理自然要从研究政府的职能入手,或者说,研究政府职能是研究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国外对政府职能的研究始终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展开,先后经历了“守夜人”的政府理论,全面干预的政府理论和适度干预的政府理论等几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是:首先,西方政府职能研究一般以政府的经济职能发展为核心,用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取代了政府其他职能的阐述,这种方式是不太全面的,掩盖了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其次,在相关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政府生态职能的概念,但对政府在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各个领域中作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生态问题的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国内关于政府职能的研究著作和文章已经众多,这些著作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根据国家工作重心的调整,重点围绕着政府职能转变,对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且根据政府职能的作用领域分类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政府职能类型体系。在我国政府职能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对政府职能的阐释遵循西方政府职能发展历史研究的一般思路,偏重于政府经济职能,从经济职能的变迁来分析我国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历次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其次,对政府职能发展的趋势有大致相同的预见,如都认为当今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从政府政治统治职能向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从经济职能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但对政府职能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再次,政府生态管理方面的职能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仅以《政府生态管理》为核心代表。可以说,对政府生态职能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二、政府生态职能的提出政府职能是政府研究的核心内容。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岗位设计和运行机制设计的前提,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一个复合概念,政府职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职能的内部构成进行不同的分类,形成政府职能类型化体系。政府职能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转变的过程,它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生态职能的提出是政府职能发展演变的未来趋势。2.1政府职能的含义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是运用公共权力进行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机构。政府职能就是指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要解决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和深度的问题,即政府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不该管什么的问题。确定政府职能,一般要放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进行考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事务不断增多,政府职能呈扩大的趋势,职能内容日渐丰富。2.2政府职能的特征政府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公共利益导向性。政府职能的公共利益导向性源于政府的本质属性。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和福利,服务于民。二是整体性与多层次性。政府职能的内容涉及政府行政系统对国家事务和生活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涵盖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构成了政府管理的全部工作范围。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服务目标,各项政府管理活动从纵向和横向上都进行了划分,形成政府职能相对独立的领域。政府职能因此就是一个各构成要素纵横交错、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职能体系。政府职能的整体性和多层次性要求政府的职能划分既要根据社会需求和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又不能全然割裂各个具体职能的联系。三是稳定性与动态性。政府职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总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尽管政府职能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方式、各种手段以及不同的运行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政府职能也只能不断变化和发展。对政府职能作出及时的调整与适应是政府体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职能的动态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国家性质、社会形式和任务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随着社会环境和国家体制的改变,政府职能的某些功能也会发生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求日益多样性,政府职能也会相应地增减。四是服务本质。所有政府管理活动都应该是为了服务大众,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政府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社会胜义国家的职能属性的具体体现。三、政府职能的实现在过去的30年肚,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日压力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职能,在生态管理体制、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以环境污染治理为重心的“统管理、分仁负责”的生态管理体制。但,政府生态职能分散一少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的现状没有改变,生态管理的政策综合与协调能力明显不足,尹段不完善。面对日益严峻、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生态问题,政府履行生态职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根据生态问题的二个表现形式,政府生态管理体制的重构和完善,是解决自然性生态问题和衍生性生态问题的前提,也是政府生态职能实现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政府进行改革创新。3.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生态管理活动政府生态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是顺利实现政府生态职能的关键。目前,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学下,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与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不断提升政府生态管理的认识水‘卜,更新观念理念,提升生态管理在国家战略管理中的地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生态文明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昆,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3.2构建政府生态管理的大部门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有效的生态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态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生态政策是实现政府生态管理目标的基础。完善政府生态管理机构,理顺政府生态管理体制是实现政府生态职能的保证。为此,按照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构建以生态职能为核心的,权责一致,统一、协调、综合的生态管理大部门体制,是应对当今及未来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四、总结提出政府生态职能,就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为对象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尝试构建一个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框架,将政府有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工作纳入到相对统一的政府职能范围内,提高生态管理在政府管理活动中的地位。政府生态职能的内容要在科学界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政府要全面履行生态职能,对不符合生态管理的各项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改革,着力解决生态管理体制问题,逐步建立起职能相对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提升宏观生态环境政策在国家战略决策中的指导地位和约束力,推动以多元网络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生态问题解决机制和制度。政府生态职能的最终使命是要政府创造一个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推进和构建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活,繁荣健康的文化,和谐的社会关系,以服务于全体公民的健康、幸福与福利。参考文献:[1]陈延庆.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变迁论析——行政生态学视角的考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黄爱宝.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生态管理职能[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3]林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4]黄爱宝.试论引导型政府生态管理职能[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06)[5]周庆行,吴长冬.生态责任:政府责任的新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8(02)[6]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动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7]黄爱宝.责任政府构建与政府生态责任[J].
本文标题:电大行政管理专科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8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