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单元从生活中找米
第三单元从生活中找米(王升梅)一、知识储备初中生活是一个新的世界。怎样解决令人头疼的作文问题呢?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材料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两种生活之中,一种是直接的生活,一种是间接的生活。如果我们重视了这两种生活经验的积累,那么写作的材料就丰富了。“米”也就从这两种生活中找到了。可是我们平时缺少心眼,没有注意留心观察,甚至熟视无睹,无意之中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材料积累,认为一切很正常,没有什么可写的,因而作文时便无话可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想做饭,只是空话一句。唯物论的反映论告诉我们:文章,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只能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存在的。不要说我们,我们大家,就是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的大作家,没有材料也是写不出文章的。在这一点上,人人平等。有的作家,一朵小花、小片绿叶、一根小草、一颗小石子,都能写出轰轰烈烈的大文章来,就在于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刻的领悟。朱自清先生写父亲:在祸不单行的家境中,只写了父亲买桔子的一个背影,就催人泪下了。鲁迅先生的《社戏》里写看戏、回家、偷豆的几个场面,把农村少年儿童朴实、善良、友好的品质描绘得恰到好处。《孔乙己》中的几个字“踱、站、排、摸”等就能把人物的处境、人物的心理刻画出来。方纪的《挥手之间》,抓住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登上飞机回头向送行人们挥手致意的一刹那间的特定的动作,来进行刻画,把一个伟人阔大的胸怀、高瞻远瞩的气魄展露在世人面前。当然,生活中有些老得掉牙的材料就不应再写了,如:拾金不昧、帮老人推车、让座位、送病人、雨中抢收、病中送教、灾后送钱送衣、抢救落水儿童等等。但如果要写就应该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不平凡的东西来。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之中,生活在密切的人际关系之中,爱情、友情、亲情、师生情、邻里情,都有可写的材料,关键在于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鲁迅先生说过:“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开阔我们的生活视野,除了注意“所作”、“所遇”、“所见”的直接生活经验之外,我们还应重视“所闻”的间接生活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世上的事有千千万万,我们不可能、也无法每一件事都得亲身经历,这就必须重视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获取间接生活经验。读书时,其中精采的片断,有意义的故事,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堪称名言、格言、警句、谚语、熟语、好的成语都可以摘录下来,既可反复琢磨、体味,又可供写作之需。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几十年在大英图书馆博览群书,水泥地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终于写成了世界巨著——《资本论》。闻一多先生潜心治学,足不出户,成了“何妨一下楼”的先生,写成了《诗的格律》,对新诗的形成与格律的探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平时多阅读一些名著,写一些读书札记,可以对书中的人、事、物进行点评,写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或心得,持之以恒,收获会更大,同样可以从名著、报刊找到“米”。像二OO一年高考中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朱贵开店》、《阿Q新传》等都是从名著中挖出材料,找的“米”下锅的。我们平常训练的续写、仿写、扩写、看图作文等,其实就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合符情理的虚构和加工,如《项链》续写、《孔乙己》续写、《我与项羽的对话》等等,如果写得生动、逼真、感人,同样也是好文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播电台、电话、电视、国际互联网连接千家万户、五湖四海,这些现代媒体把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大大缩短,我们借助它们了解在同一时间内的千变万化的大世界,获取大量的新的信息,积累丰富的写作资料,扩大我们的视野。如国际战争风云、非典横行肆虐、旱涝自然灾害、国家领导互访、各地奇闻轶事等等。这些媒体也是我们获取间接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以上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下面要考虑“怎么写”。“写什么”指作文的材料来源,“怎么写”指写作技巧。很多同学可能关心“怎么写”,其实对初一新生来说“写什么”更重要。打个比方吧,“写什么”是找“米”,“怎么写”是“做饭”,有米才能做饭嘛。《从生活中找“米”》,说的就是要多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我们才会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啊?作为我们中学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积累生活感受,用做摘记的方式积累阅读感受。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到82岁,除了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外,他写了51年日记。正因为有了他多年的坚持,他才能写出那么多闻名世界的文章吧。所以,明白写日记对提高作文水平的巨大作用,是能坚持的首要因素。其次注意日记写作的内容和形式。每天晚上我们回顾一天的生活,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多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来写,诸如同学间的误会,一次有趣的活动等等。这类日记叫生活日记;还可以写练笔性质的日记,春夏秋冬晨雨暮雪的写景,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的写人。这类日记叫观察日记。还有连载式日记,接力式日记,围绕一件事一天接一天,或者全班同学一个接一个写下去。或者还可以更有趣,比如在每一页的上半部分写今年的事,下半部分写明年的事,这样对比两年的同一天,可以切实地寻找到成长的足迹。或者在每页画一幅插画,写一句格言,然后给自己的日记本取一个靓名,如“拾贝集”“心灵牧场”等等。相信只要写好日记和做好摘记,解决了作文“怎么写”的问题,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马上就要来到!二、指点迷津1、家家有“米”,在家中找米,自己命题,写一篇文章。题解:家里的情况,包括:有哪些人?各有什么经历、嗜好、习惯?家人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关系好吗?衣、食、住、行各方面等情况怎样?有哪些变化?从你记事以来,有哪些事情最能表达家人的喜、怒、哀、乐?你觉得家里有什么秘密没有?你最爱家里什么?有什么心愿?这次作文,不要求你对家庭作全面介绍,你觉得什么最有意思就写什么。2、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题解:“美的瞬间”这一题目包含了两个要素,其一是“瞬间”,既然是“瞬间”,最好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好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二是“美”,既然是“美”,那就不能展现给人丑陋、阴暗的一些东西,而必须是所描绘的“瞬间”必然存在的一种“美”,这种“美”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有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三、素材集锦1、名言警句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2、精彩语段听彭凯锋说你下周一便会来学校,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真是太好了。你不在的日子里,班里的制度有了很大改变,你可能不太适应;各科的课都讲了很多,你可能在学习方面跟不上。不过不用担心,十四班是个团结的集体。遇到困难,有我们这些好朋友帮助你。只要你需要,我们随叫随到。千言万语写到这里已不知如何表述,还是周一当面和你说吧!又及:这周是你生病后第四周,因此你应坐在第三行。别忘了自己是组长,周一一定来早些,负责收作业。早上,平常踩点进班,有着上课铃般功能的我,那天早早便来到班里,帮着做值日的同学做值日。谁知,他们毫不领情。擦黑板的娄舒涵同学居然还说“你要是没事干,就帮我把黑板擦了吧,擦不干净你负责”。气得我说不出话来,只得用愤恨的眼神望着他。在早上的行动失败后,我决定在午自习时一鸣惊人。午休时间,班主任并不在班里,任课老师也在办公室。同学们刚刚结束一个长课间,正在意犹未尽之时。此刻是纪律的休息日,同学们都肆无忌惮的破坏纪律。我为了管好纪律,设计了一套措施,自以为不会出错,但令我诧异的事,赵宇晨和修士杰两个人,竟然闹了起来,这下子,我的努力全完了。不好,他们来了!我紧紧地攥着两个瓶子,盯着他们——那个编织袋早已吃得饱饱的。呵,战功还不小,而且还使用“高科技”装备!他们像一个个勇往直前的战士,如潮水般疯狂涌来,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用来形容钱塘江大潮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他们了!唉,自从班费竞争战打响以来,我们还没有受到这么猛烈的攻击。在军训营之战中,我们以146个瓶子的战果击败某班;在运动会突击时,将近400个瓶子帮我们打得某班措手不及。然而,随着我班的班费一路飙升,问题却就此产生了。我们班的有些同学认为,本班班费已远远超过了某班,便偃旗息鼓了;并且某班同学经过养精蓄锐,班费收集队伍不断壮大,终于在今天的篮球场事变中让我方陷入了被动状态。篮球场被席卷一空,我看见某班同学得意的笑---那也是一种嘲笑,似乎在说:“你们班班费再多,我们也会超过的!”一连串可怕的笑声在我耳边萦绕。靠着一根铁棍,我们得到了垃圾桶深处的几个瓶子,充其量也只有某班的八分之一,而且它们又脏又臭,所以可以说,这仗我们输得很惨。我发现自己的确没有以前热心了,这大概是导致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那是受到某班严重精神打击的班费小分队已颓丧灰心,再也行动不起来了。就这样,14班的班费数量图由垂直上升变成了几乎与时间坐标平行的平滑曲线。白杨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片肃杀后的沉默。难道真得像某班所说,“你们班班费再多,我们也会超过的。”那样发展?也许会,我们可以在班费竞争战中输掉,但是——我们决不能在热爱班级的战斗中败下阵来!是你让我看到了李白执剑出长安,苏东坡漂泊入海南,吴敬梓一身落魄修儒林,曹雪芹满腔哀思寄红楼;是你,让我看到基度山伯爵的仇恨,苔丝的美丽与凄凉,娜拉的出走,安娜的卧轨,保尔的追求,海伦的奋斗;是你,让我穿越时空,让我体味人间!还是你,在一个深夜,翻出你,欣赏你,爱你,喜你,尤其爱那些诗词。在深夜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大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细致;感受“马作的声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豪迈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浪漫。在这么一个深夜里,因为有你而充满色彩、味道;因为有你,而变得丰富精彩。依旧是你——在我灰心的时候对我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在我奋斗的时候对我说:“就这样,有志者事竟成。”在我成功的时候对我说:“满招损,谦受益。”是你让我充满自信,让我喊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你让我保持天真之性,能与孩童一起唤出“白玉盘”,能作美丽嫦娥的幻想。是你,把我拧起,拧起我的精神,我的肉体。是你,让我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是你,吹开了闭塞的花蕾,传来了满园的郁香。一切都因为你——文学!要我怎么放开你!请你,让我握住你的手!为自己鼓劲,为生命配乐。一直很喜欢阿迪达斯的中文广告词:“没有不可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成为了在我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备战中考的那段日子,现在想想,反倒是我生活中最充实的时光。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浪费,没有心思去议论那些球星、球赛。有的只是忙碌的背影,大声朗读课文的情景。老妈说:“真正读书的人,是没有兴致去想别的事情的。”我当时就想:“是吗,难道我也变成读书人了么?”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脆弱到无法挽回的东西,人生也就只是一次的花开,没有人会陪你萌芽再来,那么多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从生活中找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