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解析:选C。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故答案是C。A、B、D三项均与材料含义不符。2.“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A.恢复“王在议会”B.确立议会主权C.建立责任内阁制D.发动宫廷政变解析:选B。“有效地控制‘控制者’”是指有效地限制了统治者的专制权力。“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故选B项。3.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解析:选A。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尊严的部分”是指君主制,英国保留了君主制,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英王成为国家尊严的象征;“效率的部分”即建立了现代化的责任内阁制和议会制。故选A项。英国没有实行共和制,排除B、C;“尊严的部分”指君主制,而不是立宪制,排除D项。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三权分立的原则D.共和政体的实质解析:选B。从材料中联邦政府的权力来看,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这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5.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有80万左右工作人员停止工作。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美国()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解析:选D。总统对宪法负责,故A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与行政权平等而且相互制约,故B项错误;C项与题目材料无关,故排除;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实质上体现了国会(立法权)和总统(行政权)的相互制约,因此D项正确。6.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和社会稳定,就中国古代三省制度与西方近代三权分立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代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B.西方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C.两者都体现了三权相对独立、既有分工也有合作D.两者都通过分权和制衡达到民主决策的效果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三省制度与西方近代三权分立的比较。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原则,通过分权和制衡达到民主决策的效果;而唐代三省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权达到强化皇权的效果。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7.在1933—1943年之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罗斯福及联邦政府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①加强了美国总统的权力②打破了三权分立的传统③削弱了美国国会的独立性④使美国集权化趋势有所加强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美国自1787年宪法颁布以来,一直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非常时期(经济危机和二战期间),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权,但并不意味着总统频繁使用否决权就打破了三权分立的传统。8.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可知,含有“共和国总统”字样的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符合题干材料;①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④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与总理产生了矛盾,总统想要解除总理的职务,但被议会否决。总统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但新议会没有撤销总理职务,而是对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进一步澄清,说明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该历史事件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10.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这说明当时德国()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解析:选B。1871年德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不是完善的代议制民主政体,故排除②。11.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解析:选C。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到1871年德意志已经完成统一;B、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特点。12.追求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下列关于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B.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C.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D.政治家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解析:选D。根据所学,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夸大了政治家的个人作用。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8分)(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6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各州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力,而松散的邦联制无法应对诸多困难,联系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对美洲大陆的影响回答原因。回忆教材知识可知联邦制具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第(2)问,因素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铁血政策”,“王朝战争”等。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影响。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的独立性;松散的邦联难以应付危机;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的影响。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于强国之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3)①概括两者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②结合史实论述观点(至少两个史实)。③紧扣观点,合理引用史实,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请回答:(1)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4分)(2)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16分)解析:本题以德美两国的教育为切入点,其实质是考查两国的政治制度。第(1)问,要注意结合对“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太阳”的理解来分析;第(2)问,可以从历史传统、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答案:(1)德国:带有专制色彩;美国:自由、民主。(2)因为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制定了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而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没有触动原有的统治阶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过关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