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九江市彭泽县彭湖湾工业园区内,属于彭湖湾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园区内道路建设速度较快,为确保道路行车安全、畅通、亮化美化园区环境,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已建的彭泽县彭湖湾工业园区疏港大道、沿江大道、垄太路进行照明设计。疏港大道道路总长约2.49Km,为双向两车道,道路红线宽12m,道路横断面为1.5m土路肩+9m车行道+1.5m土路肩,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江大道道路总长约2.0Km为双向两车道,道路红线宽17m,道路横断面为2.5m土路肩+12m车行道+2.5m土路肩,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垄太路道路总长约3.13Km,为双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20m,道路横断面为2.5m土路肩+15m车行道+2.5m土路肩,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次彭泽彭湖湾工业园疏港大道照明工程在道路西侧土路肩内布置单悬臂路灯,灯杆高均为10m,标准间距为35m,路灯功率170W,沿江大道照明工程在道路南侧土路肩内布置单悬臂路灯,灯杆高为12m,标准间距为40m,路灯功率250W,垄太路照明工程在道路东西两侧土路肩内布置单悬臂路灯,灯杆高均为12m,标准间距为40m,路灯功率200W路灯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1.2任务依据1)彭泽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书2)彭泽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发给我院的设计委托书3)彭泽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道路地形图。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7)《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0)《20A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1)国家现行的市政工程设计有关的规范、技术标准及规定。1.3设计标准1)标准本工程照明均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设计标准为:车行道照度Eav=10lx,照明均匀度Emin/Eav≥0.35,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小于0.55W/m2。1)照明功率密度值LPD计算设计车行道照明功率密度值LPD的计算平均值:①疏港大道为0.540W/m2;②沿江大道为0.521W/m2;③垄太路为0.666W/m2。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均小于0.7W/m2,满足照明节能要求。2)照度计算计算公式:E=n*Φ*Cu*k/w*s式中:E———路面平均照度Φ———光通量Cu———车行道灯具利用系数n———灯柱列数(单侧排列及交错排列时取1;双侧对称排列时取2)k———维护系数w———车行道路面宽度s———灯杆间距计算结果:①疏港大道:E=13000*0.65*0.7/(9*35)=17.333x;②江大道:E=20000*0.65*0.7/(12*40)=18.95x;③垄太路:E=2*15000*0.65*0.7/(15*40)=22.75x;上述计算仅供参考,路灯应使行车道照度Eav≥15lx,照明均匀度Emin/Eav≥0.35。1.4建设规模①疏港大道K0+000-K2+485.894段工程照明系统。②沿江大道K0+000-K1+994.782段工程照明系统。③垄太路K0+000-K3+133.734段工程照明系统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359.262项目工程量2.1侧位、组装、接线套2862.2立灯杆套2862.3标志桩个2162.4检查井座2162.5电缆沟开挖方1967.62.6破路面㎡195.32.7浇路面㎡195.32.8控制箱安装台103项目建设工期月51.5测设经过及主要成果1.5.1测设经过接受任务后,我公司自上而下迅速动员起来,全面开展本项目的勘设工作。以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系列标准为指南,切实执行质量手册和程序的各项规定,并按照我公司《生产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制了《初步设计勘察设计工作大纲》,《工程地质初勘勘察大纲》并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的计划安排。勘察设计本着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设计理念开展工作。1)控制测量进行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及1:2000地形图制作。四等GPS平面首级控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一级导线点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路线起闭点均为高等级水准点。2)路线结合原有的线路进行了优化3)桥涵重点调查沿线排水体系、农田排灌情况和地形、水文条件,对沿线水系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地表水、地下水、裂隙水等的位置、流量、流向等均进行了现场核对,进行了桥涵水文及典型沟渠水文计算。根据内业纸上定线成果,现场初步拟定桥涵位置、孔径、结构类型、进出口型式和其它附属设施,部分桥梁还进行了高路堤和桥梁方案的比较。同时对桥涵线外区域内暴雨强度、河流水文、排灌系统规划等资料进行调查,为桥涵设计提供基础资料。4)地质调查及路基路面调查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农田水利设施、地表土的性质及厚度。对沿线不良地质路段等进行重点调查,结合实际布设地质钻孔,并拟定处理方案。调查分析区内已建和在建公路的路面结构类型、结构组合、材料级配组成以及路面使用状况,初步拟定路面结构方案。调查收集沿线气象资料,并根据地勘初步成果及水文地质特性,拟定路基边坡防护形式和排水设计方案,进行筑路材料料场调查及取样试验,配合路线组确定取弃土场位置。5)其它调查按勘测规程的要求和概预算编制办法,初测阶段对本工程各方案路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项目所在地材料单价、人工费用、等概算所需的各项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对区域内材料运输条件,道路情况及行政分区进行了调查。第二章建设条件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是澎湖湾工业园,澎湖湾工业园是彭泽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管委会内设综合办公室、项目服务部、工程规划建设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澎湖湾工业园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园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园区为己任,大力加快园区建设2.1.2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彭泽县隶属江西省九江市,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九江市东北角上,北濒长江,县境东邻安徽东至县,南与鄱阳、都昌毗邻,西连湖口县,北与安徽宿松、望江隔江相望,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彭泽是一个濒临长江的千年古县,具有中国第一溶洞奇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洞景区,位于庐山之东的乌龙山麓,集山、水、洞、佛教于一体,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1986年彭泽县总人口为300113人,人口密度为194.3人/平方千米;2000年彭泽县总人口为341438人,人口密度为221.1人/平方千米。彭泽县城区2000年人口为47520人,占彭泽县人口的13.91%,15年间提高6.81个百分点。2013彭泽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38亿元,增长10.3%;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30.2%2.1.3路灯照明设施现状城市照明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2.1.2项目背景随着我市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但城市道路配套照明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澎湖湾工业园区近年新建的道路未配套建设相应的路灯照明设备。由于这些道路基本都位于城市新区或城区边缘,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流量及车流量日渐增大,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非常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同时,这些道路配套的道路照明设施的建设就显得愈发重要。2.2建设的必要性2.2.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倾斜的背景下,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建设投资的增幅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良好。但是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看作“非生产性”领域或消费性事业,投资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设施建设起步水平低下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时,由于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资总量及建设水平仍然不高。路灯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繁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路灯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面貌,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发达程度。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极大的方便市民生活。随着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及环境质量的要求,城市道路照明和城市的夜景照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某市某城区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方便城市居民必备的生活条件,是再塑和美化城市形象、鼓舞民心、振奋精神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2.2.2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的澎湖区工业园内地理位置优越,这些优势对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我县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对于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城市需要一枚“徽章”,一个城市的道路形象是城市整体形象最强有力的“形象代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街道是最物化的外表,也是一座城市气质的符号。因此,街道的美化工程与城市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我市建设经济强县、创旅游名城具有显而易见的、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章总体设计3.1总体设计原则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彭泽县澎湖区工业园内,本项目拟在拟在彭泽县垄太路、疏港大道、沿江大道3条城区道路安装配套路灯,含灯具共计286套,共敷设电缆22388米,并进行其它辅助工作的施工。3.1.1项目特点3.1.2项目功能和定位本项目以服务沿线地方经济为主,主要承担以下功能1)承担工业园区交通照明;2)项承担彭泽县交通照明。3.1.3总体设计原则结合本项目的地形、地质条件,人文、生态环境等特点,在勘察设计中将根据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勘察设计新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原则,设计中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充分体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及生态选线的设计理念坚持“地质先行”的理念,对不良地质路段采用绕避和治理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方案,确保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路线布设时重点考虑路线与地形、地物、周边环境的协调,不片面追求高标准,尽量避免大填大挖,保持其自然景观,使路线能圆滑平顺、自然流畅地穿过河谷的阶地及沿线的山丘,充分利用原生地貌、地形及自然植被,变设计为创作。方案选定时在考虑安全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优先”和“少伤多保”的原则,减少人为的痕迹,减少对原始风貌的破坏。(2)综合考虑公路的运营安全性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把公路的运营安全作为首要出发点。结构安全是公路安全的保障,但对行车安全应予以高度重视。本项目路线设计时应高度注重路线平纵指标的选用,既要考虑路线与地形条件相适应,又要注重线形指标的合理过渡,运用运行车速检验,避免线形指标突变导致交通事故发生。(3)按照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公路要求,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的推广应用,把节能减排等工作落实到位。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选用恰当的技术指标,使路线总体走向尽可能顺直,以缩短运营运里程,降低能源消耗。(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路线方案的可实施性,充分重视沿线走廊带内的高压线、各类管线,尽量避免与各类管线的交叉,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在方案设计时予以充分的考虑,并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5)加强各项设计的协调性交叉的设置及其与地方路网和城镇规划的协调,与沿线居民生活需要相适应。(6)注重动态设计将勘察设计贯穿施工全过程,尤其要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桥涵基
本文标题:澎湖湾照明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4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