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1目的规范冀雅公司点检定修管理,通过采用有效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手段、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积极开展设备优化检修,科学地进行设备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从而有效地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降低设备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2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冀雅公司点检定修制。3术语定义3.1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3.2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工作量达到最均衡状态。3.3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3.4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面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油质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3.5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3.6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3.7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3.8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点检方、检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3.9设备的“四保持”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3.10工序服从原则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工程师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3.11A、B角制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3.12多能化多能化是指点检人员同时具备对某一设备的多个专业的项目进行点检的能力。3.13设备管理值设备管理值指对设备进行定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它包括:零部件的材质及材质的性能、热处理程度、公差配合,设备的检修周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的牌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数值等。3.14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指在点检定修管理中设备的所有管理值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设备每经过一次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后,设备的管理者有责任提出设备管理值的改进意见,使设备管理值逐步准确、合理、科学,从而达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的一种管理方法。3.15年修模型年修模型是发电设备年度检修中各种等级的年修循环周期的排列组合。4总则4.1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应包括: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设备的全过程(PDCA)管理。4.2点检管理包括: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账等。4.3定修管理包括: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4.4标准化管理包括: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以及和上述标准相配套的管理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4.5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危险源辩识及其风险评估、响应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和规范的贯彻落实、重要安全措施的“三方确认”以及事故发生以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4.6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设备的缺陷管理、设备的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的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的“四保持”。4.7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4.8设备的全过程管理(PDCA管理)包括:定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5程序5.1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5.1.1定点依据相关资料和对设备的认知,科学地分析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点”,合理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5.1.2定标准按照设备说明书、有关技术资料和检修经验,确定点检、检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包括间隙、温度、压力、振动、绝缘等等。5.1.3定人遵循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的原则,明确专业点检员。即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专职负责人——专业点检员。5.1.4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5.1.5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5.1.6定量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5.1.7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5.1.8定点检要求要求点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以下几点:(1)定点记录:通过不断积累(量化管理),找出设备状态的内在规律。(2)定标处理:坚持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3)定期分析: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每年有系统汇报。(4)定项设计:查出问题,需改进的,规定计划项目,定项进行。(5)定人改进:改进项目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保持系统性、连续性。(6)系统总结:按期进行系统、全面总结,不断推进点检管理。5.2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如下表所示)表1、点检定修制的五层防护线层次工作内容负责方实施方式实施人目标第一层防护线日常巡检运行部三班、24小时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运行人员通过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或故障第二层防护线专业点检设备部白班按点检计划、按区域设备分工负责设备专业点检专业点检人员依靠标准、经验和仪器,对设备进行专业性的点检,并协助、监督检修方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第三层防护线A类设备精密点检技术部按精密点检计划或设备状态,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技术部专工或化验员技术部专工负责A类设备的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化验工作则由技术化验人员负责B类设备精密点检设备部专业点检人员或化验员设备部专业点检员负责B类设备的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化验工作则由技术化验人员负责第四层防护线A类设备劣化倾向管理技术部按计划或设备状态进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理技术部专工或化验员技术部专工负责A类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B类设备劣化倾向管理设备部专业点检人员设备部专业点检员负责B类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第五层防护线精度性能测试技术部根据职责分工,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技术部专工或外协专业技术单位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制定检修策略。具体设备性能测试指标由技术部另定。备注:精密点检工器具(不含技术部化学白班检验器具)由设备部点检人员负责管理,技术部需要使用时向点检人员借用。6设备定修管理6.1设备定修管理的策略6.1.1在开展定修管理时将发电设备按如下原则分成A、B、C三类,点检定修工作的重点放在A、B类设备上。6.1.1.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6.1.1.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可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6.1.1.3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它发电设备。6.1.2发电设备分类由设备部提出,经运行部、技术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审核,总工程师批准。6.1.3A、B、C类设备根据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检修策略。6.1.3.1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并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制订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6.1.3.2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预知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6.1.3.3C类设备采用点检管理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6.2设备检修计划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具体见业务流程。6.3设备检修计划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工期、工时定额、备品配件等。6.4各级设备点检、精密点检及维护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设备检修计划的准确性。6.5设备检修工作的内容应包括设备检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工作定额、材料和备品配件消耗,以及主要大型工器具的使用等。6.6在设备检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执行“工序服从”原则,以及时协调各专业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7点检工作要求7.1设备部点检员工作要求8.1.1班前会(8:10-8:30)点检长向点检员传达上级指令,日常工作安排,对昨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明确当日重点点检内容,决定当日点检工作的重点项目,上通下达,进行安全教育。8.1.2正常点检作业流程(8:30—11:00)8.1.2.1点检员打开公司设备管理系统,查阅当班工作日志及缺陷记录,了解夜间设备运行情况,对查阅到的问题进行确认、答复。8.1.2.2按事先制定好的点检路线进行现场点检,点检内容如下:(1)按照点检管理标准制定的点检路线和点检内容,通过五感(视、听、触、味、嗅)和点检工器具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点检。(2)按照点检管理标准制定的精密点检计划或设备状态,利用精密点检工器具对所管辖的B类设备进行精密点检。(3)对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缺陷及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含外包检修人员,下同)日常巡检发现疑问的部位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4)对夜间检修人员检修、抢修过的设备进行细致检查、验收。(5)对B类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危险点进行重点跟踪点检,或借助精密仪器进行倾向性检查。(6)按照点检技术标准,采集点检设备的运行数据。班前会正常点检作业情况汇报资料管理班后会8.1.2.3对检修设备的W/H点进行质量验收。8.1.2.4检查并考核检修队伍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和设备卫生。8.1.3情况汇报(11:00-11:30)对点检中发现的现场问题,向点检长汇报,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处理方案。8.1.4资料管理(13:00-16:00)8.1.4.1点检记录:及时上传点检采集的数据(含B类设备精密点检数据),对点检计划实施后的设备状况、缺陷及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内容为点检工作日志和设备台帐,并定期填写点检员月报表。8.1.4.2倾向管理记录: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含B类设备精密点检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对其劣化状态图表整理、绘制或相应处理,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实现设备预防、预知维护、检修。8.1.4.3编制维修计划:根据当日点检情况、设备维修的周期和类别,按设备的维修标准及备品备件情况编制设备维修、定修计划,并及时对维修单位进行安排、监督实施。8.1.4.4编制备件
本文标题: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6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