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燕山的地质地貌燕山地区的地质地貌奇特多样,既有花岗岩地貌,又有石灰岩地貌;既有砾岩(沉积岩)地质,又有煤炭形成的更早地质。四五亿年前,整个华北地区都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所处的燕山地区则是浅海或海滩。大约三四亿年前,整个华北地区地壳上升,海水退去,燕山地区也随之成为古陆地。当燕山还是浅海或海滩的时候,被河水冲积下的卵石和碎屑经过胶结后形成了砾岩层。后来,到了3.5至2.7亿年的石炭纪时期,海水又慢慢淹没了古陆地。这次海水的侵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前一次小得多。这段时期,海水时进时退,沧海陆地变化频繁,燕山地区(包括门头沟、三家店一带)基本是海陆交替出现的海滨地区。到了1.5亿年的时候,北京的地质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燕山运动:多处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流溢大地,砾岩层断裂,海底上升,山体发生强烈的皱褶和隆起……燕山的地质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燕山的花岗岩,属于海水第二次浸润后形成的水成岩。第二次海水侵润时期:浅海地幔岩层下沉,岩石受热后融化;融化后的熔岩由于受地下岩浆冲举而上升,遇到海水后再次冷却凝固,于是就结成了特殊的花岗岩层。花岗岩的主要成份是长石、云母和石英,以灰白色和肉色最为常见。经过后来的燕山运动,浅海海底的花岗岩层被不断抬高,待海水退去以后,燕山腹地就形成了高低不等的花岗岩丘陵区。在橡胶厂西面的山脚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由卵石凝结而成的大块砾岩。那是海滩砾岩层在燕山运动下断裂上升后风化的结果。燕山砾岩在火山喷发等强烈的地壳变化下上升断裂,有的还被嵌进了氧化铁等矿物,经过日晒雨淋等不断风化,河水冲刷等不断磨损,才变成了今天光滑圆滚的砾石。至于燕山北面和东北面山脉的石灰岩,那原本是海底沉积而成的水成岩。据地质材料介绍,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的沉积岩。其主要是由方解石等物质的微粒组成,常有其它物混入。依照混入物的不同,可分为白云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硅质石灰岩。石灰岩有白色、灰色、黑灰色多种,燕山石灰岩多为青灰色,属粘土质石灰岩。石灰岩是烧制石灰的原料;在冶金、水泥、玻璃、制糖、化纤等工业及建筑业都有广泛用途。燕山东面和北面的石灰岩山脉,是燕山运动中海底沉积岩被抬高隆起而形成的。此外,燕山西北山中均出产煤炭。据有关地质资料介绍,煤炭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海里或泥沙中,再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迭纪、侏罗纪和第三纪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由此可知,燕山地区山中的煤炭,较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更早,是更远古“沧海桑田”的地质杰作。燕山地区多彩多姿的地质地貌,丰富了燕山的矿产和物产,为燕山过去和今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知识和情趣。
本文标题:燕山的地质地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9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