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爱国主义学习调研活动心得
爱国主义学习调研活动心得7月13日,我们“红延新青年”一行参观了京内的红色遗迹,辗转了一天,即使七月艳阳高照,但恰恰增添了我们赤色的激情。一路走来,天安门,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们感受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我们参观的时期正值军事博物馆加固改造,没有看到气势磅礴的毛主席题字,没有各种主题展馆的罗列。在一个个兵器棚中,看到了那些”退休“了的坦克,飞机,轿车,舰船……岁月和战争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陈旧的痕迹,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以感受到先进技术的优势,和水平落后的困窘……站在卢沟桥之上,抚摸着上面的石狮,它见证了廿九军的鲜血、生命和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尊严的决心,它见证了我国屈辱和落后就要被挨打的历史,它更加见证了我国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它并着宛平城成为七七事变的记忆,成为我们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动力!抗日战争总能挑起我对”鬼子“们的愤恨。生活在黑龙江哈尔滨的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平房的731部队,很小就听说过那些日本人残忍的罪行。那些痛不仅是我们同乡同胞的,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落后就会挨打,甚至是凌辱。和平年代,那些罪恶行径不复存在,但我们自强的心不能随之丧失。一个民族不富强,那他怎么能有繁荣昌盛幸福安康希望?经常会看到关于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批判,而中国则一再强调,让那些历史刻进每个孩子的心里。我想,这一段段记载是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建设国家使之更强大,否则历史可能换个形式再次上演。我们是中国人,不能忘记国耻。岁月易逝,精神永存。漫步在红楼,用身体与心灵来感受这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生活工作过的土地。正是在这里,我们从这些现代中国新文化巨人们的身上重新找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前行的精神气韵。回顾那段坎坷而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也再次感受到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波澜壮阔。很遗憾我没有切实的站在天安门看过五星红旗在护卫队的守护下冉冉升起的场景,不过就这样注视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湛蓝的天空之下,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那是红色,鲜艳的红色,鲜血一样的颜色。我们是有多么幸福啊,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国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无需抛头颅洒热血去建立国家,但我们可以奉献青春热血去建设国家。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继续享受这幸福。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江泽民主席曾经对大学生提出过“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将自身的学习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特别是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古有言: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明天,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跋地前行,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代人留下我们的脚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做出自己的贡献吧!实践是接受教育的有效的一种方式,借此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国家,即将属于我们的时代,所见让我们视野更阔,所行使我们印象深刻,实践出真知,实践让我们担起责任,立爱国之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并用实践不断地进行检验,以保证它的正确性,和时时刻刻应该保持的与时代的同步性,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践行力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标题:爱国主义学习调研活动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0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