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物质科学领域(三)在这个领域要会用感官感知事物,知道一些科学家的名言警句,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我们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特征。2.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问题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3.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意义是: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4.科学探究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生活中的材料(主要知道一些代表性材料的性能及用途)木材1.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珍惜木材)。2.木材的特点:有纹理、有一定硬度、易于切削,可方便的制成各种家具、易燃烧、能浮在水上、干燥的木材不导电。3.(天然材料)指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人造材料)指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纸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个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纸张,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3.纸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废纸可以(回收再造纸)。4.不同的纸的吸水性、承重性、光滑度、厚度、透明度各有不同。陶瓷1.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3.陶瓷的特点有:2坚硬、放在水中沉底、易碎、不导电、不易燃烧、不易导热。金属1.金属的特点:有金属光泽、有硬度、有延展性、一般比较耐高温、易导电、放在水中沉底。2.金属一般是通过金属矿石冶炼得到的,还有一部分金属是废品回收之后再冶炼得来的,属于人造材料。3.金属是一种(可再生)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玻璃与塑料1.玻璃的特点:坚硬、易碎、透明、不易燃烧,比较耐高温、不导电。2.塑料的特点:较软、有一定硬度、不易碎、易燃烧、高温易变性、一般不透明(但也有透明度较好的塑料)、不导电。3.玻璃和塑料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4.“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国家为了防治(白色污染),颁布了(限塑令)。二、水(三--五年级都有专题探究)1.水的特征: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地球上的水分布:海洋和咸水湖中的咸水占97%,淡水占3%。咸水多,淡水少。3.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浮力。在水中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浮力,包括沉在水底的物体。物体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液体的比重、借助漂浮物、或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品,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4.水的表面张力: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例如:把硬币轻轻放在水面上,不下沉;露珠是圆形的;水黾能在水面上跑等,都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的缘故。水5.毛细现象: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毛细现象。空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空隙越大,水爬升得越低。生活中一些毛细现象:浸在脸盆里的毛巾在滴水;3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墨水;酒精灯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四年级:关于水的研究溶解:像高锰酸钾、食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溶解。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净化: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影响水流力量的探究:水流的力量与水位的高低和水流的大小有关。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水轮转动的越快。1.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2.水的温度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之所以能测量温度,是因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4.水的热胀冷缩:水在4°C以下时,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水循环(主要集中在五年级)蒸发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3.蒸发可以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可以使周围温度下降。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4.使水蒸发的更快的方法:①加热②增加空气流动③增大蒸发的表面积水的形状和它的三态变化.(1)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2)水的各种形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般情况下,所有物质都有三态。水的三态变化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2.水在自然界中有(冰)、(水)和(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43.(冰融化)、(水蒸发)要吸热;(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热。4.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循环沸腾1.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汽),整个液面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2.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3.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分别在高山上和海边烧水,高山上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海边气压高水要超过100℃才沸腾。水循环凝结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2.冬天汽车玻璃内壁结水珠影响视线,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开暖风对玻璃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水珠蒸发掉,并能防止小水珠再产生。3.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蒸发和沸腾相同点和区别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53.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而沸腾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4.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5.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露、霜、雾、云、雨、雪等。三、空气知道:空气的性质、成分、特性与生命的关系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重要物质。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是空气。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的成分: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主要成分氮气(78%);能支持燃烧的氧气(21%);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1%)。3.空气有重量,会产生压力。热胀冷缩:1.空气、固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遇冷时,体积会收缩。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6冷空气会下降。中国是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松脂灯又叫孔明灯,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小火箭的制作利用了反冲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中国是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松脂灯又叫孔明灯,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小火箭的制作利用了反冲原理。四、物质的运动状态主要了解: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2.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5.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五、关于力的科学力作用于物体时,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生活中的力:拉力、推力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推力和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摩擦力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72.摩擦力的大小①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就大。②与物体自身的重量有关系:被拉动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③与接触物体的接触面大小有关系: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3.生活中摩擦力的方式: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①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例如:给车轴滴加润滑油、把接触面弄光滑等方式来减小摩擦力。②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例如:减轻物体的重量可以减小摩擦力等。重力1.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球中心的。3.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大气压力: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生活应用:注射器吸药水、水泵抽水、方便挂钩……六、声音主要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耳朵的科学、乐音和噪声的危害以及防治等内容。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次声波)和(超声波)。4.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5.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声音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8振动越快,发出的声调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调越低。举例:不同长度尺的振动、琴弦的振动等。2.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声音的强弱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举例:击鼓、拨动琴弦等。怎样听到声音: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2.保护听力:避开噪音,不要用尖锐工具挖耳朵,听见巨大声音张口,有炎症时及时治疗,不要让污水进耳。(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2.噪音的来源:(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建筑施工(4)社会生活3.噪音的危害:(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4.消除噪音污染(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2)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9(3)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七、光(主要知道生活中的光现象)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像太阳,蜡烛,电灯泡,萤火虫等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2.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3.光从一种透明的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海市蜃楼,云海佛影,三日同辉等现象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光学实验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通过玩陀螺发现: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淡蓝。光的合成红色+蓝色=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6.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颜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
本文标题:物质科学领域(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1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