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世代间隔:留作种用的仔猪出生后其父母的平均年龄。2.眼肌面积:胴体胸腰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在倒数第一和第二胸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3.初乳:母猪产后前三天的乳含有大量的抗体,称为初乳4.杂交优势:不同品种、品系、品群间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5.固定轮回杂交:环上A、B、C代表母本猪,D、E、F代表固定轮回杂交的父本,每次杂交选出一部分母猪群(占全部的15%~20%)与一部分公猪进行杂交以生产全部用于屠宰的商品猪。6.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其他各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7.专门化品系:所谓专门化品系是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德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内的不同层次的指定位置,承担着专门任务。8.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平均值能超过一般配合力的平均值。9.胴体长10.发情周期:上次发情排卵到下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11.PSE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肉。12.产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指标。13.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间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14.基础母猪:以一个相对恒定的母猪头数为基础进行生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数目也叫基础母猪数。15.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编制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料肉比高说明用的饲料多,但增长的肉少;反之,料肉比低说明用的饲料少,但增长的肉多。16.胴体瘦肉率:将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占四种组织的总量的百分率。17.超早期隔离断奶:将哺乳仔猪在14日龄或更早断奶,送到保育猪场,并以全进出的方式生产,早期的与母猪分开。一般要求在10—20日龄断奶,大部分在14—18日龄断奶。18.母猪泌乳力19.双重配种:在母猪发情期内,用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间隔10~20分钟各配一次。20.DFD肉:宰后肌肉外观呈暗红色、质地坚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的肉。21.肺脏漂浮法:22.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23.简答题:请简述猪的生物学特性。答:一、繁殖力高,世代间隔短。二、食性广,饲料报酬高。三、生长迅速,周转快,积脂力强。四、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五、适应性强,分布广,但耐热性较差。六、喜清洁,易调教。七、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25.请简述种公猪淘汰的原则。答:(1)与配母猪分娩率低、产仔少的公猪。2)性欲低、配种能力差的公猪。3)有肢蹄病、体型太大影响配种的公猪。4)精液品质差的公猪。5)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6)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7)过肥或过瘦的公猪。26.请简述母猪发情时的表现。答:1.性情不安定,母猪在栏中来回走动,爬墙,拱栏。2.食欲减退,乱拱饲料,采食不安定。3.阴户红肿,发情初期阴户红肿,有粘液流出,发情后期,阴户开始收缩,粘液变少而浓稠,颜色由鲜红变为紫红色。4.相互爬跨。27.请简述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答:一、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2.消化器官与机能不发达。3.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二、管理要点:1.及早吃足初乳2.仔猪保温防压3.仔猪补铁4.固定乳头5.剪犬齿与断尾6.选择性寄养7.预防腹泻8.提早开食补料9.仔猪补水28.请简述仔猪过好“下痢关”的主要措施。答:(1)正确饲养母猪,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时体重大、健康,母猪产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2)固定乳头,让弱小的仔猪吃好吃饱初乳。(3)保持猪栏内的清洁卫生,不让猪粪、猪尿及污水积栏。(4)保持栏内的干燥。(5)做好防寒保暧工作。(6)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A)口服药物。例如用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仔猪生后第一次吃乳前口腔滴服0.5ml,以后每天3次连续3天。(B)疫苗防疫。在母猪妊娠后期注射基因工程苗K88、K99、K987P等,母猪产生抗体后通过乳汁供给仔猪。28.填空判断题:(1)长白母猪和大白公猪的杂交后代习惯简称为二元杂;该杂交后代的母猪与杜洛克公猪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习惯简称为三元杂。(2)瘦肉型猪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生长规律为骨骼→肌肉→脂肪。(3)仔猪出生后1~3日龄,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0-34。29.判断题:1.猪对痛觉的记忆性很强。2.中国地方猪种中华南型的代表品种是巴马香猪。3.猪的采食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4.中国地方品种猪的初情期一般比国外猪种要早。5.目前养猪生产中常用的瘦肉型品种为杜洛克、苏白猪和长白猪。6.种公猪的精液品质评分达到0.7以上时方可用于配种。7.成年猪的正常体温为38.5℃。8.饲养抗病力强的SPF猪能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9.后备母猪易偏肥,经产母猪易偏瘦。10.母猪排卵是在发情后的24~36小时进行的。11.仔猪生后没有呼吸,只有微弱的心跳的仔猪被称为假死仔猪。1.21日龄窝重:同窝存活仔猪到21日龄时的全窝重量,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在内,但寄出仔猪的体重不计在内。寄养必须在3天内完成,必须注明寄养情况。2.BLUP与EBV:最佳线性无偏预测、估计育种猪。3.DFD肉:宰前猪处于持续和长期的应激下,肌糖元都用来补充动物所需要的能量而消耗殆尽,屠宰猪呈衰竭状态。宰后肌肉外观呈暗红色、质地坚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4.DFD肉产生的机理:1、能量贮存高,应激时间长时。肌肉强直收缩,有氧代谢转无氧代谢,乳酸增积,时间长、循环带出,PH值不变出现DFD肉。2、能量贮存少时,无酵解途径,PH值不变出现DFD肉。5.DFD猪肉: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6.DLY肉猪:先用长白公猪(L)与约克夏母猪(Y)杂交(也可用两者的反交形式生产)生产出一代二杂母猪(LY),然后再用杜洛克公猪(D)与一代二杂母猪杂交,其杂交后代就称为DLY杂种商品肉猪,也叫洋三元肉猪。DLY肉猪全部用于商品肥育,不得留作种用。7.EBV:估计育种值。8.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9.PSE肉:肉色灰白、质地松软和渗水的猪肉。10.PSE肉:PSE(pale-soft-exudative)肉,俗称白猪肉。表现为肉色苍白、质地松软、表面渗水,其肌肉外观纹理粗燥、肌肉块互相分离、贮存时有水分渗出,严重时呈水煮样。这类肌肉的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发生变性,故其溶解性降低,因而乳化脂肪和系水的能力降低,并最终导致加工产量的降低。是最为常见,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劣质肉。11.PSE肉产生的机理:能量贮存高,应激时间短,肌肉强直收缩,使有氧代谢转无氧代谢,乳酸增积、PH值下降,PH到5.5时,蛋白质胶体性质破坏,失去保水能力,PH值再下降,导致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破坏,表面松弛无弹性,水大量渗出,肌红蛋白溶水随之渗出出现PSE肉。12.PSE猪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肌肉。表面粗糙,结构松散。13.PSS:猪应激综合征。14.SEW:SegregatedEarlyWeaning,早期隔离断奶。15.SPF猪:SpecificPathogenFreepig,无特定病源猪。16.SPF猪群:SPF猪是无特定病原猪的简称。SPF猪是指在母猪临产前采用剖腹取胎或无菌接产获得仔猪,然后在无菌状态下把仔猪送往隔离的仔猪舍内,与非SPF猪隔离饲养,以至它们能自然产生下一代SPF猪。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猪群称之为SPF猪群17.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8cm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称为边膘厚。)18.哺乳母猪:指分娩开始至仔猪断奶前的母猪。19.哺乳仔猪: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20.产活仔数:出生24小时内同窝存活的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指出生时活的仔猪数。21.产生劣质肉(PSE肉、DFD肉)的原因:1、遗传因素:(应激敏感性猪易于产生劣质肉)2、环境因素(①、高温和低温的剌激②、病理和神经性的(如各类疾病)③、营养性的(如饥饿、缺水)④、社会性的(如换群中的斗殴)⑤、运输、转运、屠宰)3、肌肉中能量水平,应激时间长短和强弱因素(当应激时间短而强时往往产生PSE肉;当应激时间长时,往往产生DFD肉,肌肉中能量水平过低易产生DFD肉,如是应急敏感性猪肌肉中能量过高或中等都易产生PSE肉、过低产生DFD肉。应急抵抗性猪肌肉中能量过高或中等都不易产生劣质肉、过低则产生DFD肉)。22.产仔间隔:母畜的产仔间隔是指母畜2次分娩之间的间隔天数,又称为胎间距。23.产仔母猪的饲养管理:①产房的准备、接产工具的准备、②产前7天母猪进入产房,进行产前特殊管理③临产症状④产前产后3天降低精料10-20%,代之轻泻大容量饲料(麦夫加盐水)⑤产后仔猪的处理⑥编号⑦假死仔猪的急救⑧难产猪的处理及剖腹产手术。24.产仔数:指的是母猪产一窝仔猪的总数(或活仔数)。25.常乳:5天以后的乳为常乳。26.出栏率:是一个群体单位,为年出栏数占年终存栏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母猪的年生产力高低、肉猪生长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高低。27.初产母猪:指生产第一胎仔猪的青年母猪。28.初乳:分娩后头24h期间分泌的乳,含有较高的抗体和蛋白质。29.初乳和常乳的区别:1、初乳中蛋白含量高,每100毫升含总蛋白15000微克以上,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初乳中以IgG为主,常乳中以IgA为主,2、初乳中干物质含量较常乳多,3、其他(如脂肪、灰分、乳糖)较常乳少。30.初生个体重: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31.初生窝重:是指一窝仔猪所有个体重的和。32.初生重:仔猪在12小时内空腹状态下的重量。33.大理石纹:是指一块肌肉范围内,肌肉脂肪即可见脂肪的分布情况,以倒数第3~4肋间处眼肌为代表,用目测对比法评定。34.地方猪种的分类:华北型(东北民猪),华中型(湖南宁乡猪,浙江金华猪),华南型(贵州香猪、广西陆川猪),华北华中过渡型(太湖猪),高原型(臧猪),西南型(四川内江猪、贵州可乐猪)。35.吊架子肥育法:也叫阶段育肥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根据当地饲养条件所采用的一种育肥方式,一般将整个育肥期划分为小猪阶段、架子猪(中猪)阶段和催肥阶段。36.胴体瘦肉率:瘦肉重/(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X100%37.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联合点前缘间的长度,成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38.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39.短期优饲:是指生产上为提高种母畜的排卵数,而在配种前10~14天左右给予其较高能量水平的日粮(一般在维持能量基础上提高30~100%),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40.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41.断奶仔猪:或称保育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后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42.断奶仔猪或称保育仔猪:仔猪断奶后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43.二品种轮回杂交:即用以往杂交母猪与长白公猪杂交生产杂交母猪,得到的杂交母猪再与大约克公猪杂交生产杂交母猪,生产的杂交母猪再与长白公猪杂交得杂交母猪以此轮回。44.二元杂交:即用长白猪作母本,大约克作父本生产二元杂交商品猪45.发情期:发情的高潮阶段,也是排卵高峰期46.发情周期(性周期):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发情周期,也叫性周期。47.分批断奶法:在母猪断奶前数日先从窝中取走一部分个体大的仔猪,剩下的个体小的仔猪数日后再行断奶,以便仔猪获得更多的母乳,增加断奶体重。48.氟烷测定法测定时:应急
本文标题:猪名词解释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2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