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化学与环境一、环境的概念人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矿藏、自然遗址等)、土壤、大气、水体(海洋、湖泊、河流等);生物环境(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商业环境;聚落环境;文教环境;卫生环境;旅游环境等。环境的概念稳定性与变异性:环境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永久的变异性;有限的调节能力。拥有文明存在的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行星、生物圈、适当的体积和重量、适当的运转条件、磁场强度、丰富的元素)——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持其有限的调节能力!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界的报复:20世纪上叶半发生的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932年12月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SO2,氟化物,微粒);1943年5月到10月美国落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SO2:1.34ppm,CO,Nox,O3,醛类);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SO2);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微粒:4500微克/米3);自然界的报复:1955年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重金属微粒,SO2);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事件;1955年日本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的农药污染米糠油事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当前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严重;淡水资源枯竭和恶化*;固体废物弃置*;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锐减;土壤退化和沙漠化;资源匮乏。二、大气环境化学AtmosphericEnvironmentalChemistryGases常量气体:N278.1%;O221.0%;Ar20.9%;CO20.03%;H2O1-3%;微量气体:0.002%Ne2;He2;CH4;Kr2;H2;Xe2;NO;SO2;NO2;O3;CO;NH3大量(SO2,NOx,Ox),微量污染物(CO2,CH4,CFCs)和不稳定的自由基。结构Structure对流层*:含N2、O2、H2O、Ar、CO2等;0–12km(aver.12km,赤道18,两极8);T15--560C;0.6K/100m;平流层:含N2、O2、O3、(NH4)2SO4、等;11–50km;T–56--20C15–35km:O3中间层:含N2、O2、O2+、NO+、等;热层(又称电离层):含N2、O2+、O+、O、NO+、O2、e等对流层的结构及特征大气圈的最低一层,占整个大气圈质量的80%~95%;对人类的影响最大,通常的大气污染就在该层;直接与水圈、岩石圈靠近。对流层中空气的对流有水平(纬度高低差异以及温度高低差异所致)和垂直(地表的热辐射所致)两种方式。大气中的污染源:自然源天然尘埃(风沙、土壤颗粒物);森林和草原大火(形成CO,CO2,NOx,SOx,CHx);火山活动(形成SOx,H2O,SO42-);森林释放(CHx);海浪飞沫(SO42-和SO32-)。大气中的污染源:人为源燃料的燃烧;工业排放;农业排放。主要的大气污染及其原因大气污染的指标:总悬浮颗粒物(TSP);SOx;NOx;COx;颗粒物的污染降尘——直径大于10μm;飘尘——直径小于10μm;超细颗粒物——直径为2.5μm;总悬浮固体——o.1—10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尤以超细颗粒物(又称飘尘,最容易被生物体吸入)的危害最大。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锅炉和家用煤炉燃烧所排放的烟尘。空气中颗粒物的危害作用遮挡阳光,使气温降低,或形成冷凝核心,使云雾和雨水众多,影响气候,使可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增加燃料消耗,进一步增加空气污染;燃煤时生成的硫氧化物颗粒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特别大,影响人体健康;汽车防爆剂四乙基铅,排入空气中的铅有97%的直径小于0.5微米,有很大的危害。铅中毒的症状是脑神经麻木和慢性肾病。硫氧化物的污染致污染原因:人为因素,如各种矿物燃料中都含有一定成分的硫;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的SO2为1.5亿吨以上;空气中SO2的浓度达到0.05ppm以上就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硫氧化物致污原因及其二次污染22224232443HSSOSHOMgOSOMgSOMgS催化剂一次污染222324242()()HOHOmnSOSOHSOHSOHO催化或光化学氧化继续吸附二次污染增大颗粒酸雾SO2+.OH+MHOSO2.+MHOSO2.+O2HO2.+SO3SO3+H2O+MH2SO4+M氮氧化物的污染主要成分:NO2、NO,其中NO的危害最大;NO年排放约4.3×108吨,其中人为因素占10%,当这些量的NO氧化为时NO2,其危害程度可见相当大;致污原因:32222322RHNOONONONOHNONOONO雷电形成酸雨、酸雾碳及其化合物的污染1.一氧化碳(CO):年排放3~4亿吨;产生原因:人为因素(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等)、自然因素(森林火灾、动植物腐败等);致污原因:CO与血红素形成羰基血红素的能力较O2与血红素结合的能力大100倍。危害结果:使生命体缺氧,危及生命。关于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汽等;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1200-1630nm),把能量截流在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温室效应导致的环境效果全球气候变暖,百年来平均约上升了0.6℃近;海平面上升,导致两极的冰层消融及海水膨胀,城市、海岛将面临淹没的危险。全球1/3人口将受到威胁;关于臭氧空洞位置:距地面10--50km范围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和消耗:生成:3O2+hv2O3消耗:O3+hvO2+O,O3+O2O2作用: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阻挡紫外线辐射达到地面;臭氧空洞:南极上空产生臭氧空洞。臭氧空洞面积达2千万平方公里,比加拿大和中国的面积加起来还大;产生自由基CFCl3→CFCl2·+Cl·破坏O3层Cl·+O3→ClO·+O2ClO·+O→Cl·+O2破坏O3层总反应O3+O→O2臭氧空洞的环境效果危害人体健康,受过量紫外线辐射,免疫系统紊乱;对植物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改变植物的再生能力与质量,易受虫害;对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中断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促进光化学烟雾形成。大气污染的防治控制大气污染源——对城市与工业的合理规划与布局;防止或减少污染排放——如改革燃料结构、改革生产工艺等;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物理方法:机械除尘、洗涤除尘、冷凝除尘;化学方法:气体吸收装置、催化转化、吸附;生物方法:植物净化、环境自净。污染的法制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制度。SO2污染的防治利用低硫燃料燃料脱硫烟气脱硫NOx污染的防治(1)燃料预先脱氧;(2)改变燃烧条件方法原理SO2去除效果(%)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湿法、非再生法)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SO280~95亚硫酸钠循环法(湿法、再生法)用Na2CO3吸收SO2,用加热法再生循环吸收液85~95双碱法(湿法、再生法)用Na2CO3吸收S02,用石灰石再生循环吸收液85~95氧化镁法(湿法、再生法)用MgO浆液吸收SO2,用加热法再生循环吸收浆液85~95氨法(湿法,非再生法)用NH4OH液吸收SO2,产出硫胺和回收浓SO290~97三、水资源化学AtmosphericEnvironmentalChemistry天然水的组成及水质特征天然水的组成:主要离子:Ca2+、Mg2+、Na+、K+等,Cl-、SO2-4、HCO32-等,这8种离子占水中溶解物总量的95%~99%;微量元素:微量的概念为~10-9g/cm3,天然水中微量元素多为重金属元素,它们主要以配位化合物及胶体的形式存在;营养物质:指与生物生长有关的元素,包括N、P、Si、等非金属元素和某些微量金属元素如Mn、Fe、Cu等;=天然水的组成及水质特征有机物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水生动物在不同阶段分解产物,通常分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溶解气体:O2、CO2、H2S、N2等。来自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溶解,水生动植物的活动,化学反应,还可能来自于海底火山的爆发。水质和水质指标pH,天然水体pH一般在6~9之间。天然水体中含有各种碳酸化合物,所以一般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悬浮固体(SS):指水体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及总有机碳(TOC)细菌含量;关于COD、BOD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K2Cr2O7法、KMnO4法:BOD: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TOC:总有机碳或总耗氧量。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体的自净作用及限度;水体污染:当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而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造成;水体污染物来源:(1)自然过程产生:大气降落物、岩石风化、有机物的自然降解;(2)生产活动产生:工业废水、生产废液等;(3)生活活动产生:日常生活排放的废水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污染物及其分类:(1)耗氧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农业排污,会导致水体溶氧减少,水质恶化;(2)致病污染物:来自医院、屠宰场等,会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疾病的传染;(3)合成有机物:来自工业有机品及其降解产物,由于很难再降解,对水生物有明显的毒性;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体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如水俣病(汞中毒);骨痛病(镉中毒);氟骨病(氟积累)。全世界重大水污染事件英国1848年和1854年夏天伦敦霍乱大流行,每次死亡10000余人;1925年日本水俣病爆发,剧毒物质甲基汞,使海水严重污染,鱼虾体内蓄积大量甲基汞,受害人数发展到10000余人;日本的痛痛病事件,用含镉废水灌溉稻田,生产出含镉稻米;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的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在米糠油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剧毒物质多氯联苯(PCBs),使油遭到严重污染;孟加拉国的砷危机:孟加拉大约有7千万人口正在饮用砷污染的井水,其中20万人被诊断患砷中毒症。中国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1988年1-3月,上海甲肝大流行,临床患者达31万人,死亡47人;欧洲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的山都兹化学公司仓库失火,导致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入莱茵河,使河水严重污染;印度德里市传染性肝炎大流行,1955—1956年,印度德里市爆发传染性肝炎,100万人口中患黄疽型肝炎者达29300人,加上无黄疽肝炎者共约97000人;水体污染及其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1)工业生产由于水质下降可引起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设备损坏严重等;(2)农业生产可导致食物链中毒、渔产品锐减等。海洋污染:最主要的是石油污染,通过海洋鱼贝类的污染转入人体。化学法用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铅离子和汞离子Pb2++Ca(OH)2====Pb(OH)2+Ca2+Hg2++Ca(OH)2====Hg(OH)2+Ca2+也可以用硫化氢、硫化钠来处理Pb2++S2-==PbSHg2++S2-==HgS硬水中含有钙、镁、铁、锰等离子,用清石灰(主要成分是Ca(HCO3))和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处理,Ca(HCO3)2==H2O+CO2+CaCO3CaHCO3+OH-==CO32-+H2OCa2++CO32-==CaCO3Mg2++2OH-==Mg(OH)2氧化还原法:氯:Cl2+H2O==HOCl+HClHOCl==HCl+[O][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杀菌剂;漂白粉:漂白粉的杀菌原理同氯气;含氰废水的处理:CN-+2OH-+Cl2===CNO-+2Cl-+2H2O氰酸盐的毒性仅是氰化物的毒性的千分之一,进一步氧化得:2CNO-+4OH-+3Cl2===2CO2+N2+6Cl-+2H2O
本文标题:环境与化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