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是指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分类:环境可以按其性质分类,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又可按环境范围大小分类,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和体内环境。生态因子: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均称为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一)土壤因子与作物的生态关系1.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1)土壤质地、结构与作物的生态关系(2)土壤水分与作物的生态关系(3)土壤空气与作物的生态关系(4)土壤温度与作物的生态关系2.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1)土壤酸度与作物的生态关系(2)土壤有机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3)土壤矿质元素与作物的生态关系3.土壤的生物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土壤的生物性质是土壤与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二)气候因子与作物的生态关系1.作物与光的生态关系(1)光照强度与作物的生态关系(2)日照长度与作物的生态关系2.作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1)作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2)温度的变化还能引起其他因子如湿度、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而又影响作物体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三)生物因子与作物的生态关系作物的生物环境除已叙述的土壤微生物和农田防护林网外,主要还有农田杂草、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农田动物。能造成农田作物不可忽略的损失的生物称为有害生物,而把对作物生长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的生物称为有益生物。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1.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2.生态因子中的主导因子。3.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5.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具有阶段性。(二)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限制因子:是指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该生物的限制生态因子。1.李比希最低因子定律他提出了“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种营养物质”的主张,后人称之为李比希最低因子定律。2.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在生物生长繁殖过程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因子在数量上过多或不足,都会成为该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于1913年把这种概念合并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即对具体生物来说,对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或者说,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下限(或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有一个最适合于生物的区域,称为最适范围(图3-1)。耐性定律包括以下几点:(1)耐性是有一定限度的。(2)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耐性不同。(3)耐性的相互作用。(4)耐性与分布。(5)同一生物种群中的不同品种,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生态因子会形成不同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6)耐性与竞争。
本文标题:环境分类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