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出版学一、什么是出版?1、含义: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2、要素:编辑(核心)、复制、印刷(基础)、发行、传播(目的)3、条件:a资源条件:作者、编辑b生产条件c能使出版物公之于众的流通传播渠道(直接条件)d具有一定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条件(间接条件)4、过程:a原稿编辑阶段b出版物制作阶段c出版物传播阶段5、出版的本质属性是传播性。出版的社会属性:思想性、革命性、教化性、知识性、科学性、群众性、计划性、获利性二、出版物是什么?1.含义:出版物是指出版行为的产品,即承载着一定信息知识内容、能够进行复制并以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产品。2.基本类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3.出版物的类型:(1)根据出版物的内容及其管理、制作和生产方式可以划分为:合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2)在内容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出版物根据出版方式又可以划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3)按照出版物出版的时间顺序以及出版物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4)按载体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印刷出版物和非印刷出版物。4.属性:A精神产品属性B物质产品属性5.为什么出版物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1)内容上,传播知识信息;(2)是作者和编辑人员进行选择、加工、整理而成的精神劳动成果,反映了作者和编辑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代表了他们的立场、观点和认识;(3)读者对出版物的价值判断主要是从知识信息内容判断的,受到受众欢迎的出版物有精湛的内容;(4)出版物对社会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精神领域,通过思想观念、科学文化水平、道德情操的影响达到目的。6.为什么出版物具有物质产品的属性?(1)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需要众多劳动者使用各种生产资料、工具按一定标准制作,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同其他物质产品制作是一样的;(2)流通过程中,具有市场销售的价格,即定价;(3)市场销售后,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传播。7.出版物两重性的关系:(1)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和物质产品属性是相互依存的统一关系,正由于二者的统一,出版物才成为有价值的产品。没有精神内容的物质材料,比如空白纸张、磁带、光盘,只是一般的物质产品,而不是出版物;缺少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比如书稿、画稿、录音录像的脚本,也不能称之为出版物,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内核和物质形态的统一。(2)总之,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出版物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但从商品流通和再生产角度看,出版物的商品属性也是不可忽略的。三、出版工作性质:经济性、文化性1.为什么出版工作具有经济性?出版工作的经济属性,是由出版物的商品性决定的。A.出版物的商品特质,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成为了商品所有者与商品的关系。B.出版物的商品特质,决定了出版发行系统在运行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都具有了经济意义。C.出版物的商品特质,使出版发行活动紧紧地与市场捆在一起。2.出版工作经济性的体现:a.生产过程具有经济性,生产目的具有经济性,是价值形态的转换b.流通过程具有经济性,流通模式与商品具有一致性,在具体流通中也存在这着价值增值现象。c.消费过程具有经济性,读者得到出版物是以支付货币为形态的,消费者在消费出版过程也存在着消费效益的问题。3.为什么出版工作具有文化性?出版工作的文化属性,是由出版物的文化产品特性决定的。4.出版工作文化性的体现:a.生产过程具有文化性,这是对文化产品的选择和重构。b.流通过程具有文化性,通过直接销售使出版物扩散,从而使出版物所承载的知识信息得以扩散;通过间接地宣传活动如书评等传播信息。c.消费过程具有文化性,读者消费出版物具有文化性,同时在享用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时可以获得启迪。四、出版工作方针1、“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A.理解:a.为人民服务,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b.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B.指导意义:a.二为方针规定了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明确了出版工作发展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正确方向,我们的出版事业才能健康发展。b.二位方针体现了中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c.体现了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使得我们的出版事业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脱离人民群众,我们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所以出版事业应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C.如何坚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大量优秀作品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出版繁荣。具体而言贴近实践群众生活,贴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中国特色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实问题出发,把工作重点多准火热生活,关注平凡的生活,聚焦多彩生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满足群众需求,体现其意愿。2、“双百”方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A.理解: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B.指导意义:a.利于调动广大作者积极性,创造宽松氛围b.利于真理科学明辨与发展,既利于新生事物成长,又利于人民群众识真假,辩是非,提高免疫能力。C.如何贯彻:从出版工作者做起,不能用自己爱好限制作者风格,观点,要重其观点风格,鼓励支持其创新,特别鼓励青年作者大胆探索,勇敢突破,还应考虑读者对象,据其实践,出版其需,传播准确知识和公认观点,不成熟或有争论观点做好在学术著作出现,不能纯客观的向青少年及一般读者出现3、“两用”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A.理解:根据我国社会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区分精华和糟粕,学习借鉴其精华部分,以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B.指导意义: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文化发展中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传承和严格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我们要真确认识古代和国外优秀的文化,吸收其优秀成分本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我们故步自封,那么即使有辉煌的过去,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因此,我们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民族保守主义和排外主义C.如何贯彻:a.认真做好古籍整理,对于古籍要用辩证的方法批判的继承,既不隔断历史,抛弃遗产,也不能盲目崇拜,颂古非今,要区别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封建与反封建,积极与消极,真正做到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b.做好国外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的引进和介绍,这也是我国出版事业一项重要任务,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凝聚着不同民族优秀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心血,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敞开胸怀,放开眼观,学会拿来,有益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建设,在引进国外优秀科学文化成果时,既要反对排外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西化,要有研究,有选择,有规划的引进,对于反映西方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的内容,加强阅读指导工作,把好关口,不可使其污染社会,毒害读者。五、出版工作原则:党性原则、质量原则、效益原则、发展原则、改革原则1、党性原则:为什么出版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A、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自觉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若出版脱离社会主义的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起到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B、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党所领导的事业,坚持党对出版事业的领导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出版工作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运行,每一个出版工作者,特别是领导人员,都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处理出版工作中的问题,要不断提高出版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和政治责任感,以便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C、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是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工具,不能成为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在出版工作中必须真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把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更不能见利忘义,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而出版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东西,要自觉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作大局服务,真正肩负起党和人民喉舌的使命,发挥作为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应起的作用2、质量原则:A.体现在三方面:a.政治性,思想性b.知识型、学术性、艺术性c.文字的质量和装帧质量B.为什么要坚守质量原则?a.质量是出版物生命力的前提。出版物是一种精神产品,其质量包括外在内在的内容,出版物只有内外两方面的质量都达到要求,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长期流传,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高质量的出版物才能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为社会所吸纳和接受,才能在读者中流传,焕发强大的生命力。b.质量是文化传播顺利进行的保障,出版事业要依靠具体的出版物得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使出版物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伴随传播为大众所接受。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质量好的出版物能够忠实的反应作者的学术观点,思想意识,准确传递文化信息,而质量不高的文化出版物不仅不能顺利完成出版任务,而且能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c.质量是出版单位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竞争激烈,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竞争,出版物质量不仅关系到自身命运,更关系到出版单位的立足和发展,出版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质量是最根本的,最有用的,最有说服力通行证。d.质量是衡量出版事业成就的首要因素。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出版事业的成就,不仅要看出版物的数量,更要看出版物的质量。出版单位只要把更多的高质量的出版物奉献给社会,才有可能促进出版事业自身的繁荣,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伟大使命。C.如何贯彻质量原则?a.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提高编辑队伍的水平,决定出版物的质量,要注重编辑思想修养,政治素养的提高,注重编辑的业务能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编辑队伍。b.注重选题的论证和管理,保证质量,选题是首要方位,要按照社会要求做好选题计划,确立高质量有影响的选题,为提高出版物质量创造条件。c.注重出版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管理是出版物质量提高的保障,要建立质量预报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反馈,奖罚责任机制,加强编辑、出版、发行各个环节的合作,强化所有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认真完成各自的分工,从不同源头,把好出版物质量关。3、效益原则4、发展原则5、改革原则六、出版的社会功能与作用(1)思想教化和舆论导向功能;(2)信息知识的选择功能(3)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积累和传承人类文明;(4)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素养;(5)出版既是帮助人类增进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工具,也是促进对外交流和国际交流的手段;(6)获得经济利润功能。七、什么是印刷及印刷的种类1.印刷定义:就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称之为印刷。2.种类:(1)根据图文与非图文的相对位置:A.凸版印刷a.特点:墨色浓厚印记清晰b.缺点:深浅难以控制,笔画易断,不适合大批量大版面印刷。B.平版印刷(胶版)a.特点:没有表面不平的现象,墨色均匀,制版快。b.缺点:墨色最淡,有时也不均匀(边缘淡,中央深)平板印刷应用广泛(图书、报纸)C.凹版印刷a.特点:油墨的转移量,比其他印刷方式多,变现能力最强,墨色厚实,不易仿造。b.缺点: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只用于特定印刷。{如:封面,证券}D.孔板印刷(丝网印刷)多用于商业(2)根据印刷机的输纸方式:平板纸印刷、卷筒纸印刷(3)根据印版是否与承印物接触:直接印刷、间接印刷3.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4.印刷的材料:纸张(1)纸张的组成:纤维、填料、胶料、色料(2)纸张的性能指标: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吸墨度八、印张和页码换算、令纸张的换算印张:两个印张算一个全张。一令纸是五百张,一千印张就是一令纸。公式:印
本文标题:现代出版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4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