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第一章1、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3、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教育技术是指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4、人类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该模型认为,技术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如各种技术媒体)和无形的观念形态(如各种技术方法)。同时认为,人类技术的进步从技术过程看可分为手工技术、机电技术、信息技术三大发展阶段,由此可将教育技术分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技术,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教育技术。5、(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理解、从本质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优化学习和改善绩效而采用的工具、方法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6、(——从学科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有关的现代理论和现代技术,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含人力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理论与实践。7、看看:“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教育技术”是一个通用的概念,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8、填空:现代教育技术学是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9、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技术性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10、研究方法分为专用、引用、通用三大类。11、目前两种:一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二是交互分析方法。12、中国的发展:1)电化教育的首次兴起、初步发展与陷入困境;2)电化教育的二度兴起、积极推进与再入困境;3)电化教育的第三次兴起和快速发展;4)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的跨越式全面发展。13、美国的发展:3个线索:视听传播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化技术。14、1946年,美国著名视听教学专家戴尔出版了《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视听教学理论。15、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1)塔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2)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先获得具体的经验,再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经验;3)教学中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经验升华;4)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5)位于“塔”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空限制,从而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16、应用领域:1)从教育类型看,现代教育技术可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领域。2)从教育组织形式看,现代教育技术可用于课堂教学、远程教学、自主学习领域。3)从教育工作看,现代教育技术可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领域。�应用策略:1)优化应用环境,促进全方位应用;2)建立激励机制,使应用制度化;3)开展人员培训,提升应用能力;4)利用应用发展规律,提升应用层次;5)精心设计应用方式,提升应用技能。17、认识论视角看有讲授式和建构式两个不同的取向;从价值观视角看有个体主义和群体主义两个不同的取向。18、�记死: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而深入运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和追求。19、�虚拟学习社区是指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通过言语会话、行为交互、共享协作等活动,进行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建立认同、归属、自治意识而形成的学习者组织及网上活动区域。前面记死的没重点标记哦第二章20、传播学的概念与类型:1)人际传播;2)组织传播;3)大众传播;4)教育传播;5)网络传播。21、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认为传播过程是“信源”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转变成某种符号,通过一种或多种通道传出。22、�记死:教学媒体的特性可以从3个层面看:1)从本质层面看,教学媒体是人体的延伸;2)从媒体的固有特征看,教学媒体具有可记录性、可传播性、可重复性、可组合性、工具性能动性。3)从教学特性看,不同教学媒体的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各有不同。23、教学特性:1)表现力2)重现力3)接触面4)参与性5)受控性24、�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1)共同经验传播原理;2)抽象层次原理;3)重复作用原理;4)信源影响力原理;2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其代表主要有桑代克与斯金纳。26、�程序教学法的基本思想:1)把教学内容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个小单元;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3)对学生的反应要作出及时的反馈和强化;4)学生在学习中科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和学习进度;5)学生尽可能地作出正确反应,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程度。2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代表流派: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28、�同化,是指把外界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引起主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29、“现行组织者”,就是给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以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30、认知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31、有个班杜拉,有个马斯洛和罗杰斯。32、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有3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33、先行组织者,是指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包容性,并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呈现。34�、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35、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36、�系统方法是在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研究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产生的。系统方法是一种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应用系统思维、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等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7、记死:软件工程3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第三章38、采样是指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格式在时间上离散化的过程,量化是指信号在强度上离散化的过程。39、�数字媒体教学资源的特点:1)数字化2)多媒体化3)传输网络化4)资源配置系列化5)资源建设开放性40、数字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1)教学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共同规范原则5)层次性原则6)经济性原则7)技术性原则41、数字媒体教学资源的检索工具可分为目录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及元搜索引擎。42、硬件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场所等看得见的有形资源。43、硬件资源的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计划与购置、验收和记账立卡、保管与使用、维修与制定规章制度等。44、评价指标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确定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评价条目。45、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逻辑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46、评价指标只能反映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则能反映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全部。47、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过程:先初拟评价指标,导出评价对象特性;然后,建立评价标准,进行标准的描述,确立价值取向的原则;最后,确立指标的权重。48、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对象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49、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全部外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第七章50、媒体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设备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通常指的是后者。51、多媒体技术的特征: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5)数字性5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由多媒体硬件系统与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的。5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稿本是其制作与维护的直接依据;是连接多媒体稿本设计、制作与使用的桥梁。多媒体教学软件稿本与影视教材稿本相似,通常分为文字稿本和分页稿本。文字稿本强调的是教学结构设计,涉及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分页稿本又称卡片式脚本,其强调的是界面设计,涉及的是画面布局、交互形式、问题响应等。54、编写策略:注重呈现知识与技能要点,讲究设置激趣、高潮、归纳、导航等支点,强调化解难点。55、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流程:1)确定选题2)总体策划3)教学设计4)结构设计5)编写稿本6)素材准备7)技术开发8)文字录入、图形加工、动画制作、录像拍摄、声音录制9)平台选择与程序设计10)系统合成11)使用评估12)修改完善13)出版发行56、多媒体教学软件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都是从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使用性等方面加以评价。第八章57、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58、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等服务的多媒体网络。校园网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且教学性很强的局域网络。59、校园网基本功能:1)为教育信息的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提供有效的工具和网络环境。2)为学校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手段和网络环境,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3)为课件制作、授课、学习、练习、辅导、交流讨论、考试、和统计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网络平台和环境。4)为使用网络通信、视频点播和视频广播技术提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5)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检索、收集和分析,成果的交流、研讨,模拟实验等环境和手段。60、校园网的拓扑结构:1)星型拓扑结构2)总线拓扑结构3)环型网络拓扑结构61、校园网的设计步骤:1)进行需求调查,对使用对象进行调研,明确学校的性质和规模以及系统建设的条件,深入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环境。2)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校的Internet服务类型,然后对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进行分析,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3)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具体目标分析和学校主要建筑的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4)确定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5)规划校园网建设基本要求。62、专题学网站功能的三个方面:1)提供某一专题系统全面的知识,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2)给学习者提供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平台。3)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协作学习。63、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而设计开发的资源型网站。64、专题学习网站的组成:1)结构化知识展示2)扩展性学习资源3)网上协商讨论模块4)网上自我评价系统65、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原则:1)教学性原则2)内容融合性原则3)功能的综合性原则4)教学设计的原则66、看一看: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第九章67、填空:网络教室通常有局域网络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两部分构成。68、网络教室分为并列性网络教室、U型网络教室、环型网络教室和树型网络教室等类型。69、微格教室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视听技术和反馈,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轮流进行培训,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掌握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技术。70、微格教室的特点:1)小步子;2)规范化;3)实况记录;4)环境可控;5)目标明确;6)尊重个性;7)理论与实践结合;8)反馈方式多样;9)可远程实施;10)资源共享;71、填空:微格教学系统一般由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组成,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72、微格教学系统的功能:1)训练教学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4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