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邓小平反腐思想(论文)
浅谈邓小平反腐思想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工作;并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法律建设和保持惩治的高压态势。邓小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都对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和观点态度,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邓小平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重点抓住教育、监督、法制三个重要环节。一、狠抓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促党风、社会风气根本性好转每一个腐败官员在忏悔时,无不谈到了“辜负了党的多年培养,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思想防线,理想、信念动摇,禁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导致最终走向堕落和犯罪的深渊。”这说明,抓住了思想教育,也就抓住了根本。我们的教育与形势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早在一九八九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他还说:“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3(P290)我们每个党员都记得毛泽东讲的“两个务必”,邓小平就曾经这样说过:“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2(P306)这是我们开展教育的重点,教育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迈向更大的目标。邓小平曾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近几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党分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些都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促进了干部作风的好转。在艰苦奋斗方面,我们应当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邓小平同志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发生了多么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的干部,特别是老干部,要以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为榜样,用实际行动搞好传帮带。”1(P125)二、群众监督是反腐的重要手段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1(P332)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都相继开通了网上信访、举报监督机制。刚一开通,就出现了民众火热举报的场面。这说明,全面依靠群众、相信群众、问政于民、取信于民,就能够开创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群众监督的重点当然是高级领导干部。邓小平把党和政府的高级干部以身作则,作为反腐倡廉举措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又说,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很大。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1(P125)如今,腐败呈现“落势化”趋势。所谓“落势化”就是指腐败现象从较高的职位向下落,向基层渗透。这种腐败落势化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人民群众反对特殊化,首先是对着我们这些高级干部的。但是,不只是对着高级干部,还有中下层干部。人民群众对干部特殊化是很不满意的。”2(p125)为此,我们要不断扩大监督的范围,只要有权力的地方就要实施监督。三、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是反腐的重要武器“制度反腐”的最早提出是在29年前,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P333)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也着重指出:“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针对反腐形势的需要,2009年,中央已连续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旨在加强反腐的文件。旨在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又一次提出,搞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他还重申:“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2(P379)“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1(P332)由于法治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又要重视法治建设。邓小平曾反复告诫人们:“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在这里,邓小平把法制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并重的高度,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对我国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关于制度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也曾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反腐倡廉教育仍十分重要,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氛围。“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教育是基础,而且仅仅是基础。这个基础没有进一步的监督制度作保证,只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基础。“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新时期以来,我们党花大力气查处了不少大案要案,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腐败分子,但是,腐败分子仍然“前腐后继”,各种腐败案件不断曝光。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反腐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反腐倡廉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项反腐倡廉制度只有相互协调、衔接、配合,形成无缝隙的科学的制度体系,才不会给腐败分子留下可钻的机会,才能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才能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惩治腐败要取信于民我们党历来是通过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的。对于反腐事情,邓小平认为:“腐败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这就会丧失人心,使人们以为我们在包庇腐败。这个关我们必须过,要兑现。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腐败、贪污、受贿,抓个一二十件,有的是省里的,有的是全国范围的。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2(P297)在这一点,党中央毫不含糊。我们从网络上都能得知2009年就有15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充分表明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邓小平思想博大精深,邓小平反腐思想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对现在和将来反腐倡廉工作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通过深刻领会其内涵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
本文标题:浅谈邓小平反腐思想(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8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