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学内容分析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本节教材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材以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为出发点,分析了该地区自然景观的形成条件,为后面知识的进一步展开作好了铺垫。二、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是环境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自然因素是基础,人类活动起着决定作用,教材从人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说明,使知识与上面内容形成一有机整体。三、荒漠化的发展我国荒漠化现象目前仍在不断扩展。教材以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绿洲的相继放弃为引子,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当利用以及公交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说古是为了论今,是为了揭示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警示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理解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四、荒漠化的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教材介绍了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指导学生以沙坡头的治理为例,结合本地实际,了解这方面的经验并不断探索。本节课的“活动”紧扣教材内容,它是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和应用课堂知识的评估材料。因此,活动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思路设计:1.教材处理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作好准备。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这部分是本节,也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协调人地关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知识关系通过教材的分析,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由于气候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土地荒漠化→制约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3.教学设计(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资料,使知识直观化,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了解荒漠化的成因,得出具体防范措施。(2)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读图、析图、用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获取知识。(3)案例教学法、讲述法、分析法三者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3、应用:针对不同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过程与方法1、利用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情境导入。2、运用案例教学,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3、充分利用探究教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归纳结论、验证答案。情感态度等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境观。2、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协调是环境治理的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教学重点、难点1、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分钟)师:1、环境问题分为那两大类?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师:2、生态破坏有哪些具体表现?生: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湿地萎缩、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黑土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石漠化导入新课(1分钟)师:我们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习总书记曾说过:“宁不要金山、银山,也要建设一个绿水靑山家园”。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一起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板书:荒漠化的防治讲授新课(15分钟)师:课前同学们简单的预习了荒漠化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础知识,我们来一起回忆下.。多媒体展示:荒漠化的概念。师:荒漠化的实质是什么?发生在那些区域?怎么产生的?主要表现为什么现象?生:实质是实质是土地退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师: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荒漠化的视频。多媒体展示视频:敦煌荒漠化现状。师:敦煌在我国的那个省?属于我国的哪个自然区?生:甘肃省,西北内陆区。师:西北内陆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为什么西北内陆区会成为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我们该怎么防治呢?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师:对照多媒体,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总结答题模式。1、西北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2、西北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占90%以上)①间接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②直接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③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荒漠化防治具体措施(根据问题成因确定采取措施,自然原因难以改变,主要针对人为原因采取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村、牧用地之间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学以致用:(8分钟)师:通过前面学习,同学们对荒漠化的防治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下面我来学习致用。恩施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恩施的命脉,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形成恶性循环,使本地石漠化呈现出萌芽状态。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和我们的亲身感受,合作探究我们家乡的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学生探究,总结:自然原因①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成土速度缓慢,且不利于表层水土保持;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而多暴雨,冲刷强烈,土壤侵蚀严重;③植被更新和恢复缓慢,植被覆盖率低,水土难以保持。人为原因①人口不断增多,对生态环境压力增大;②陡坡开荒,过量砍伐林木,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③生产生活燃煤释放大量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加剧土壤侵蚀;④农业的不合理耕作,间接加剧了石漠化。学生活动(10分钟)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把我们家乡石漠化的原因分析的很透彻,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如何是我们的家乡更美丽,下面我们来一起完成一个活动。活动主题:我为家乡生态建设建言献策。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适时点评。课堂小结(3分钟)师:同学们的措施都提得非常好,说明了同学非常关心我们家乡的生态建设,我国新一届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多可喜成绩,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视播放频师:是啊,同学们让更多的荒漠变成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还是任重道远。我们也一定要把习总书记“宁不要金山、银山,也要建设一个绿水青山家园”的思想植入到心里,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下面请一位同学小结本节课内容。生:本节课我们掌握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了解了我们家乡的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当堂检测(2分钟)
本文标题: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8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