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教案
中学生学习库第八单元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等基本史实;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官僚资本、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等基本概念;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述重要概念,并用设置问题,提供材料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发现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整理教材和利用材料,解决问题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和评价。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尽快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正确评价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完成难点:三大改造,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官僚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不同政策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利用一段视频资料和课本导入框的插图《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报喜信》说明1956年1月15日,首都人民在欢庆进入社会主义,提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立了,那么,1949年-1956年是怎样一个时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过程,那么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在中国确立的呢?(导入新课)中学生学习库『自主学习一』1、为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2、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一、政治、经济基础的奠定1、(学生概括,教师总结)政治上:巩固人民政权。措施: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简述一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简述一下)意义: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加强对工矿企业和农业的领导。(简述一下)意义: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合作探究一』为什么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手段?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概念解释:官僚资本,官僚资本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依靠政权,通过巧取豪夺聚敛起来的一种垄断性资本。它是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官僚资本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现状的分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二』1、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涉及哪些方面?2、1954年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什么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制定有何历史意义?中学生学习库二、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1、概念解释: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简述“一化”和“三改造”之间的关系和实质。[想一想]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材料)旧中国几乎没有重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还有国防考虑,苏联的影响。2、《1954年宪法》为了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明确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因此,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想一想]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关于宪法内容,想一想上述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宪法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国家和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力及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这部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自主学习三』1、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进行的?(方针、原则、步骤)中学生学习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怎样进行的?(方针、步骤)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三、(途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述原因)国家对农业合作化最初实行的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是: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逐步向前推进。实质:逐步地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述原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等形式,实质:逐步地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赎买政策。在公私合营初期阶段单个企业公私合营时期,允许资本家在企业利润中提取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润。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核定后归国家所有,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年息百分之五的股息,共领10年。这种赎买政策避免了阶级矛盾的激化,顺利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3、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是: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概念解释: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用各种形式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联系和合作,受工人监督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是人民政府、国营经济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是国家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主要形式。它分为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是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党和政府领导、帮助下,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把土地、耕畜、主要生产资料加入中学生学习库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分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两种形式。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高级社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有更多的公共财产;社员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合作探究二』中国是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课堂小结)4、三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历史遗留问题。『合作探究三』在三大改造中,中国政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工商业,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为什么政府又允许发展私营企业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就是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经济结构。私营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三大改造中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单元小结』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尝试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成功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政治、经济基础的奠定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途径)三大改造的实现中学生学习库『检测反馈』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是在(A)A.没收官僚资本以后B.土改完成以后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以后D.收回帝国主义所把持的海关主权以后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调整的工商业主要指私营工商业B.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C.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D.调整的结果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3.“过渡时期”是指(C)A.从建国到实现工业化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4.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B)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重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C.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5.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A)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6.建国以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在改造,其实质是(C)A.发展多种经营体制B.消灭封建制度的残余C.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调整产品的分配机制7.7.1950年-1956年,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D)A.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中学生学习库.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C.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8.《导学练》P207二、材料解析题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9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