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
1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强调通才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917年,里士满《社会诊断》:社会工作是个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代表对助人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基本指引。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一理论依据1多元因素决定论:多元因素决定论认为贫穷以及精神疾病等社会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助人活动或者说对服务对象的介入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2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心理-----社会方法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社工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人格、应对压力策略、智力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家史、同辈关系、社会参与)对服务对象的影响。3环境中的人视角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又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的人视角并没有否认个人对自己行为、问题和社会处境所应负的责任。并不能成为每个人不必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挡箭牌。4系统理论2系统理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系统理论强调:一是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二是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5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优势视角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一是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内在和外在的资源;二是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三是认真对待人们的理想和抱负,因为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四是社工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五是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6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个人中观系统-----家庭或群体宏观系统----社区或社会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四是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个人和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非正式资源系统与正式资源系统)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3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第二节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1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2综合的理论取向3工作过程的阶段化4工作任务阶段化5整合的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1助人过程各个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第三节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社工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级)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第一节接案1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接案:是社工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工服务的过程。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一是主动求助者;二是由他人转介;三是由社工通过外展主4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性服务对象;二是非自愿性服务对象。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2接案的步骤(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2)面谈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面谈任务:一是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二是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三是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四是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面谈技巧:一是主动介绍自己;二是沟通:提供支持;减轻服务对象的内心焦虑;协助建立正确想法;促成采取有效行动三是倾听(3)收集资料资料范围与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资料收集的方法与途径:询问:是社工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方式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4)初步预估(5)建立专业关系(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6)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机构缺乏合适的社工;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5服务对象或问题不在机构服务范围内;其他机构具有服务特权;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社工不符。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7)签定初步的服务协议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一是是否需要紧急介入二是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三是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四是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预估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预估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问题的成因及延续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预估的特点:1持续性、2共同参与、3行动取向、4有可识别的步骤、5专业判断、6局限性预估的原则:1个别化、2合作原则、3避免片面、4避免简单归因、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预估的基本步骤:1收集资料;(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6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对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决定介入的策略(直接提供物质资源;通过辅导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应对问题的技巧;间接服务);3认定问题4撰写预估报告(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家庭系统的预估;社会系统的预估)预估的主要方法: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服务对象的资料;关心的事项和需要;现在的能力及限制2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及运用3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4社会网络分析: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第三节计划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服务计划的构成:1设定目的及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4签定协议服务计划制定的原则:1要有服务对象参与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3详细和具体7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5要能够总结与度量制定方法1设定目的和目标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安置服务:暂时性安置;短期安置;长期安置;永久性安置第四节介入介入:是社工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工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定的问题。介入的特点: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介入分类:直接介入(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危机介入;运用活动;调解服务;运用影响力等);间接介入(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和联络各种服务资8源与系统;制定计划创新资源;改变环境;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综合介入。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第五节评估评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评估的类型:过程评估;结果评估评估的方法:一是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基线测量评估:基线测量: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操作:1建立基线2进行介入期测量3分析与比较评估注意的事项:1注重社工的自我评估与反思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9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工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4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结案结案的主要任务:1总结工作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4撰写结案记录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儿童:0------14岁。0-----5岁儿童妇联负责;6---14岁共青团少男少年儿童部负责;14岁以上共青团负责。儿童特点:1基础性:儿童期是人的一生的奠基期2发展性: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快速生长期。儿童阶段是人的生理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是一个人的特别发展时期。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生质变最多的一个突出阶段,即一个人的主要发育期。青春期:13---14至17、19岁,“性成熟期:3未来性儿童的需要: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家庭与社会应满足,是儿童的基础需要。10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预防保健服务。3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的需要4满足学习的需要:维持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是儿童社工持续的工作目标。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6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儿童问题:1环境对儿童的伤害:贫穷问题;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儿童营养问题;童工现象2儿童发展障碍:学习压力和智力发展问题;代际冲突与带来的障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境况中的儿童问题。儿童社会工作: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补救性或消极性儿童社会工作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所有的儿童群体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发展是儿童的本质特征,儿童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游戏与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11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一是妇婴保健;二是学校卫生工作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8提供有关儿童的信息与资讯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救助:支持性(针对家庭和儿童关系在结构上的压力);保护性(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及剥削);补充性(一些父母角色执行不适当,严重伤害亲子关系);替代性(是最底线的保护措施)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家庭寄养:收养: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对象:弃婴;未婚妈妈无力或不愿抚养的子女;因战乱、生病或意外事件所导致破碎家庭的儿童;因子女众多或家庭贫困而无法被妥善照顾的儿童等。福利院安置:是一种普遍的、常用的方式3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一是身体康复;二是教育;三是适应其他人群4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特点: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工作方法必须讲究科学性与技术性;坚持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具有扩展性。运用:一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二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小组工作:12群体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好形式。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的小团体辅导,在儿童工作中尤为重要,也特别有效。社区工作:1是一种工作模式2是一种综合社会建设的方式3是一种理念4是一种儿童权利观念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社工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成长不仅由其个人因素决定,更深受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从人与环境的互动的视角多层面地开展工作。青少年:《未成年人保护法》-------18岁以下为未成年人;最高法院---25岁以下为青少年;共青团------14至28岁;少先队员----7至14岁。青少年的特
本文标题: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9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