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测量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项目测量管理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制度的建立、落实和测量队伍的组建。2、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明确各级测量管理机构责任及任务划分,对开工复测、控制测量、监控量测和重点结构物放样等进行重点检查,测量过程中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4、重大测量项目应制定专项(测量技术方案)并报上级业务部门审批后实施。5、项目部在进行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时,必须超越管段范围与相邻相关的测量桩点(联测),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共同使用的相关桩点和资料并形成书面协议。6、重点部位的首次定位必须报请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7、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并现场检校满足精度要求的方能使用。8、测量计算书和测量记录等资料要规范填写、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字)。9、测量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10、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1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12、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为大地水准面。13、三角高程测量采用的仪器是(全站仪)。14、在水准测量的途中,为防止尺垫意外碰动或其它原因中止测量,一般需要设置(转点)。15、设水准测量时,从A点向B点进行测量,A点水准尺读数为1.033,B点水准尺读数为1.234,则AB两点间高差为(-0.201)米。16、已知A点高程8.000米,从A点向B点进行测量,后尺读数为1.033,前尺读数为1.233,则B点高程为(7.800)米。17、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是为了消弱(仪器下沉)的影响。18、测量的角度包括水平角和(垂直角)。19、在控制测量中,用全站仪进行测距前,必须进行(气温、气压)改正。20、在用全站仪进行测距时,必须检查仪器的(棱镜)常数是否设置正确。21、用测回法测角时,采用取盘左、盘右读数的中数为角度值,是为了消除(2C误差)。22、水准测量时,若每站高差中误差为1mm,某段线路共测了16站,则该段线路高差中误差为(4mm)。23、已知A点平面坐标为(X=1000,Y=1000),B点平面坐标为(X=2000,Y=2000),则方位角αAB=(45°),方位角αBA=(225°)。24、已知AB方位角αAB=45°,左角∠ABC=150°,则BC方位角αBC=(15°)。25、在车站施工中,为了便于计算和施工放样,采用以坐标轴线与基坑轴线重合、平行或垂直的方法建立坐标系,这种坐标系属于(独立坐标系)。26、测水平角时,全站仪盘左观测时,应(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盘右时,应(逆时针)旋转照准部。27、观测产生视差时,消除视差的方法是先调整仪器的(目镜),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再调物镜使成像清晰。28、水准观测时,使前后视距相等,目的是消除(i角)误差。29、为了消除水准仪的i角误差,观测时采的方法是(前后视距相等)。30、检验水准仪的i角值,设A、B两点80米,将仪器置于A、B两点中间,测得A、B间高差h1=1.200米,将仪器置于A点附近,距A点3米,距B点83米,测得A、B间高差h2=1.2109米,则水准仪的i角值是(-28)。31、检验水准仪的i角值,设A、B两点80米,将仪器置于A、B两点中间,测得A、B间高差h1=1.200米,将仪器置于B点附近,距B点3米,距A点83米,测得A、B间高差h2=1.2109米,则水准仪的i角值是(28)。32、测量坐标系的X轴指向(正北)方向。33、钢尺的尺长误差属于(系统)误差。34、增加观测次数,是为了更好消除(偶然)误差。35、某段距离测量的平均值为300米,往返较差4mm,其相对误差为(1/75000)。36、某附合导线的闭合差fx=0.008m,fy=0.006m,导线全长3500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35000)。37、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始点、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38、当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不能相互通视时,一般可采用(后方交会)方法进行放样。39、直线方位角与其反向方位角相差(180°)。40、某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为15,共观测10个角度,则角度改正数为(-1.5)。41、坡度是指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42、在地图上,A的高程15.50米,B点高程14.95米,A至B点的平距100米,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0.55%)。43、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高差为0.56m,A、B两点图上距离10c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0.56%)。44、沉降观测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45、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地面平面控制网由两个等级组成,一等为卫星定位控制网,二等为(精密导线网)。46、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时,应在每个井口或车站附近至少布设(三)个平面控制点作为联系测量的依据。47、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35000)。48、在精密导线测量中,用1秒全站仪测角时,一测回内2C较差不大于(9秒)。49、在精密导线测量中,用1秒全站仪测角时,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不大于(6秒)。50、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一条长1公里的二等水准路线,其往返较差为7mm,(小于)限差要求。51、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全中误差为(4mm)。52、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的积累和提高精度,按照(从控制到碎部)的工作程序进行测量。53、施工放样的桩位必须经过(测量主管)和复核员平行计算、复核无误后,经总工或工程部长签认后,方可进行放样。54、精密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个,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边的(1/2),个别短边不应小于(100m)。55、精密导线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56、测距仪标称精度表达式为:a+bd,其中a代表固定误差,b代表(误差比例系数),d为距离测量值(以千米计)。57、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什么150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58、盾构机姿态测量内容应包括平面偏差、高程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滚转角及切口里程。59、盾构机姿态测量时,在盾构机上设置的测量标志不应少于(3个)。60、暗、明挖隧道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为(±5cm),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为(±2.5cm)。61、基坑连续墙中心线放样中误差应为(±10mm)。62、基坑连续墙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铅垂度)。二、问答题(一)布设导线点时,选点应注意哪些问题?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的地方便;3、点位周边视野开阔;4、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5、相邻边长相差不宜过大。(二)简述测量复核制有哪些要求?1、自检。外业观测数据、内业计算、成果编辑等,责任人必须进行自检。2、多极复核。测量数据或成果必须进行第二人的复核验算,即两人以上采用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进行复测、复核,形成两套成果,进行相互核对,在误差许可范围内,成果相同,重要的测量数据成果还必须经项目工程部长或总工亲自复核;3、对重要的控制网、导线复测、重要建构物施工放样、区间贯通前的复测在项目测量队复核的基础上,公司精测队必须参与复核。(三)简述公司测量仪器的管理制度。1、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台帐和仪器履历表;2、加强对仪器的清洁、防潮等保养,并保留保养记录;3、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并定期进行自检,形成自检记录。4、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标识。5、仪器的损坏、维修、报废须向公司申报。(四)联系测量定向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常用测量方法的注意要点。1、常用方法有:陀螺仪定向法、铅垂仪投点法、联系三角形法、导线直接传递法、投点定向法。2、联系三角形法,又叫吊钢丝绳法。测量时注意的要点有:①悬挂钢丝间的距离c应尽可能长,不宜小于6米;②定向角α应尽可能小,一般小于3°;③测站点到最近钢丝的距离与钢丝间的距离c的比值小于1.5。(五)简述盾构区间平面控制测量的一般要求。1、从隧道掘进起始点开始,直线掘进200米或曲线掘进100米时,应布设地下平面控制点;2、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3、控制点应避开强光源、热源、淋水等地方,控制点间视线距隧道壁应大于0.5m;4、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5、控制点标志布设于隧道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归心标志。(六)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工作流程?1、控制点交接桩;2、控制点复测及控制点加密;3、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4、施工放样和建筑结构测量;5、竣工测量。(七)地铁区间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工作流程?1、控制点交接桩;2、控制点复测及控制点加密;3、区间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4、联系测量;5、地下控制测量;6、盾构姿态测量及管片姿态测量;7、贯通测量及隧道横断面测量、8、竣工测量。
本文标题:测量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