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社区管理第一次作业(第12章)
《社区管理》第一次作业(第1—2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3.1989年,(C)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A.联合国开发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学者(A)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普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韦廉姆森5.全球化首先是指(B)。A.政治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C.军事全球化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6.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一群人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7.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A.地理社区B.身份利益社区C.个人网络社区D.行政社区8.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A.有机体系统B.人格系统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9.“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A.行为主体不同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C.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10.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ABCD)A.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持续的互动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区P3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2.社区问题P26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上的表现,社区中许多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靠大家集体努力来应对解决。3.社区治理P62指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它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公私机构、权力机关、非权力机构,社会、市场等),依据正式的强制性的法规,以及非正式的、人们愿意遵从的规范约定,通过协商谈判、资源交换、协调互动,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进社区成员福利、推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4.社区工作P73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面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扬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传统社区和现代社会的功能区别。P12-15答题要点:传统社区一般理解为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的地域社区,主要是指农村社区,当然也包括比较稳定的城市老居民区。而现代社会则是以理性选择的流动性比较强的城市工商业区域为主。具体论述见教材P12-15帕森斯以模式变量概念来概括二者的区别:情感性/情感中立,扩散性/专一性,特殊性/普遍性,先赋性/自致性,集体性/个体性和稳定性/选择性、流动性列维人文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存在八项对立:(略,见书))2.就一般意义来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和转变有哪些内容。P24-26答题要点:(1)、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2)、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了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3)、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4)、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保守传统生活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经济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的挑战。3.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P41-43(具体见书)答题要点:治理是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第一,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治理的权威中心:不一定是政府机关;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即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公私合办的机构;第二,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第三,管理的范围不同;第四,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4.简述中国城市基层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性。P64答题要点:(1)、单位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2)、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单位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3)、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4)、政府机构改革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1.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革?答题要点:1、P22(5个特点)2、P23-24(四个方面)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后发外生类型,以区别发达国家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过程。应对两种类型的现代化过程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外生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必然对本国的社区生活造成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急速的变动。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特点:(1)现代化的起步比较晚,一般都落后于西欧国家;(2)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元素不是内生的,而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输入;(3)现代化过程是一种人为的自觉努力,主要靠民族精英推动政府积极推进现代化;(4)现代化的手段多数是借鉴模仿西方圄家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5)现代化的任务紧迫,要求“一揽子”解决,对现代化抱有一定的理想化和盲从的特点。冲击与改变:第一,因为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第二,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是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第三,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倮障体系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第四,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是保守传统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挑战。2.简述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的独特挑战和转变。答题要点:P25-26《社区管理》第二次作业(第3—4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C)。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B)。A.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B.城市基层群众居民组织C.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D.城市最基层政权形式3.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B)。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B.乡(行政)管理体制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D.乡政村管理体制4.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B)。A.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B.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D.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4.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B)所证明。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帕金森定律C.“马太效应”理论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5.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B)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6.社区工作学者杰克-罗斯曼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划分成(ABC)几种模式。A.地区发展策略B.社会行为策略C.社会计划策略D.自我帮助策略7.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ABD)。A.办理基层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B.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C.领导辖区经济D.反映居民意见和要求8.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正规性和民间性之外,还包括(ABCD)。A.非营利性B.自治性C.志愿性D.公益性9.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ABCD)。A.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B.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C.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D.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市场失灵P110仅运用市场的手段(如竞争、效率等),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既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这是因为市场在限制垄断、提供公共物品、约束个人的极端自私行为、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局限。2.第三部门P114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其性质主要为“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3.社区党建P123即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或工委和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的,由社区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P79-80答题要点:古代传统社会主要指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也包括当代的一些仍然保留着传统力量的乡村社区。其基本特征有:(1)社区经济活动受社区需求的调节,同时因为传统生产技术的低下,社区经济活动一般是环境资源依附性的。(2)社区的政治活动通常是由社区中的有身份的人来主持的,他们形成了乡土社区的精英;(3)社区的社会组织是通过家庭势力来形成和维系的;(4)社区中的普通民众一般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习惯于社区中的家庭伦理的规范和宗法势力的左右。2、简述我国社会转型中街居体制受到的挑战。P95-96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P110答题要点:第一,市场的垄断,而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垄断;第二,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因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没人生产的;第三,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克服个人配置资源最优和社会配置资源不一定最优的矛盾;第四,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安定;第五,无法满足市场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制定政策来保证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公正性。4.第三部门崛起的背景是什么?P114-116答题要点:在我国,第三部门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而出现的。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民间社会组织衍生和发展的道路基本被阻断;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化社会开始瓦解,资源配置组合方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民间组织发育的条件逐渐具备。第三,20世纪末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新机遇5.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是什么?P120答题要点:第一,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因为社区产生基础是居民需要,更能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第二,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以增强民间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协助居民表达和维护
本文标题:社区管理第一次作业(第1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808 .html